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1)
2023(2367)
2022(1934)
2021(1911)
2020(1595)
2019(3585)
2018(3553)
2017(6912)
2016(3861)
2015(4194)
2014(3971)
2013(4061)
2012(3801)
2011(3391)
2010(3314)
2009(3057)
2008(2979)
2007(2733)
2006(2445)
2005(2169)
作者
(10793)
(9114)
(9102)
(8542)
(5664)
(4231)
(4105)
(3649)
(3580)
(3156)
(3122)
(3034)
(2936)
(2927)
(2756)
(2754)
(2709)
(2653)
(2614)
(2570)
(2238)
(2203)
(2083)
(2081)
(2068)
(2026)
(2002)
(1979)
(1829)
(1805)
学科
(15049)
经济(15008)
管理(14133)
(13137)
(9663)
企业(9663)
方法(7392)
(6970)
数学(6085)
数学方法(6055)
人事(5423)
人事管理(5423)
(5374)
劳动(5357)
中国(5238)
农业(5042)
业经(3775)
(3394)
(3037)
(2965)
人口(2915)
动力(2821)
(2802)
劳动力(2778)
技术(2699)
(2628)
(2625)
金融(2625)
农业劳动(2619)
理论(2583)
机构
大学(54727)
学院(53372)
管理(23546)
(22630)
经济(22281)
理学(21177)
理学院(20921)
管理学(20518)
管理学院(20427)
研究(16490)
中国(13916)
(11060)
(10356)
科学(10194)
(9983)
业大(8819)
中心(8221)
农业(8171)
(8170)
财经(8169)
(7587)
(7584)
研究所(7469)
(6818)
经济学(6784)
师范(6727)
北京(6720)
商学(6620)
商学院(6552)
经济管理(6353)
基金
项目(37719)
科学(31286)
基金(29683)
研究(26013)
(25908)
国家(25678)
科学基金(22924)
社会(18192)
社会科(17133)
社会科学(17128)
基金项目(16124)
自然(15700)
自然科(15447)
自然科学(15445)
自然科学基金(15190)
(13921)
教育(12530)
(11989)
资助(11874)
编号(9907)
(8964)
重点(8203)
(7958)
教育部(7904)
成果(7827)
人文(7687)
国家社会(7513)
创新(7351)
科研(7152)
大学(7140)
期刊
(23889)
经济(23889)
中国(13929)
研究(13691)
管理(9795)
(9718)
科学(9128)
学报(8777)
(6991)
大学(6968)
学学(6673)
农业(6261)
(5253)
金融(5253)
教育(4647)
业经(4524)
财经(4198)
技术(3695)
(3624)
经济研究(3579)
(3274)
问题(3221)
资源(3188)
(2909)
技术经济(2642)
商业(2625)
(2592)
现代(2577)
科技(2551)
业大(2523)
共检索到78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本文基于221位服务型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情绪劳动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影响员工离职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员工主观体验到的组织支持在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情绪劳动工作中,员工采用的表层扮演对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耗竭部分中介了表层扮演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本文基于221位服务型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探讨情绪劳动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并运用层级回归模型检验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影响员工离职意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员工主观体验到的组织支持在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间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情绪劳动工作中,员工采用的表层扮演对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情绪耗竭部分中介了表层扮演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情绪耗竭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莉  林与川  张林  
工作不安全感作为组织变革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压力源,不仅引发员工对工作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担忧,同时导致员工诸多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源-压力框架,构建情绪劳动为中介的工作不安全感对情绪耗竭影响和作用机制模型,从资源角度阐述认知性工作不安全感和情感性工作不安全感如何通过情绪劳动引发情绪耗竭,运用层次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0家企业的197份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性工作不安全感和情感性工作不安全感对情绪耗竭均有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通过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两种情绪劳动的方式消耗心理努力以导致情绪耗竭。因此,组织不仅可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席燕平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文章考察主管的辱虐管理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效应,并检验情绪耗竭和员工对主管信任在上述关系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以3个省份共283名全职员工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主管的辱虐管理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员工的离职意愿,还可以通过情绪耗竭和员工对主管信任间接预测员工的离职意愿;情绪耗竭和员工对主管信任在辱虐管理和员工离职意愿的关系间起到了多重中介作用。文章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辱虐管理影响员工离职意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在指导企业应对员工离职方面有一定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钱士茹  丁明明  江曼  
近年来,制造业员工离职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现象。鉴于此,本文针对合肥市经开区制造型企业,以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的347份原始数据为样本,利用采取层级回归的方式对情绪劳动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表层劳动对企业员工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深层劳动对员工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伟  梅继霞  熊卫  
现代服务业中,竞争的压力使情感耗竭问题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根据524份国内银行柜员的问卷调查,本文分析了员工情绪智力对其情感耗竭关系的影响路径以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而情绪劳动策略中的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分别中介了情绪智力对情感耗竭的影响关系(影响路径);组织支持感与情感耗竭负相关,组织支持感是情绪劳动策略影响情感耗竭的作用条件,表现为组织支持感越低,表层扮演与情感耗竭之间的关系越强,组织支持感越高,深层扮演与情感耗竭之间的关系越强;另外,组织支持感调节了情绪劳动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德庆   徐诗虹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运用SEM实证分析了加班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04份问卷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首先,员工加班时间越长,其任务绩效越低,且非自愿加班的员工比自愿加班的员工任务绩效更低;其次,情绪耗竭在加班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无论是员工的加班时长还是加班意愿,都通过改变其情绪耗竭水平进而影响其任务绩效;最后,员工心理所有权负向调节员工加班时长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且对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于心理所有权越高的员工,加班时长对其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越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晓妹  连曦  郝龙飞  丁通达  
文章通过对22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辱虐管理会正向影响指向组织的反生产工作行为和指向人际的反生产工作行为,而且,情绪耗竭在辱虐管理与指向组织的反生产工作行为和指向人际的反生产工作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主管辱虐管理程度越强,员工情绪耗竭水平也越高,从而越容易出现反生产工作行为。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不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淑红  王怡扬  汤一鹏  黄昇  
办公场所提供的私密性越高越好吗?多高的私密性能够为员工带来最佳的工作场所体验?本研究基于人—环境匹配理论,认为员工在办公场所中不仅体验到组织实际提供的私密性,也具有个体期望的私密性,但是以往研究多关注实际私密性高低对员工的影响,忽视了实际私密性与期望私密性之间的匹配状态对员工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办公场所实际私密性与期望私密性之间的一致性对员工消极工作态度的影响作用。基于290份两阶段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私密性与期望私密性的匹配状态会对情绪耗竭产生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员工的离职意愿。具体而言,实际私密性与期望私密性之间越不一致,员工的情绪耗竭越高;“实际低—期望低”情境比“实际高—期望高”情境导致更高的情绪耗竭;“实际低—期望高”情境比“实际高—期望低”情境导致更高的情绪耗竭;情绪耗竭在办公场所私密性供需匹配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实际私密性与期望私密性之间不同的匹配状态会对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丹  常梦醒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视角,引入中介机制和调节变量,验证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排斥与员工工作绩效的负相关关系。以126名员工-领导配对问卷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职场排斥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情绪智力负向调节职场排斥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最后,本研究讨论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慧军  吕静  
基于资源守恒理论,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等方法,构建并检验信任影响员工情绪耗竭的双路径模型。研究发现:(1)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情绪耗竭均具有负向影响;(2)认知工作不安全感在认知信任与情绪耗竭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工作不安全感在情感信任与情绪耗竭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交互影响员工情绪耗竭,高认知-低情感的信任组合对员工情绪耗竭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信任影响员工情绪耗竭的内在作用机制,为组织缓解员工情绪耗竭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关涛  环亚琴  晏佳敏  
组织内部员工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同事展开,组织一般对其无明确的情绪表达要求,因而他们有表达自我真实情绪的自由。但出于人际交往和工作沟通的需要,组织内会存在多种形式的情绪表达潜规则约束。为了揭示情绪表达潜规则导致内部员工情绪耗竭的作用路径,文章以资源保存、认知失调和自我损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内情绪劳动者的"情绪表达潜规则—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证实了积极情绪潜规则可推动员工采用深层扮演策略,使内心感受和外在情绪保持一致,减少了情绪耗竭。而消极情绪潜规则会抑制员工情绪的深层扮演,并助长表层扮演来伪装情绪,造成情绪资源流失,最终导致情绪耗竭。研究还证实了组织内的情绪劳动者在表达情绪时,虽然可同时采用深层与表层扮演两种策略,但由于情绪资源有限,他们对两种策略的选择偏好显著负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的工作相关电子通讯(WEC_NWT)作为一种边界跨越行为,包含了频率及情感基调的内涵。文章以4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来自主管的WEC_NWT对员工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下级关系图式(SSG)和员工工作—家庭分割偏好特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WEC_NWT频率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而WEC_NWT积极情感基调则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另外,SSG可以缓冲WEC_NWT频率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即高SSG情境下,频率对情绪耗竭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弱;而SSG可以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