- 年份
- 2024(6099)
- 2023(8919)
- 2022(7732)
- 2021(6897)
- 2020(6058)
- 2019(13900)
- 2018(13630)
- 2017(26984)
- 2016(14555)
- 2015(16442)
- 2014(16866)
- 2013(16980)
- 2012(16296)
- 2011(15032)
- 2010(15281)
- 2009(14315)
- 2008(14167)
- 2007(13054)
- 2006(11349)
- 2005(10424)
- 学科
- 济(85084)
- 经济(85020)
- 管理(40244)
- 业(37583)
- 方法(33542)
- 数学(30059)
- 数学方法(29825)
- 企(29536)
- 企业(29536)
- 地方(19360)
- 中国(17399)
- 学(17229)
- 农(17203)
- 财(16611)
- 业经(14300)
- 地方经济(13190)
- 制(12721)
- 贸(11874)
- 贸易(11871)
- 农业(11533)
- 易(11430)
- 环境(10857)
- 融(10855)
- 金融(10853)
- 和(10634)
- 银(10532)
- 银行(10509)
- 行(10034)
- 务(9975)
- 财务(9956)
- 机构
- 大学(225880)
- 学院(224657)
- 济(104421)
- 经济(102403)
- 管理(82630)
- 研究(80862)
- 理学(70880)
- 理学院(70041)
- 管理学(68863)
- 管理学院(68436)
- 中国(60172)
- 科学(48989)
- 京(46822)
- 财(45579)
- 所(42509)
- 农(40088)
- 研究所(38582)
- 财经(36586)
- 中心(36284)
- 江(34026)
- 经济学(33959)
- 业大(33570)
- 经(33079)
- 农业(31633)
- 经济学院(30437)
- 北京(29524)
- 范(28412)
- 师范(28133)
- 院(28052)
- 财经大学(27044)
- 基金
- 项目(143854)
- 科学(112646)
- 基金(105145)
- 研究(102462)
- 家(92178)
- 国家(91464)
- 科学基金(77145)
- 社会(66725)
- 社会科(63322)
- 社会科学(63302)
- 省(55621)
- 基金项目(55482)
- 自然(49143)
- 自然科(47963)
- 自然科学(47944)
- 自然科学基金(47124)
- 划(46803)
- 教育(46520)
- 资助(43817)
- 编号(39994)
- 成果(32899)
- 重点(32795)
- 部(32549)
- 发(32083)
- 创(29065)
- 国家社会(28145)
- 课题(27870)
- 科研(27795)
- 教育部(27737)
- 性(27374)
共检索到33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屹立 张帆
惩罚性赔偿的威慑理论、赔偿不足、促进交易等都不能成为支持惩罚性赔偿存在的正当理由。惩罚性赔偿应该在故意侵犯人身权的侵权行为中适用,用以剥夺侵权人的非法收益,既给受害人以充分的补偿,又威慑潜在侵权人。在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中还应该考虑到侵权人的财富状况和其遭受的其他金钱惩罚等综合因素。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有效侵权 故意侵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越鹏
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观之,惩罚性赔偿实乃具有公益性,且依靠"私人执法"的实现形式有助于激励群众维护公益从而降低执法成本,因此,惩罚性赔偿在法经济学上具有完整正当性。在此前提下借鉴美国侵权法的改革举措,可知建立惩罚性赔偿公益基金以使更多受害人获益是该制度正当性的逻辑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侵权法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制度设计上,应在机构设置、信息公开、收归程序、申请发放程序等方面加以斟酌。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公益基金 法经济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红 李婧
行为法经济学实证研究发现,惩罚性赔偿案件中惩罚程度与人们的道德认知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适用上存在任意性,被告公司的规模、陪审团先前对补偿性赔偿金的裁定和原告的诉求等因素对赔偿的数额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金融消费领域做立法设计时,应区分补偿性赔偿金与惩罚性赔偿金,且惩罚性赔偿金不应设置上限,同时应设立政府主管的公益基金,将惩罚性赔偿金交由公益基金分配,用于弥补社会损害、恢复市场秩序或用于帮助其他更为弱势的消费者维权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红 李婧
行为法经济学实证研究发现,惩罚性赔偿案件中惩罚程度与人们的道德认知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惩罚性赔偿制度在适用上存在任意性,被告公司的规模、陪审团先前对补偿性赔偿金的裁定和原告的诉求等因素对赔偿的数额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金融消费领域做立法设计时,应区分补偿性赔偿金与惩罚性赔偿金,且惩罚性赔偿金不应设置上限,同时应设立政府主管的公益基金,将惩罚性赔偿金交由公益基金分配,用于弥补社会损害、恢复市场秩序或用于帮助其他更为弱势的消费者维权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我国法学界对"多倍赔偿责任"的研究有两种路径:一是民法,认为属于民事责任,并称之为"惩罚性赔偿";二是经济法,认为这一责任形式的主要功能是维护整体利益,因而是经济法责任而不是民事责任。其实,根据民法与经济法不同观念和思维方法,结合这一责任形式的历史演化、主要功能就可以看到,从功能意义上讲,这种责任在民法中就是民事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而在经济法中就是"激励性报偿"责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永英 孙自如
惩罚性赔偿为英美法系国家所广泛采纳。其在受害人的赔偿和对不法行为的震慑和预防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对产品受害人的保护不够,假冒伪劣猖獗,笔者认为有引入的必要,以更好地实现正义和稳定社会秩序。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产品责任 补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兆良
再保险中的惩罚性损害赔偿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被保险人的惩罚性损害赔偿,再保险分出人作了赔付,再保险分入人是否有义务进行赔偿。二是由于再保险分出人处理赔案的方法不当,而被处以惩罚性损害赔偿,再保险分入人是否有义务补偿。三是由于再保险分入人对再保险分出人的行为而使再保险分出人遭受惩罚性损害赔偿,再保险分入人是否负责。上述问题需要分别对待,因为承保情况及各州法律不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连元
基于寿命周期各阶段生命价值的特点,综合运用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从生命物质价值、生命精神价值、惩罚性赔偿的生命基础价值与生命保障价值四个方面分项评估生命全价值。选择各阶段有代表性的生命全价值,同时提取惩罚性的安全公益基金作为预防性安全投入,实现既可维护受害者的生命价值,又能促进可持续的安全投入。
关键词:
生命全价值 惩罚性赔偿 安全公益基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卫平
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制度肇始于美国,该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多倍损害赔偿的潜在收益激励私人实施反托拉斯法。由于恰当的私人诉讼激励涉及公权执行和私人执行之间的妥善分工,涉及反垄断实体规则、程序性规则和责任规则间的协同和配合,美国法对建立最佳的反垄断威慑体系所作出的制度探索,尽管仍存在模糊或不完全匹配之处,但对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制度改进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私人执行 威慑 诉讼激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孝文 谭志哲
惩罚性赔偿是英美法系中自发形成的一种法律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惩罚滥用权势地位欺压普通百姓的权贵,到惩罚滥用优势地位欺压消费者的经营者的转变;市场固有缺陷导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天然的不平等,需要通过惩罚性损害赔偿来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我国有关法律对惩罚性赔偿作出了一些规定,但仍然需要从观念上和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以保护我国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消费者 权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鄢琦昊 黄娅琴
惩罚性赔偿滥觞于英美法系国家,且近几十年在美国已备受争议。在我国,惩罚性赔偿还是个新鲜事物,《侵权责任法》在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定使得其成为了学界的焦点。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是研究惩罚性赔偿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介绍我国法律中惩罚性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基础上,对各个不同标准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计算标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武军 张唯玮
我国《专利法》规定了4种专利损害赔偿方式,司法解释对此也进行了细化。但总体而言,对专利损害赔偿的规定较为原则,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赔偿数额低、诉讼时间长、举证困难等,难以遏制故意侵权和多次侵权,有必要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新的《专利法修订草案》第六十八条规定故意侵犯他人专利权处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但是,对于什么情况下是"故意"、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等还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阐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概念及计算方法,比较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专利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分析我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婧 孙绍荣
以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分析为例,采用博弈分析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从定量分析角度研究我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中所包含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结构、要素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惩罚力度与强度对违法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惩罚力度越大,厂商的违法概率越低;所获赔偿金越多,消费者诉讼的积极性越高,从而遏制厂商生产劣质产品。我国新的《食品安全法》中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为打击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
赔偿制度 博弈模型 食品安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柯劲恒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规模侵权的案件日益增多,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在大规模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对大规模侵权产生遏制和充分赔偿两大作用。在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过程中,适用条件需要始终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其计算方式则可以在公开侵权人财产状况的前提下,将惩罚性赔偿金额分为三部分进行确定,最大限度避免"假阴性错误"和"假阳性错误"的出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惩罚性赔偿 遏制 财产披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武亦文 赵亚宁
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普遍被保险实务所否定的当前背景之下,对其可保性问题的研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可以从保险法理论与实践和制度效益与政策考量两个方面得到证成。一方面,其既不违反责任保险只承保民事赔偿责任,以及故意行为所致损害不可保的一般保险法理,亦未造成额外的司法实践困难。另一方面,其并未在实质上妨碍惩罚与威慑功能的实现,且相较于不可保的做法,其反而更符合社会公共秩序,更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除此之外,责任保险的特性决定了故意行为所致损害不可保的一般规则其实不应适用于责任保险领域,因而应当将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可保性予以进一步扩张。但是,为了防止过重的危险负担义务危及保险业存续,此时必须设置保险人对故意被保险人的法定追偿权这一配套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第三方保险中各方利益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