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9)
- 2023(15981)
- 2022(13821)
- 2021(12965)
- 2020(10816)
- 2019(25200)
- 2018(24573)
- 2017(47353)
- 2016(25210)
- 2015(28411)
- 2014(27804)
- 2013(27412)
- 2012(24981)
- 2011(22437)
- 2010(21871)
- 2009(19908)
- 2008(19103)
- 2007(16031)
- 2006(13632)
- 2005(11641)
- 学科
- 济(105229)
- 经济(105120)
- 管理(71868)
- 业(67596)
- 企(55392)
- 企业(55392)
- 方法(53448)
- 数学(47764)
- 数学方法(47217)
- 中国(28310)
- 农(26551)
- 财(25692)
- 业经(22164)
- 贸(20790)
- 贸易(20781)
- 易(20238)
- 学(20082)
- 地方(18397)
- 农业(17814)
- 制(16836)
- 务(16260)
- 财务(16191)
- 财务管理(16159)
- 环境(16100)
- 技术(15826)
- 和(15568)
- 理论(15377)
- 企业财务(15352)
- 银(14811)
- 银行(14778)
- 机构
- 大学(355862)
- 学院(351812)
- 济(148696)
- 经济(145990)
- 管理(144245)
- 理学(127034)
- 理学院(125739)
- 管理学(123581)
- 管理学院(122955)
- 研究(115369)
- 中国(86617)
- 京(74305)
- 科学(69505)
- 财(64948)
- 所(55155)
- 财经(54180)
- 中心(52711)
- 农(51722)
- 业大(51034)
- 研究所(50875)
- 经(49786)
- 北京(46668)
- 江(46512)
- 经济学(46451)
- 范(44890)
- 师范(44500)
- 院(42372)
- 经济学院(42227)
- 财经大学(40939)
- 农业(40570)
- 基金
- 项目(252058)
- 科学(200427)
- 基金(187160)
- 研究(183924)
- 家(162672)
- 国家(161417)
- 科学基金(140286)
- 社会(119029)
- 社会科(113112)
- 社会科学(113085)
- 基金项目(98827)
- 省(94705)
- 自然(90901)
- 自然科(88882)
- 自然科学(88862)
- 自然科学基金(87272)
- 教育(84224)
- 划(80501)
- 资助(77744)
- 编号(73472)
- 成果(58012)
- 部(56916)
- 重点(55793)
- 发(52543)
- 创(52310)
- 国家社会(50411)
- 教育部(49583)
- 课题(49175)
- 创新(48866)
- 科研(48491)
- 期刊
- 济(146927)
- 经济(146927)
- 研究(100819)
- 中国(58314)
- 学报(53371)
- 管理(50545)
- 科学(50149)
- 财(47417)
- 农(45388)
- 大学(41431)
- 学学(38967)
- 教育(34217)
- 农业(32325)
- 技术(30112)
- 融(27152)
- 金融(27152)
- 财经(25885)
- 经济研究(25438)
- 业经(23176)
- 经(22099)
- 问题(19374)
- 图书(18110)
- 统计(17281)
- 业(17172)
- 技术经济(16912)
- 理论(16797)
- 贸(16641)
- 科技(16250)
- 策(15483)
- 版(15276)
共检索到489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屹立 张卫国
通过构建破案率、逮捕率、起诉率和重刑率四个指标来衡量惩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借此研究惩罚对犯罪的威慑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无论是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均对总犯罪率、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威慑作用。其中破案率的威慑力最强。而无论惩罚的确定性还是严厉性对暴力犯罪的威慑作用均小于财产犯罪。这些结论对治理犯罪及刑事政策的完善都颇具启示意义。
关键词:
惩罚 犯罪 威慑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飞 吕盼盼
利用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检验卖空机制对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治理效应。在实证检验卖空机制的"事前威慑"与"事后惩罚"效应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提高其信息透明度。同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盈余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卖空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降低效应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卖空机制是通过吸引证券分析师跟踪和投资者关注等渠道降低企业股价同步性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张腾 唐浩博 张榕杰
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行政监管对于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大公国际被监管部门处罚这一事件,探究监管处罚对其他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处罚事件公布后,其他评级机构显著提升了评级的谨慎程度,表现为主体及债项评级下调的概率增加,评级结果对企业预期违约风险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罚影响的时效性集中在中短期。同时,处罚事件之后,评级机构针对违约债券的评级波动性降低,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对新发行债券而言,首次信用评级的投资者认可度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发挥了较好的威慑效果,体现出了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 监管处罚 评级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张腾 唐浩博 张榕杰
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背景下,行政监管对于规范评级机构执业行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大公国际被监管部门处罚这一事件,探究监管处罚对其他评级机构评级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该处罚事件公布后,其他评级机构显著提升了评级的谨慎程度,表现为主体及债项评级下调的概率增加,评级结果对企业预期违约风险与债券信用利差的解释力度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罚影响的时效性集中在中短期。同时,处罚事件之后,评级机构针对违约债券的评级波动性降低,发生第一类错误的概率降低。对新发行债券而言,首次信用评级的投资者认可度提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处罚措施发挥了较好的威慑效果,体现出了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评级机构 债券市场 监管处罚 评级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劲 宋佳讯
在我国实体和虚拟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债务违约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融券卖空机制自2010年开始已经有十余年历程,文章依据融资融券分布式扩容制度的特征,以2010—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DID实验检验融券卖空政策对于企业债务违约的“事前威慑”效应,并以进入标的的股票为研究对象分析已发生的卖空交易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事后惩罚”效应。研究发现,融券卖空限制逐步放开有助于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且该卖空政策对董事与CEO两职分离、股权集中度高以及融资约束弱的企业抑制效应更强。最后在已有结论基础上进行了影响机制分析,卖空试点政策通过影响市场对企业的关注程度、企业盈余管理来发挥“事前威慑”效应以降低标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卖空交易通过降低标的企业过度负债水平和提高企业去杠杆化水平发挥“事后惩罚”效应以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唐要家 唐春晖
反垄断执法的目标是阻止犯罪和补偿受害方,要有效阻止恶性卡特尔犯罪,必须确保企业的违法预期所得低于违法预期成本。通过数值模拟和对美国、欧盟反垄断罚金和法律责任体系实际执法效能的检验,发现基于违法所得或违法伤害的罚金计算依据要比依据企业销售额比例上限更有效,综合法律责任的威慑力度要高于单一法律责任。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反垄断法的罚金规则和法律责任体系,既不能有效阻止恶性卡特尔犯罪,也不能有效补偿受害方。
关键词:
反垄断法 恶性卡特尔 罚金规则 法律责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冯萌萌 周春
在理论上,犯罪活动可能通过弱化财产安全和交易契约的有效性、阻碍社会资本的形成和成长以及恶化投资环境等渠道阻碍金融的深化。本文基于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证实,在控制住经济变量、法律环境等变量之后,犯罪率显著地阻碍了中国的金融发展。总体而言,每万人的犯罪人数每增加一例,当地金融中介的私人贷款占GDP的比例将下降1.6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分地区考察的结果还发现,在金融深化水平更高的东部地区,犯罪率对金融发展的阻碍作用也更大,意味着犯罪率对金融发展的阻碍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有关。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犯罪 社会资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巧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显著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但威慑效果究竟如何尚待检验。构建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机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数理推导结果表明,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通过影响潜在违法者对违法成本与收益的判断而发挥威慑作用。以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环境行政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对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效果的经验证据,还运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二氧化硫排污量的998个样本进行了拓展分析。实证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行政处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践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法治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力注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巧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违法责任,显著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但威慑效果究竟如何尚待检验。构建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机制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数理推导结果表明,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通过影响潜在违法者对违法成本与收益的判断而发挥威慑作用。以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环境行政处罚确定性和严厉性对地区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环境行政处罚威慑效果的经验证据,还运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二氧化硫排污量的998个样本进行了拓展分析。实证模型分析表明,环境行政处罚的确定性和严厉性的提升对环境污染都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践行“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环境法治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力注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晓荞 刘馨茗 陈少华
如何促使独立董事有效履职一直都是研究热点,但对于我国广泛采取的独立董事行政监管举措,鲜有研究验证其真实效力。本文以独立董事被行政处罚为契机,基于2005—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行政处罚对独立董事公司治理的间接威慑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被处以行政处罚后,同行业独立董事发表异议意见的可能性及数量显著提高,且这一间接威慑效应在地区维度也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同行业企业独立董事声誉质量或薪酬水平更高时,间接威慑效应更强;但是,由于独立董事对风险较为敏感,间接威慑效应不受行政处罚力度影响。此外,行政处罚并不会对同行业自身违规风险较低的企业独立董事离职产生间接威慑影响,即不会有损这类企业的人才供给,但违规风险较高的企业却不然;行政处罚有利于同行业企业短期市场表现,这从投资者角度再度验证了处罚的价值。研究证明了行政处罚是我国独立董事履职重要影响因素,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进一步加强独立董事行政监管举措提供了了直接经验证据支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游士兵 吴圣涛
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普遍性已得到大家的认同,然而通过样本分析的结果是: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在证券违法犯罪中的比重分别只有5.5%和2.6%,排名分列第6位和第8位,显然与现实存在差异。这也证明现阶段监管部门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理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的方法,对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摸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敏 王维国
教育错配如何影响工资?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估计,测度了教育错配产生的工资惩罚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过度教育员工每过度一年将承受1.4%的工资惩罚,教育不足员工将获得2.4%的工资红利。工作所需教育水平是40岁以上员工工资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任职生涯的推进,教育错配会得到改善;教育错配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补偿机制。文章的政策涵义是: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市场需求端改革教育体系,提供市场需要的相应技能毕业生。高校应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及
关键词:
教育错配 工资 惩罚效应 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旖 张安婷 李增泉
本文以2013年-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观测对象,研究发现,“校友圈”内存在公司被立案,会使圈内其他公司的年报语调下降,且这种下降在年报语调真实程度更低时更为显著。说明立案监管在校友圈中起到了威慑作用,减少了圈内公司的策略性披露,促使它们披露了更为稳健、真实的信息。在机制检验中,我们发现,当私有信息传递效率较高时,立案对圈内公司的威慑效果显著,当立案监管信息存在公开扩散渠道时,圈内人的信息优势会被削弱。此外,不同类别的违规有不同的威慑形式,以“年报语调下降”为表现形式的威慑效果主要存在于“误导性陈述”类案件中。在校友违规后受到了“重处罚”、校友违规当年即被立案的情况下,对圈内公司年报语调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后果检验中,我们发现校友被立案显著降低了圈内公司年报披露后一年内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反映出对实际监管处罚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市场主体修正对违规成本的低估;此外,公开监管标准和规则,稳定市场主体对违规成本的预期,引导媒体对立案监管信息深度挖掘,广泛传播,将有助于立案监管的威慑效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海鹏 陈帅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卫生均等化和教育均等化都显著地降低了刑事犯罪率,其中,医疗卫生的城乡差距缩小1个百分点会使所在省份的万人犯罪人数相应地降低0.16人;而教育均等化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也会使所在省份的万人犯罪人数降低0.25人。本文还发现,相对其他引致犯罪率上升的因素,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更容易实施的犯罪治理手段。因此,中国在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政策重点应该转向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整,特别是缩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刑事犯罪率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爱东 王慧
本文采集沪、深两市2003—2005年的相关数据,以财政部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为研究事件,观测检查公告对受处罚会计师事务所未来收益与客户市场价值波动的影响,映射其中蕴含的资本市场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结果表明,市场对处罚公告回应并不强烈,验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弱势"独立审计信用惩罚效应的存在性,而监管机构协调化、监督检查常规化与制度化,以及公众信用意识与监管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独立审计信用 市场惩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