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7)
2023(3835)
2022(2990)
2021(2656)
2020(2081)
2019(4767)
2018(4646)
2017(8274)
2016(4191)
2015(4804)
2014(4632)
2013(5003)
2012(4684)
2011(4175)
2010(4208)
2009(3816)
2008(3421)
2007(2870)
2006(2568)
2005(2219)
作者
(11446)
(9766)
(9654)
(8952)
(6542)
(4517)
(4447)
(3822)
(3670)
(3564)
(3420)
(3283)
(3106)
(3039)
(3031)
(2987)
(2825)
(2777)
(2761)
(2744)
(2482)
(2218)
(2208)
(2208)
(2193)
(2182)
(2090)
(2081)
(2066)
(2028)
学科
(18093)
经济(18068)
(13485)
(11307)
管理(9675)
农业(8267)
中国(7284)
业经(7180)
工作(6844)
服务(6644)
地方(6038)
(5852)
方法(5367)
(5350)
企业(5350)
数学(4892)
服务业(4889)
数学方法(4864)
农业经济(4645)
收入(4635)
(4157)
(4115)
读者(3661)
发展(3658)
(3658)
(3642)
贸易(3639)
建设(3615)
(3515)
(3387)
机构
学院(58352)
大学(57531)
管理(23935)
(23193)
经济(22463)
理学(20269)
理学院(20055)
管理学(19807)
管理学院(19678)
研究(18626)
中国(14271)
(11687)
(11561)
(11544)
科学(10842)
(9863)
中心(9553)
(9276)
(8750)
师范(8701)
(8556)
财经(8446)
图书(7878)
书馆(7732)
图书馆(7732)
研究所(7614)
(7563)
经济学(7369)
业大(7274)
北京(7096)
基金
项目(41740)
研究(33257)
科学(32738)
基金(29671)
(25149)
国家(24869)
社会(22721)
科学基金(21432)
社会科(21313)
社会科学(21305)
(16755)
基金项目(15896)
编号(14822)
教育(13331)
(13165)
成果(12742)
自然(11433)
自然科(11172)
自然科学(11166)
自然科学基金(10954)
资助(10865)
(9860)
国家社会(9756)
课题(9227)
项目编号(9147)
重点(8852)
(8411)
(8399)
(8398)
发展(8290)
期刊
(29151)
经济(29151)
研究(16792)
中国(13846)
(10974)
图书(10816)
书馆(8426)
图书馆(8426)
学报(8397)
(7926)
农业(7494)
科学(7315)
管理(6759)
大学(6466)
业经(6431)
学学(5736)
(5306)
金融(5306)
教育(5007)
经济研究(4603)
技术(4251)
情报(3921)
财经(3773)
问题(3722)
商业(3358)
(3358)
论坛(3358)
农业经济(3276)
(3254)
(3225)
共检索到93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2年以来,惠州作为广东省首个试点市,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以保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重点,初步编织起筑网托底保基本的民生安全网,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社会反响良好。构建体系为核心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分割、项目零散、标准不一等问题,惠州在改革之初就从全市层面对基本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  陈华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成都市市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3个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促进成都地区和谐社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增强幸福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调研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指数偏高,拥有较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居住环境、睡眠时间、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指数的4个主要因素,经济收入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关系,但与幸福并无必然联系;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的居民比在市区、乡村居住的居民主观幸福感指数高;睡眠时间在4~6小时的居民,其幸福感显著高于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和4小时以下的居民;健康状况好的居民,其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那些健康状况一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教育的全部意义和终极价值追求就应当是提升人的幸福力。社区教育是一种基于社区实际、为了社区居民发展、由社区提供学习资源的独特的教育形态,其根本使命和核心价值追求自然是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力。幸福力是人们能够幸福生活的能力,包括幸福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享受能力和经营能力,真正的社区教育是能有效提升居民幸福力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静  
文章采用浙江城乡居民幸福感调查的样本数据,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居民幸福的主要因素,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各因素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居民幸福指数三级测量指标体系,测算出了居民幸福单项指数、影响因子指数和总指数,得到结论如下:居民幸福指数由健康生活、工作保障、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生活满意、未来信心六个因子构成,其薄弱点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工作保障和生活环境三大方面的因子上。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洁华  刘飞  夏彩云  魏鑫  
文章基于哈尔滨、郑州、南昌三个城市的城乡居民问卷的调查数据,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城乡居民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部路径关系,找出社会环境因子与工作情况因子、身体健康因子与个人发展因子之间相关程度较大。通过建立幸福感测量的指标体系,对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大小对比分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敏  张小林  
本文利用金融包容指数和泰尔指数分别测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运用VAR模型、协整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1985~2012年普惠制金融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惠制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普惠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作用效果不明显;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普惠制金融发展会影响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会对普惠制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鉴于此,必须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明晰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健全与完善普惠制金融功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万建军  
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消费扩大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发挥了“数字效应”和“普惠效应”的双重作用。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明显高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领域的“普惠效应”有待提升。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金融观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思进   陶士贵  
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以及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2014—2021年省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城镇居民消费规模提升与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促进作用有限。此外,家庭抚养负担越重,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促进作用越显著,对于农村居民则难以改变其消费结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翰  郑江淮  
近年来,中国城乡消费差距越来越大,传统金融重效率轻公平的特点更加剧了城乡消费不平衡的问题。作为新一代金融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缩小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呢?选取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估计方法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为了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发挥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使用门限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胡文馨  李俊峰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稳健性检验以及机制分析,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消费,但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其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缩小了城乡家庭消费差距,但是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这一缩小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软硬件建设,结合国家推出的新基建计划,不断提高中国信息化的水平,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软硬件基础;另一方面,应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的力度和强度,努力补好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短板,为“能消费、方便消费”提供坚实的保障。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怡  陶文清  王亚飞  
将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纳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框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抑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健康类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类人力资本、迁移类人力资本不仅本身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收敛作用,而且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效应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晋铭铭   张盼   曹芳萍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2011—2020年我国省级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效缩小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三条渠道缩小消费差距,即提高支付便利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预防性储蓄需求;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消费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区域与消费品类别异质性,即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效果更好,对城乡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差距改善效果更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本文选取2011~2017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分别对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静态面板还是动态面板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现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动态面板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与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起到阻碍作用,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则不显著。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海燕  洪名勇  朱青  
贵州城乡收入增长缓慢,但城乡收入差异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生产投入要素为自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为因变量,选取1985-2007年的贵州数据来进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土地要素、资本要素的投入能反向影响贵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劳动力的投入要素则正向影响收入差距,而贵州二元经济结构对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润  丁浩  任蓉  何颖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逐渐发展壮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相较于改革开放前也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在城乡居民收入节节提高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的形势愈演愈烈。本文以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市为例,通过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原因的探析,对徐州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