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2)
- 2023(16968)
- 2022(14222)
- 2021(13157)
- 2020(11096)
- 2019(24864)
- 2018(24467)
- 2017(46467)
- 2016(24930)
- 2015(27505)
- 2014(27040)
- 2013(26010)
- 2012(23414)
- 2011(20727)
- 2010(20342)
- 2009(18806)
- 2008(17926)
- 2007(15703)
- 2006(13200)
- 2005(11422)
- 学科
- 济(91798)
- 经济(91663)
- 管理(79058)
- 业(73657)
- 企(63037)
- 企业(63037)
- 方法(42343)
- 数学(36755)
- 数学方法(36318)
- 财(27877)
- 中国(25260)
- 农(25140)
- 业经(22171)
- 制(22042)
- 技术(20128)
- 学(18873)
- 务(17469)
- 财务(17412)
- 财务管理(17375)
- 贸(17249)
- 贸易(17237)
- 易(16817)
- 企业财务(16498)
- 农业(16471)
- 银(16343)
- 银行(16292)
- 地方(16217)
- 体(16127)
- 理论(15837)
- 行(15493)
- 机构
- 学院(339054)
- 大学(338071)
- 济(136898)
- 经济(134201)
- 管理(133785)
- 理学(116788)
- 理学院(115578)
- 管理学(113571)
- 管理学院(112950)
- 研究(108580)
- 中国(81759)
- 京(68814)
- 科学(66736)
- 财(64637)
- 农(58018)
- 业大(53235)
- 所(52390)
- 财经(51594)
- 中心(51577)
- 江(49742)
- 研究所(47870)
- 经(47075)
- 农业(45806)
- 经济学(42382)
- 北京(41733)
- 范(41573)
- 师范(40985)
- 院(40200)
- 州(38647)
- 财经大学(38618)
- 基金
- 项目(241623)
- 科学(191848)
- 基金(177196)
- 研究(173588)
- 家(156125)
- 国家(154824)
- 科学基金(133941)
- 社会(112775)
- 社会科(106966)
- 社会科学(106947)
- 省(95637)
- 基金项目(94463)
- 自然(87536)
- 自然科(85615)
- 自然科学(85588)
- 自然科学基金(84090)
- 教育(80813)
- 划(80566)
- 资助(69971)
- 编号(68078)
- 创(55007)
- 重点(54599)
- 成果(53698)
- 部(53274)
- 创新(50767)
- 发(50748)
- 制(47761)
- 课题(47486)
- 国家社会(47451)
- 科研(46744)
- 期刊
- 济(142372)
- 经济(142372)
- 研究(93108)
- 中国(66853)
- 学报(56501)
- 财(51850)
- 农(51656)
- 管理(51208)
- 科学(50800)
- 大学(43597)
- 学学(41605)
- 教育(36505)
- 农业(34773)
- 技术(29902)
- 融(29235)
- 金融(29235)
- 财经(25587)
- 业经(24394)
- 经济研究(23599)
- 经(22048)
- 业(18800)
- 问题(18695)
- 科技(18228)
- 版(17326)
- 技术经济(15685)
- 商业(15088)
- 业大(14845)
- 理论(14733)
- 策(14619)
- 统计(14496)
共检索到484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 熊娟 朱金强
基于阴阳观的视角,本文探索了情绪影响个体创造力的机制——认知机制和动机机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对个体创造力同时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但路径不同:(1)积极情绪一方面会提高人的认知灵活性,进而提高问题识别能力,从而促进个体创造力;另一方面,积极情绪会使人容易满足,情绪会更加稳定,反而妨碍了个体创造力。(2)消极情绪一方面会限制人的认知灵活性,进而阻碍了问题识别能力,最终妨碍了个体创造力;另一方面,消极情绪使人对现状不满,进而带来情绪的波动,最终促进了个体创造力。因此,作为一对阴阳要素,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创造力有利有弊,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徐紫嫣 王鹏飞
创新理论和创新精神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不过,由于微观基础数据缺乏,微观个体的创新同质性假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理论的研究进展。鉴于此,可基于创新异质理论和闲暇时间经济效应理论,借鉴管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解释闲暇时间作用于个体创造力的价值"黑箱",从时间配置角度研究闲暇时间配置对个体创造力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微观个体在闲暇时间内积极的休闲活动可以通过释放压力、激发右脑活力、提高耐心程度三种途径提高个体创造力。这意味着,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关注其在知识型学习上的教育方式与实施效果,更要关注闲暇时间在培养个体创造力、非认知能力以及性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家选择积极的休闲活动、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全民族休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与工作绩效。由此,为更好地打开闲暇时间作用于经济系统的创新通道,提高个体创造力,需要增加闲暇时间,优化工作与闲暇时间配置;需要推行弹性工作制,营造宽松工作环境;需要发挥闲暇教育对个体创造力的促进作用,适应创新型社会需要;需要关注个体性格特征,重视闲暇时间对非认知能力培养的作用;需要弱化个体社会时间偏好,提高个体耐心程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海云 许希 商燕劼
基于情绪与认知的双重视角,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索创业激情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分析战略认同和工作意义感在创业激情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通过对251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激情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激发作用,战略共识在创业激情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感在创业激情与战略共识、创业激情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创业者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和员工达成战略共识、增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勇 彭纪生
依据情感事件理论,阐述并检验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基于442份主管—下属配对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情感承诺在积极情绪与创造力、消极情绪与创造力之间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知正向调节情感承诺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金强 徐世勇 张丽华
包容型领导和辱虐管理对创新影响的线性效应已经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的验证,但鲜有研究探讨这两种领导风格对创新影响的非线性效应。本研究基于"过犹不及"效应和阴阳观的理论视角,对227名员工进行跨时间点两阶段调研,并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创新具有倒U型的影响,事业型辱虐管理对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的交互对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独立型自我意识调节了事业型辱虐管理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揭示了包容型领导、辱虐管理和创新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扩大了阴阳观和"过犹不及"效应的应用范围,并为其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盛明明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个体情境交互理论强调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与产品转化无法脱离组织情境而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促使宏观文化环境对跨国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企业调配人力资源与谋求创新无法脱离文化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关注了文化环境对企业组织的作用,个体、组织、文化是创造力研究由微观到中观进而到宏观的三大研究层次,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组织创造力的涌现与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一整合视角有助于研究者探讨组织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更好地关注创造力成果的转化。个体-情境-文化交互作用框架下的组织创造力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是对原有理论的整合与发展。企业组织在特定宏观文化环境下将个体创造力转化为组织创造力...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新 文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静静 赵曙明 蒋守芬
本文利用全国多个省份和地区的60多家企业860名员工的调研数据,对雇佣关系视角下冲突管理行为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检验了心理授权的中介效应,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合作型的冲突管理行为、竞争型的冲突管理行为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在合作型的冲突管理行为、竞争型的冲突管理行为和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冲突管理行为 心理授权 员工创造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任浩
通过对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分析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正向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工作复杂度负向调节恢复体验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曲怡颖 任浩
通过对230名中国企业员工及直接主管的配对样本分析了恢复体验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恢复体验与员工创造力呈显著正向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并且工作复杂度负向调节恢复体验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斌 魏巍
文章通过多渠道、分时段对96个团队的327名员工及其领导的相关数据,采用跨层次法,验证个体目标导向对员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个体学习目标导向和个体绩效趋近目标导向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而个体目标避免导向与员工创造力负相关。引入团队层面的谦卑型领导作为调节变量,当谦卑型领导水平较高,个体学习目标导向和个体绩效趋近目标导向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正向作用加强,而个体绩效避免目标导向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负向作用减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栋虹 张翔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对于个体创造力的影响是创新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为更好地了解创造力自我效能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中介变量,从个体层面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同时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内在动机、隐性知识共享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内在动机则在创造力自我效能与隐性知识共享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的效应;在创造力自我效能对于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三条路径中,创造力自我效能通过内在动机,进而影响到员工创造力的路径,其正向影响效应最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瑾琏 杜冲 黄良志
通过对员工创造力和员工情绪智力的理论分析,将创造性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机制模型。以我国高科技企业密集的华东地区企业内任职员工为调查对象,对169个有效样本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创造力、员工创造性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员工情绪智力向员工创造力转化过程中,创造性自我效能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不起调节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企业管理实践建议。
关键词:
情绪智力 创造性自我效能 员工创造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欣 张长征 高祥宇
针对国内情绪与创造力研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研究的新进展:(1)发展出复杂情绪概念;(2)应用了体验取样法;(3)考察了工作特征影响员工情绪和创造力的路径。综述表明,员工情绪与创造力研究已发展到新阶段,情绪管理策略日渐丰富。最后,分析了国外研究不足、指出了有待研究的理论空白点。
关键词:
情绪 体验取样法 情绪管理 创造力 心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涛
本文研究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降低员工创造力;上司不当督导会显著破坏员工心理安全感知与对组织的认同感;心理安全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上司不当督导会破坏员工对组织认同,进而会降低员工创造力;心理安全在上司不当督导与员工创造力不发挥直接中介作用,而是间接通过影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影响员工创造力。
关键词:
不当督导 心理安全 组织认同 创造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