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5)
- 2023(12245)
- 2022(10430)
- 2021(9857)
- 2020(8135)
- 2019(18982)
- 2018(18657)
- 2017(36159)
- 2016(19762)
- 2015(22202)
- 2014(22131)
- 2013(21880)
- 2012(20800)
- 2011(18913)
- 2010(19163)
- 2009(17890)
- 2008(17908)
- 2007(16499)
- 2006(14682)
- 2005(12954)
- 学科
- 济(84285)
- 经济(84200)
- 业(59347)
- 农(51249)
- 管理(48974)
- 企(36878)
- 企业(36878)
- 农业(34012)
- 方法(32001)
- 数学(28642)
- 数学方法(28310)
- 中国(22945)
- 业经(22662)
- 财(20435)
- 地方(20151)
- 贸(17094)
- 贸易(17089)
- 制(17071)
- 易(16636)
- 学(15287)
- 策(14650)
- 发(13741)
- 银(13393)
- 银行(13369)
- 行(12824)
- 农业经济(12714)
- 融(12621)
- 金融(12618)
- 及其(11955)
- 环境(11603)
- 机构
- 学院(283003)
- 大学(277124)
- 济(119039)
- 经济(116373)
- 管理(107349)
- 研究(97764)
- 理学(91894)
- 理学院(90860)
- 管理学(89357)
- 管理学院(88817)
- 中国(75971)
- 农(65912)
- 科学(59270)
- 京(58254)
- 财(53959)
- 农业(50574)
- 所(49864)
- 中心(47208)
- 业大(46706)
- 江(45530)
- 研究所(44944)
- 财经(41677)
- 范(38474)
- 师范(38166)
- 经(37723)
- 北京(36206)
- 州(35533)
- 经济学(35206)
- 院(34095)
- 省(32295)
- 基金
- 项目(183720)
- 科学(143539)
- 研究(139058)
- 基金(130734)
- 家(113389)
- 国家(112000)
- 科学基金(94746)
- 社会(87210)
- 社会科(82123)
- 社会科学(82099)
- 省(74037)
- 基金项目(69400)
- 教育(62091)
- 划(60902)
- 编号(59447)
- 自然(59009)
- 自然科(57490)
- 自然科学(57470)
- 自然科学基金(56436)
- 资助(52545)
- 成果(48653)
- 发(41978)
- 重点(40913)
- 部(40742)
- 课题(40328)
- 创(37797)
- 农(36675)
- 性(35616)
- 国家社会(35250)
- 创新(35218)
- 期刊
- 济(141956)
- 经济(141956)
- 研究(83631)
- 农(69284)
- 中国(58327)
- 农业(46886)
- 学报(43145)
- 财(40797)
- 科学(40701)
- 管理(33988)
- 大学(33258)
- 学学(31396)
- 融(30910)
- 金融(30910)
- 业经(29567)
- 教育(28840)
- 技术(23909)
- 业(22802)
- 经济研究(20399)
- 问题(20133)
- 财经(19581)
- 经(16811)
- 版(16302)
- 农村(15885)
- 村(15885)
- 农业经济(15602)
- 世界(15468)
- 技术经济(14175)
- 资源(14147)
- 经济问题(13883)
共检索到432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进 凌卯亮
效果转换是一种政策领域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对我国惠农政策效果转换机制的研究和完善,有利于减少政策实施的反效果,促使政策尽可能地实现预期目标。本文以"家电下乡"政策为例,在对其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转换机制理论对其实际效果产生转换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具体阐释,并提出完善惠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劲松 徐勇
作为一项惠农政策"家电下乡"在使广大农民受益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对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岗乡的实证调查分析,总结出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宣传不到位,监管不严,补贴额度小和补贴手续繁杂;商家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利润低、售后服务难以及厂商间的不公平竞争;农民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基础设施落后和收入水平太低。对此,政府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终目的,以保证产品质量和适用性为前提,简化补贴程序,提高补贴水平,放宽产品品种与价格限制,并加强销售网点的渠道建设。
关键词:
农民 家电下乡 扩大内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素喜 王小平 范秋菊
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生产发展而开展的"家电下乡"工作,正在由试点省市向全国推广,其中,价格政策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家电下乡"商品价格政策涉及到补贴比例、价格标准、招标定价、价格保障等方面。本文首先对"家电下乡"商品的价格政策特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继而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价格问题做出理论分析,最后对政策的改进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家电下乡 价格政策 制度经济学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文娟
家电下乡政策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本文运用比较研究和分类研究的方法,基于对该政策支农惠农目标的评估,分析研究家电下乡政策实施的效率与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有效提升了农村家电消费整体水平,但在消费阶段及城乡差距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家电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但其发展仍相对滞后;"三个体系"的作用得到初步发挥,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政策调动了中低收入农民的消费积极性,缩小了其与高收入群体的差距;不同地区受到收入及政策的双重影响不同,对政策的反应也各不相同。进一步推进家电下乡的顺利开展,需深入推进家电下乡政策,不断提高政策效率;分人群、分地区有针对性的推进政策实施,不断改善政策的公平性。
关键词:
家电下乡 惠农目标 效率 公平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利英
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
关键词:
封建国家 当今政府 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梅 赵颀
在对河北省承德市两家乡的调研中发现,有75.77%的乡民通过电视知晓惠农政策,所占调查样本的比重最大;有29.90%的乡民通过与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的方式知晓惠农政策;有12.37%的农民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播知晓惠农政策。由此可知,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是两种最有效的惠农政策传播方式,电视是当地农民获取惠农政策信息的首要渠道,亲友、邻居或村干部的交流等人际传播也在惠农政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在2014年文的基础上,结合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理论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两种主要惠农政策传播方式对农民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的产生的影响与作用;通过政策执...
关键词:
惠农政策传播 政策绩效 传播效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从目前来说,"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的潜力很大。然而,根据有关部门对几种家电产品需求的预测,"家电下乡"仍面临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约束。当然,"家电下乡"政策本身也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简单地认为城市市场的过去就是农村市场的未来;二是有"临时抱佛脚"之嫌;三是忽视了农户生产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催化剂"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农户的角度,提出了"家电下乡"扩大内需的相应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本文根据全国205个村庄所获得的2 953份问卷作为研究基础,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效果、农民对政策的反响与评价等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农民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整体反响良好,总体评价较高,但政策对拉动农民家电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宣传不充分、补贴兑付手续繁杂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
家电下乡 政策 反响 效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建华 单外平 徐立威
本文作者通过对家电下乡政策效应调查数据分析后提出:家电下乡作为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虽并不可取,但短期来看仍不失为一项次优的政策选择,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家电下乡的政策预期,在提高最高限价基础上实行差异化补贴比率和其政策执行是关键。
关键词:
家电下乡 政策评估 政策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来位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是指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调研发现,政策普惠性程度不高,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很大;部分政策方案科学性不强,政策执行效果难以保证;农民对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农民主动参与严重不足;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机构积极性不高;特惠性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削弱了农户的申请积极性等因素制约了惠农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农民需求调查研究,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特惠政策普惠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的确定性;针对农民现实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发动农民参与政策执行;健全政策执行激励机制,增强执行机构的积极性;建立以执行需求为导向的组织体系,促进农业公共服务社会化。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执行效力 制约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文明 魏秋华 廖春光
以近5年来江西省惠农政策实施为例,系统分析各项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农村集体、农户对惠农政策的期望,构建我国现阶段惠农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惠农政策的方案优化、惠农政策执行力度的强化、惠农政策的监督管理、惠农政策的评估与反馈等方面提出完善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成效评价及完善 江西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文超 殷华
家电下乡是国家为扩大内需、缓解家电出口压力而实施的一项以价格补贴为特征的消费刺激政策。本文利用省级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采用政策评估中的反事实分析方法,以山东、河南两个试点省份为样本,研究了"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政策使试点省份山东、河南两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分别提高了2.21%和3.41%。进一步发现,这种促进效应源于农村居民提前了家电产品的购买,但当前消费的增加只是未来总消费提前的结果,长期而言,家电下乡未必能提高总消费。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田洪刚
"家电下乡"政策实行后,农村居民增加了对家电产品的消费。通过分析影响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家电下乡"政策是否促使农村居民消费是否改变。检验结果表明,实行"家电下乡"政策后,农民生活消费同比增加了11.69%,但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并没有变化。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
家电下乡 农村居民 消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浩天
"新农保"制度作为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执行效果与农户个体差异休戚相关。本研究以全国20省194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农户个体年龄结构与参保率成正倚变关系,即年龄层越高、其参保意愿越强;受教育程度与参保率成逆倚变关系,即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保意愿不断弱化;务农家庭参保更积极,务工家庭参保率相对较低。同时,农户家庭结构类型与其参保意愿具有显著的相关度,家庭子女的数量与其参保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已经参保的农户而言,家庭收入对农户参保意愿的影响效果甚微,但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别。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新农保 农户 家庭结构 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敏昌 刘垚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问题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对策,实施了许多惠农措施,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惠农政策 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