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5)
- 2023(8040)
- 2022(6651)
- 2021(6089)
- 2020(5270)
- 2019(12208)
- 2018(11815)
- 2017(23418)
- 2016(12851)
- 2015(14625)
- 2014(14981)
- 2013(15112)
- 2012(14051)
- 2011(12857)
- 2010(12943)
- 2009(12154)
- 2008(12360)
- 2007(11286)
- 2006(9587)
- 2005(8716)
- 学科
- 济(61570)
- 经济(61517)
- 管理(37341)
- 业(36515)
- 方法(32740)
- 数学(29804)
- 数学方法(29580)
- 企(29222)
- 企业(29222)
- 财(15769)
- 农(15372)
- 中国(13971)
- 贸(12103)
- 贸易(12098)
- 易(11720)
- 学(11714)
- 业经(11156)
- 制(10778)
- 地方(10194)
- 务(10083)
- 财务(10065)
- 财务管理(10042)
- 融(9849)
- 金融(9847)
- 农业(9794)
- 企业财务(9543)
- 银(9359)
- 银行(9335)
- 行(8887)
- 环境(8200)
- 机构
- 大学(198674)
- 学院(196250)
- 济(87190)
- 经济(85494)
- 管理(76916)
- 理学(66635)
- 理学院(65923)
- 研究(65539)
- 管理学(64770)
- 管理学院(64396)
- 中国(50917)
- 京(40989)
- 财(40616)
- 科学(39168)
- 农(34402)
- 所(33897)
- 财经(33056)
- 中心(30982)
- 研究所(30500)
- 经(30072)
- 业大(29558)
- 江(29148)
- 经济学(28476)
- 农业(27381)
- 经济学院(26132)
- 北京(25859)
- 财经大学(24764)
- 范(23868)
- 师范(23618)
- 院(23266)
- 基金
- 项目(130156)
- 科学(102886)
- 基金(96877)
- 研究(92071)
- 家(84814)
- 国家(84196)
- 科学基金(72077)
- 社会(59702)
- 社会科(56815)
- 社会科学(56795)
- 基金项目(51071)
- 省(49378)
- 自然(47338)
- 自然科(46278)
- 自然科学(46264)
- 自然科学基金(45455)
- 教育(42740)
- 划(42282)
- 资助(40890)
- 编号(36050)
- 部(30194)
- 重点(29277)
- 成果(28702)
- 发(27257)
- 创(26605)
- 教育部(25971)
- 科研(25732)
- 国家社会(25342)
- 创新(24990)
- 人文(24829)
共检索到284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湛 阳建辉
情绪溢价与禀赋效应是分析师市场声誉综合影响力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基于分析师市场声誉对情绪溢价、禀赋效应与行业整体水平等的动态响应机制,测度不同时间维度下情绪溢价、禀赋效应对分析师市场声誉的具体影响。实证和压力测试结果皆表明,情绪溢价显著影响分析师市场声誉,且短期效应显著强于长期;禀赋效应也显著影响分析师市场声誉,相对而言,禀赋效应的影响程度较弱,其作用机制相对均衡与平稳。分析师市场声誉具有较强路径依赖性。经与《新财富》2014-2017年度最佳分析师榜单比较,发现分析师市场声誉动态评估机制较好地拟合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表现出良好的准确度和一般适用性。因此,凝聚市场力量与注重自身实力是分析师增强市场声誉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情绪溢价 禀赋效应 声誉效应 羊群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静武 王聪
本文在投资者异质性条件下建立了市场情绪与情绪溢价的理论模型,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数量、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收益和基金现金持有比例构建一个衡量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产生溢价并使深沪两市的收益产生波动;中国股市不仅有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的逆转性,而且存在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效应;市场情绪是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市场情绪 溢价 波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宋顺林 易阳 谭劲松
欧美资本市场普遍存在外资股溢价现象,与此相反,我国则长期存在A H股溢价现象。本文从A H股溢价是否合理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投资者行为对A H股溢价的影响。结果发现:(1)A H股相对市场情绪以及在A H股市场情绪接近时,A股绝对市场情绪均与A H股溢价显著正相关;(2)个股的投机性与A H股溢价显著正相关;(3)个股的投机性越强,市场情绪与A H股溢价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并且,上述研究结果不受新会计准则变更、融资融券制度、样本选择、变量定义和估计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结果说明,投资者行为是A H股溢价的重要影响因素,A H股溢价可能还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成分。上述结果对监管层、投资者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高彦 高歌
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能够反映信息异质性,从而传递更为丰沛的信息含量,这能否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约束股价崩盘风险呢?基于此,从企业微观层面搭建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市场情绪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解释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呈现显著负向关系,但这种负向警示作用会受到宏观市场情绪的干扰,即在市场情绪高涨期,分析师预测分歧度被情绪覆盖,导致其原本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信号作用消失,形成一座信息传递的"漫水桥"。并进一步讨论了机构持股比例高低和证券公司是否拥有明星宏观分析师分组情景,以及投资者追逐股票收益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于信息交易者平抑情绪、识别股价崩盘风险信号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分析师分歧度 股价崩盘风险 市场情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尹伊 郑静
以2004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师跟进对上市公司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是否跟进、跟进人数的数量与上市公司的避税行为及避税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当明星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进行跟进时,上市公司更趋向于选择避税,避税程度更加显著。当分析师不再跟进时,上市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师跟进并签发研究报告会给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设定较高的目标,从而诱使上市公司通过采取避税行为来达到分析师对公司盈余预测的目标值。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分析师跟进的不利后果,有利于丰富分析师跟进的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避税行为 明星分析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红兵 张兵 陈慰
本文检验了1995~2018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规模溢价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卖空限制等因素在规模溢价效应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A股市场存在显著的规模溢价效应,多空策略组合下的年均回报高达13.0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是促成上市企业规模溢价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安排所降低的卖空限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均显著抑制了规模溢价效应。通过时序因子构造方法,本文将投资者情绪规范化为定价因子,进一步完善了Fama-French的三因子定价模型,为规模溢价的解释提供了更有力的实证模型。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监管层要密切关注并引导投资者的情绪,并在融资融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卖空机制,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丽梅 逯东
证券分析师旨在担当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中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治理机制,导致其在声誉机制与市场环境交互效应下的角色异化。具体表现为:当处于牛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无显著差异,均迎合了投资者情绪,未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而当处于盘整市和熊市时,明星分析师和非明星分析师均能反映公司特质信息,且明星分析师的作用更为显著。检验结果证实,分析师存在"明星效应",但因市场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为规范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应从多层面加强、规范分析师的信息解读能力,发挥声誉机制的治理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孟美侠 李培鑫 艾春荣 何青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近邻匹配法对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溢价中的集聚经济、劳动力群聚和城市禀赋效应进行估计。结果发现集聚经济效应主要存在于300万人口以上的Ⅰ型大城市和超特大城市,同时群聚效应和禀赋效应对这两类城市间的溢价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在低规模等级的城市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工资溢价现象。经过稳健性和分样本检验,主要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集聚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工资增长溢价。
关键词:
城市工资溢价 集聚经济 近邻匹配估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仁 寇跃晨 逯明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自身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一直是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显性指标法和代理变量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出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希望借此全面客观地衡量投资者情绪,并依据构造的情绪综合指数对行业情绪溢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行业情绪β值反映22个行业对于投资者情绪变动的敏感度。对行业情绪溢价的分析,一方面细化了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情绪敏感性差异;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的行业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雅茹 刘淑莲
现有文献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但鲜有涉及企业维持自身良好声誉的动机对并购溢价决策影响的分析。基于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业绩期望差距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声誉越高,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声誉进行并购活动所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无论以历史期望业绩、行业期望业绩还是以资本市场期望业绩来度量企业期望业绩,实际业绩与期望差距越大,企业声誉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为了维持声誉而支付高溢价的并购活动在短期内会取得较好并购绩效,但长期来看对企业业绩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企业业绩期望差距越大,这种负面影响越强。企业通过并购战略维护自身声誉应注重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避免因付出过高并购成本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邱世远
本文运用声誉博弈模型分析分析师信息披露的策略行为,解释分析师信息披露偏差的现象。由于投资者无法确认分析师所披露的信息的质量,只能根据自己的先验信念及分析师披露的信息推断分析师的声誉类型,分析师为提高自己的声誉会披露迎合投资者先验信念的有偏信息。当分析师的先验声誉越差、信念越乐观、能力越低或者投资者的先验信念越乐观、获得信息反馈的概率越低时,分析师采用迎合策略披露信息迎合投资者的可能性越强,信息出现偏差的可能性越大。
关键词:
迎合行为 分析师偏差 声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婷 于瑾 吕东锴
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大新兴市场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然后,基于账面市值比、盈利价格比、现金流价格比和红利价格比四种指标,全面探讨了三大新兴市场存在的价值溢价异象,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价值型和成长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价值溢价异象的产生。最后,采用转换回归法验证了投资者情绪对价值溢价的预测能力,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三大股票市场的价值溢价均具有预测能力,但预测效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投资 价值异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奕明 金洪飞
本文通过对分析师信息收集方式、分析技术和手段、选股动机等几方面的 Probit 分析,发现他们已有一定的声誉构建意识,但关注的层面有别。在建立公司内部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客户层面的声誉时会更多地通过私人信息的收集、分析手段的运用来积累,但面对社会大众的市场声誉却未发现这种主动性。分析师非常看重信息资源的优势,私人信息是分析师获得声誉的基础。分析师在积累自身声誉时,对技术面甚至形象面考虑较多,而对投资者利益保护一类的道德面重视不够。这一结论也表明,中国缺乏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无论是证券公司内部还是在整个市场,都没有将分析师声誉与其回报联系起来。由此我们建议,尽快建立分析师声誉回报机制。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声誉 信息来源 分析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斌
本文以A股市场2010年至2017年共计66152条分析师预测数据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单变量分组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盈余预测精度和盈余预测乐观程度两个角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盈余预测 分析师 利益冲突 声誉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红波 潘飞
本文以2004年深沪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基准样本,用分析师人数和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作为信息环境的替代变量,从信息环境的角度探讨了海外上市溢价的动因。实证研究发现,与A股公司相比,AH股公司的信息环境显著优于A股公司,并且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进一步导致投资者对其估值有一个溢价。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对企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对加强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海外上市 信息环境 企业价值 证券分析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