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7)
- 2023(17471)
- 2022(15045)
- 2021(14177)
- 2020(11701)
- 2019(27157)
- 2018(27140)
- 2017(51292)
- 2016(28153)
- 2015(31624)
- 2014(31591)
- 2013(30803)
- 2012(28392)
- 2011(25650)
- 2010(25997)
- 2009(23770)
- 2008(23329)
- 2007(20401)
- 2006(18547)
- 2005(16293)
- 学科
- 济(111054)
- 经济(110913)
- 业(79132)
- 管理(73659)
- 企(57113)
- 企业(57113)
- 农(52377)
- 方法(43834)
- 数学(38041)
- 数学方法(37515)
- 农业(34850)
- 中国(31205)
- 业经(29444)
- 财(27406)
- 地方(25898)
- 制(24121)
- 学(22842)
- 贸(19944)
- 贸易(19933)
- 易(19366)
- 策(18072)
- 理论(17797)
- 银(17792)
- 银行(17741)
- 行(17037)
- 体(16905)
- 融(16794)
- 金融(16790)
- 发(16749)
- 环境(16603)
- 机构
- 学院(390300)
- 大学(387777)
- 济(155794)
- 经济(152209)
- 管理(152148)
- 研究(136269)
- 理学(131187)
- 理学院(129666)
- 管理学(127404)
- 管理学院(126672)
- 中国(102633)
- 科学(84336)
- 京(83314)
- 农(79586)
- 财(71677)
- 所(68847)
- 业大(63287)
- 中心(62553)
- 研究所(62444)
- 农业(60958)
- 江(59881)
- 财经(55462)
- 范(54367)
- 师范(53933)
- 北京(52632)
- 经(50550)
- 院(48942)
- 州(47538)
- 经济学(44701)
- 师范大学(43235)
- 基金
- 项目(264506)
- 科学(207038)
- 研究(197147)
- 基金(189145)
- 家(165225)
- 国家(163520)
- 科学基金(139323)
- 社会(122601)
- 社会科(115701)
- 社会科学(115668)
- 省(104482)
- 基金项目(100648)
- 教育(89862)
- 自然(89427)
- 划(87352)
- 自然科(87231)
- 自然科学(87207)
- 自然科学基金(85625)
- 编号(82817)
- 资助(76666)
- 成果(68039)
- 重点(59227)
- 部(57966)
- 发(57897)
- 课题(57033)
- 创(54542)
- 创新(50749)
- 国家社会(49733)
- 科研(49574)
- 教育部(49173)
- 期刊
- 济(181078)
- 经济(181078)
- 研究(118735)
- 中国(82734)
- 农(79662)
- 学报(62878)
- 科学(57976)
- 农业(54160)
- 管理(53349)
- 财(52602)
- 教育(49632)
- 大学(48517)
- 学学(45447)
- 融(37948)
- 金融(37948)
- 技术(33882)
- 业经(33788)
- 业(26350)
- 经济研究(26215)
- 财经(25725)
- 问题(24408)
- 经(22036)
- 图书(20692)
- 版(20515)
- 科技(19076)
- 资源(18295)
- 理论(18131)
- 技术经济(18121)
- 现代(17982)
- 世界(17751)
共检索到592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来位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是指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调研发现,政策普惠性程度不高,政策执行不确定性很大;部分政策方案科学性不强,政策执行效果难以保证;农民对政策知晓程度不高,农民主动参与严重不足;政策执行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执行机构积极性不高;特惠性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削弱了农户的申请积极性等因素制约了惠农政策执行效力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农民需求调查研究,提高惠农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特惠政策普惠化,增强政策执行效果的确定性;针对农民现实情况,加强政策宣传,发动农民参与政策执行;健全政策执行激励机制,增强执行机构的积极性;建立以执行需求为导向的组织体系,促进农业公共服务社会化。
关键词:
惠农政策 执行效力 制约因素 提升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通过对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的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出让主体不合格、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及开发利用投融机制不健全、流转规模偏小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一步入市流转,要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明晰集体土地权属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畅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获取路径,壮大入市规模;缩减征地数量,坚持民生导向;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助推入市流转。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路径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良庆 张贵友
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土地有必要进行规模经营。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下的农村土地规模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华超 温涛
本文在国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一现实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考查了这一地区农村财政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整个"十五"期间,重庆市各区县农村经济系统的整体运行绩效不佳,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表现出恶化的迹象;同时,其技术效率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但有收敛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农村经济系统运行低效将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配置低效率的双重瓶颈,统筹城乡发展决非是简单的注入资金的过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金明 王晨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即城乡用地"一张图"模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土地综合整理模式、宅基地承包地双放弃一退出模式、生态搬迁模式和耕地保护基金创设模式,然后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地、节约集约用地、健康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可持续发展、符合法理精神和以人为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成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清华 程杨 唐丽桂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问题研究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该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当前就业意向性选择为切入点,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的不同偏好因素进行分析,对其相关特征变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山区农村劳动力当前就业意向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上优于农村女性劳动力,两者平均年龄仍较高,男性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就业,但总体收入仍不理想。务农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与务工、自主创业或经商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相比,在年龄、耕地、收入等变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林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大量增加,必须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留地安置这种模式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出发,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弥补征地补偿费用的不足,适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财力有限、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实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安置模式之一。目前,重庆的留地安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留地开发规划和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程序,并合理确定留地转让价格。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曾崇碧
近年来,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规范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却未相应健全。一方面,城乡低保财政投入增长迅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城乡低保均等化,并实现了中央、市、区县三级财政分担城乡低保资金;但另一方面,低保覆盖面与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转移支付机制有待完善,分担结构有待改善。应建立低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因素法的城乡低保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合理的城乡低保财政责任分担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陈彪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水平的高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县乡村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应是:强县—简乡—联村。通过治理结构改革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以城带县——以县促乡(镇)——以乡(镇)领农(三农)"的城乡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发挥县、乡、村三级资源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形成广大农村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关键词:
统筹城乡 试验区 县乡村 治理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田代贵 马云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映 沙治慧
本文对成渝两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进行了介绍,对两地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两地在改革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成渝试验区 城乡统筹 综合配套改革 进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将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关键看能否准确把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坚持"四性"原则。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四性”原则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基本特征 发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