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0)
- 2023(15245)
- 2022(13132)
- 2021(12287)
- 2020(10198)
- 2019(23352)
- 2018(23111)
- 2017(44997)
- 2016(24273)
- 2015(27268)
- 2014(27320)
- 2013(26775)
- 2012(25009)
- 2011(22791)
- 2010(22937)
- 2009(21181)
- 2008(20389)
- 2007(18045)
- 2006(16199)
- 2005(14402)
- 学科
- 济(110878)
- 经济(110765)
- 管理(70066)
- 业(63640)
- 企(52860)
- 企业(52860)
- 方法(43470)
- 数学(37430)
- 数学方法(36980)
- 中国(26877)
- 农(26277)
- 学(25695)
- 地方(24941)
- 财(24335)
- 业经(22861)
- 制(18156)
- 农业(17623)
- 贸(17539)
- 贸易(17529)
- 理论(17016)
- 易(16943)
- 和(16172)
- 环境(15906)
- 策(15315)
- 地方经济(15078)
- 银(14937)
- 银行(14881)
- 融(14758)
- 金融(14757)
- 务(14426)
- 机构
- 大学(352025)
- 学院(350042)
- 济(145815)
- 经济(142684)
- 管理(136630)
- 研究(123367)
- 理学(117761)
- 理学院(116392)
- 管理学(114386)
- 管理学院(113766)
- 中国(90199)
- 科学(76121)
- 京(74904)
- 财(65842)
- 所(62508)
- 研究所(56946)
- 农(56677)
- 中心(54596)
- 财经(52316)
- 江(51894)
- 业大(51375)
- 北京(47564)
- 经(47528)
- 范(47284)
- 师范(46821)
- 院(44713)
- 农业(44482)
- 经济学(44049)
- 州(41635)
- 经济学院(39291)
- 基金
- 项目(235430)
- 科学(184537)
- 研究(172783)
- 基金(170028)
- 家(148329)
- 国家(147069)
- 科学基金(125439)
- 社会(108496)
- 社会科(102690)
- 社会科学(102661)
- 省(91520)
- 基金项目(89282)
- 自然(81397)
- 自然科(79435)
- 自然科学(79414)
- 教育(79032)
- 自然科学基金(77989)
- 划(77155)
- 资助(70659)
- 编号(70333)
- 成果(58256)
- 重点(52793)
- 部(51926)
- 发(51069)
- 课题(48880)
- 创(48420)
- 创新(45125)
- 科研(44583)
- 教育部(44493)
- 国家社会(44099)
- 期刊
- 济(167457)
- 经济(167457)
- 研究(109216)
- 中国(65205)
- 学报(55995)
- 管理(51591)
- 农(51468)
- 科学(51403)
- 财(48372)
- 大学(42010)
- 教育(39973)
- 学学(39467)
- 农业(35647)
- 融(30966)
- 金融(30966)
- 技术(29917)
- 经济研究(27491)
- 财经(26061)
- 业经(25939)
- 经(22407)
- 问题(21058)
- 图书(18551)
- 技术经济(17974)
- 业(17609)
- 理论(16928)
- 科技(16209)
- 现代(16092)
- 贸(15912)
- 版(15295)
- 实践(15235)
共检索到523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爱梅 梁颖 田婕
情绪是近来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文章首先概括了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即标准化范式、描述性范式和进化论范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关于情绪与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等;最后分析了两大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上的优劣,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关键词:
决策 情绪 心理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风险决策 即时情绪 预期情绪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东 刘力臻
西方经济学在风险决策理论中存在缺陷,表现为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诸多的决策悖论。行为经济学所倚重的前景理论虽然能够解释悖论问题,但是未能真正揭示悖论问题产生的心理学机理,其本质上只是对实验数据形而上的总结。这导致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诸多模型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呈现碎片化状态。现代心理学把情绪作为影响决策问题的重要变量。情绪理论中的预期情绪可以带来附加效用,因而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可以作为预期效用理论的修正和补充。情绪理论中的即时情绪可以通过群体心理影响群体决策,能够用来解释市场经济中的极端现象。西方经济学的决策理论需要与心理学的情绪理论相融合以解决其理论缺陷。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风险决策 即时情绪 预期情绪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新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理查德·塞勒,以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塞勒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决策分析,分析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的思维活动和行动模式,通过分析有限理性、有限自制力和社会偏好等因素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塞勒揭示人类特征如何系统性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结果,为建立和完善增进社会福利的制度和措施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认知科学中情绪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传统认识。文章在梳理认知科学关于情绪介入决策的基础上,从权变的视角分析了情绪介入决策的权变因素,并阐述了认知科学对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研究的渗透和影响。文章认为认知科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表现为:在研究视角上,可以从认知科学的信息加工视角理解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的内在机制;在研究层次上,经济决策的研究从行为层进入到认知心理层和脑神经层;在研究方法上,认知科学的行为实验和脑功能成像技术等方法被运用到经济决策的研究中;在研究模型上,经济学家发展了一些基于具体情绪的决策模型。文章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学情绪—理性互动决策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经济决策 情绪 信息加工 认知科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克西姆采夫·伊戈尔 罗科什娜·艾丽塔 杰米托娃·柳德米拉 乌鲁蒙采娃·塔吉雅娜 朱红琼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和其他的经济主体以及制度调节相互作用中的接受、思维和行为的科学,即研究人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系统中的意识和行为,揭示作为经济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而心理经济学则是研究和考察个体心理特征对经济过程影响的科学,它依赖于心理知识来分析经济关系,是心理在经济上的投射。如果说在经济心理学中心理学是母学科的话,那么在心理经济学中经济学则是母学科。经济心理学和心理经济学是知识的交叉领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乔梅 廖冰
文章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基础,将社会个体情绪等心理学变量置入经济决策的研究范式,以此构建基于情绪博弈的行为经济学决策模型,并以投资决策为实例实施博弈运算。研究不仅对金融投资决策有益,而且对企业管理等决策行为有所参考。
关键词:
心理资本 情绪博弈 行为经济学 决策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卿志琼
情绪曾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经济决策的出发点。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型却把情绪视为干扰因素而加以排除。行为经济学从有限理性、偏好逆转和认知偏差中"发现"了情绪对经济决策的重要影响。神经经济学则运用fMRI等脑成像技术揭示了情绪影响经济决策的脑神经机制。文章从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探讨情绪影响经济决策的演变路径,试图运用不同分析视角形成情绪与决策关系的一般分析框架及其适用条件。最后探讨了情绪与决策关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情绪 经济决策 古典经济学 神经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延 张轶龙
一、引言经济学家致力于构建能够描述人们在市场和其他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及互动方式的模型。但人类行为方式十分复杂,尽管我们希望做出理性决策,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意志力却十分有限。虽然利己主义经常主导决策制定,但我们也关注公平和平等。此外,认知能力、自控力和动机亦因人而异。为了构建实用的模型,经济学家通常会进行简化假设。理性人的惯用假设使经济学家得以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模型来分析不同经济和市场问题。然而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均发现,实际经济活动中常有违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情况发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学思想被逐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荣晓华
本文从心理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分析入手,以卡尼曼的"前景理论"和萨勒的"心理账户"理论为实例,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对经济学的新贡献。
关键词:
心理学 经济学 贡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曹艳春
本文采用跨学科分析方法,探讨贫困群体面临的收入性稀缺,从心理学视角来分析贫困人员的"稀缺"心态,从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方面对比"获取当前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群体的心理影响,深入探究贫困群体由于稀缺心态导致"管窥"现象、减少"带宽",降低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退出或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原理,提出设计符合需要的"自我满足标准";灵活设计激励机制,将社会保障纳入"管子"视野内;完善提供机制;构建滚动缴存机制和建立阶段性渐进式退出机制,避免"稀缺陷阱"等措施建议,以提高贫困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参与率和利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尹伯成
近年来,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心理学的一些新发现大大扩展了经济学对偏好理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对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产生了系统的质疑;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产生了质疑;所有这些预示着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关键词:
经济学 心理学 交叉学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虎涛
行为经济学因其对新古典理性假设的质疑在国内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为是新古典经济学最有力的"颠覆者",但其适用领域却决定了它很难成为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的替代者,而只能成为一种决策理论的依据。同时,作为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应用,选择结构与设计经济学试图通过"轻推"这类政策和措施,达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和效率目标,但却要付出否定自由意志的代价。从演化起源的角度看,行为经济学所昭示出的种种有悖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异常现象,如损失厌恶、趋社会性等,都可以从演化心理学的角度得到相应的解释,这些"异象"的存在只是说明特定的心理机制是进化适应性的产物,而其之所以显示为异常和非理性,皆因进化环境的脱耦所致。作为进化生物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结合,演化心理学可以为主体行为倾向提供一种"为什么会这样"的解释,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类行为倾向的复杂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洁 黄令
职业生涯决策困难是职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职业生涯决策困难概念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心理动力论、职业生涯发展论、社会学习与认知行为、人格类型说等理论研究,以及个体因素、文化因素、干预因素等实证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国内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概念界定和维度结构存在分歧,理论与经验脱节,较少涉及关系研究,仍需进一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以适应我国国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印生 郭长青
[目的 /意义]数字图书消费已成为必然趋势,对数字图书消费决策过程阶段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和厘清,并对关键环节开展可控的干预,可为出版商引导消费者消费决策提供路径,指导数字图书的生产及营销。[方法/过程]从数字图书消费特征出发,利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决策后失调、从众、接触假说等理论对数字图书消费决策过程进行分析,最终构建数字图书消费购买决策过程新模式。[结果/结论]该模式具有符合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失衡理论、涵盖现有购买模式、明晰各个决策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刻画现实生活中的从众现象、使数字出版商对消费者心理可进行有效干预等优点。
关键词:
数字图书 消费决策过程 社会心理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