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8)
2023(15371)
2022(13036)
2021(12246)
2020(10122)
2019(23339)
2018(23356)
2017(44627)
2016(24790)
2015(27786)
2014(28337)
2013(27702)
2012(25162)
2011(22433)
2010(22339)
2009(20298)
2008(20030)
2007(17875)
2006(15482)
2005(13819)
作者
(71667)
(59076)
(58735)
(56110)
(37730)
(28517)
(26853)
(23280)
(22460)
(21484)
(20167)
(19899)
(19034)
(18746)
(18279)
(18132)
(18001)
(17638)
(17069)
(16941)
(14724)
(14696)
(14368)
(13615)
(13382)
(13351)
(13193)
(13113)
(12003)
(11850)
学科
(94319)
经济(94196)
管理(72605)
(68428)
(58832)
企业(58832)
方法(42856)
数学(34963)
数学方法(34535)
(26412)
中国(26219)
(24204)
业经(23951)
(23315)
理论(19852)
地方(19354)
(17970)
农业(17682)
(16831)
技术(16242)
(16218)
贸易(16208)
(16132)
财务(16055)
财务管理(16017)
(15668)
企业财务(15233)
教育(14912)
(14658)
银行(14605)
机构
大学(349890)
学院(348433)
管理(136828)
(129196)
经济(126051)
理学(118275)
理学院(116874)
管理学(114706)
管理学院(114068)
研究(113146)
中国(82911)
(74906)
科学(72829)
(60657)
(57179)
(56432)
业大(52577)
(52399)
研究所(52075)
中心(51261)
财经(48906)
(48899)
师范(48415)
北京(46848)
(44363)
农业(44114)
(43071)
(41085)
师范大学(38927)
技术(38294)
基金
项目(237504)
科学(186030)
研究(174417)
基金(170484)
(148515)
国家(147193)
科学基金(126341)
社会(107842)
社会科(101886)
社会科学(101861)
(93708)
基金项目(90943)
自然(82831)
教育(80985)
自然科(80904)
自然科学(80885)
自然科学基金(79448)
(78598)
编号(72724)
资助(69576)
成果(60113)
重点(52931)
(51416)
课题(50008)
(49669)
(49380)
创新(45845)
科研(45266)
项目编号(45113)
大学(44469)
期刊
(144294)
经济(144294)
研究(100873)
中国(67400)
学报(58120)
科学(52374)
(51842)
管理(50142)
(46744)
教育(45767)
大学(43671)
学学(40508)
农业(35526)
技术(30260)
(27797)
金融(27797)
业经(25008)
财经(23608)
图书(23055)
经济研究(22041)
(20155)
问题(19146)
(18268)
(17347)
科技(17188)
理论(17002)
技术经济(16126)
现代(16091)
书馆(15874)
图书馆(15874)
共检索到506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安成  刘何鑫  
在组织实践活动中,知识创造与利用过程表现为组织知识演进与转化。在情理文化背景下,日常人际交往实际上是关系化组织行为,包括关系人情化和社会化的关系化行为会推进组织知识演化。本文通过跟踪调研了一家科技公司的项目团队研究发现,在团队成员之间日常互动中,关系人情化能促进关系社会化活动。其中,关系社会化过程有利于组织内部的信息性知识转移;同时,关系人情化既能促进信息性知识向技能性知识的演进与转化,又能利于技能性知识向原理性知识的演进与转化。研究表明,在情理文化下,关系人情化推进关系社会化构成了日常组织行为,并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促进了组织知识演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慧军  
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索上下级关系中下属追随行为的特点,并尝试编制追随行为评价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追随行为的二维结构共四类,即绩效导向的沟通合作与贯彻执行,关系导向的权威挑战和服从信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彭贺  
采用多维尺度法,通过4项探索性研究,探讨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分类。子研究1系统地梳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表现形式,得到66种反生产行为;子研究2运用多维尺度法对66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分类,得到反生产行为的空间分布图;子研究3运用专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对反生产行为分类维度的命名依据;子研究4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对4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命名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可以从危害程度、不道德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针对他人、针对组织、消极式针对任务、激进式针对任务等4类反生产行为。比较简洁、清晰地梳理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总体层级体系,不仅能丰富反生产行为理论研究,而且也对中国知识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志艳  蔡建峰  刘启雷  
学者的产业参与行为是其参与学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表现。本文在提出组织激励和组织第三使命两个影响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组织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对学者产业参与行为的跨层次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激励和组织第三使命均对学者产业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 HLM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因素对纵向课题数、职称等研究绩效相关的个人因素有负向调节作用,对跨组织职务、产业合作经验等产业关系相关的个人因素有正向调节作用。对管理者的实践启示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增强组织激励、提高组织第三使命的地位以及针对不同学者群体制定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以促进学者参与成果转化的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宇佳  许晓娜  潘安成  
夫妻创业由夫妇共同领导,但夫妇如何在双重身份下实现领导权共享尚未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为此,引入夫妻关系身份视角,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法,以一家夫妻创业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创业情境下夫妻共同领导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第一,夫妻创业情境下,关系身份促进夫妇在共同领导中形成组织协同效应。角色身份确保夫妻共同领导权力结构平衡,而配偶身份在共同领导者之间形成情感连接。第二,关系身份作用于夫妇共同决策、整合资源、协调行动过程中,并进一步促进新创企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研究表明,夫妻关系身份既维护了夫妻共同领导的结构特征,又为推动新创企业成长提供情境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霞  马桦  李佳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品牌文化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质的研究(32个深度访谈、四组焦点团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认为品牌文化包括企业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个性和理念以及品牌归属四个维度。品牌文化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通过理念、个性、声誉等品牌精神的塑造,最终使得用户对品牌产生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品牌文化的形成受到企业营销手段、社会潮流和消费者的共同影响。本研究为品牌文化的定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品牌研究和营销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碧琳  刘昕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识别的5个特征变量假设。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问卷,以天津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非正式组织识别的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假设,并针对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的识别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安成  王智谦  
面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日常交往中的组织创造性活动来应对危机和把握机遇。当前西方主流文献主要集中于组织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很少去揭示组织创造力产生的日常行为机理;然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组织创造性行为,势必会破坏日常交往的正常运作,对组织创造力消极影响。人与人之间在日常交往中彼此顾及对方感受而表现出来的"恭敬、撙节和退让"的礼让行为,可能利于组织创造力产生。为此,本文以遵循人情关系的日常交往为视角,选取某科技型企业的日常组织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礼让行为塑造组织创造力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遵从关系规则的礼让行为,不仅通过拓展组织知识边界和改变组织行为,促进新想法产生,而且在维持关系的人情交往中,有利于新想法的产生及其价值共创,从而塑造组织创造力。因而,本研究拓展了组织创造力理论研究,也对企业提高组织创造性潜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春萍  吴建南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考察A市行风测评中公众参与的状况,并基于被评组织的感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公众参与对行风测评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市行风测评中公众参与处于从强化公众对政策理解状态向促进公众与公共管理者伙伴关系建立状态发展的阶段,但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对测评结果质量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对测评结果使用和测评效果的感知。因此,政府绩效评价工作中保持被评组织对公众参与的积极态度,对增强被评组织对行风测评有效性的正面认识和对行风测评的认同感有重要意义。同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徐德华   李若茜   邹婧琦  
在互联网活动中,个体的社会身份具有较高的不可识别性,即匿名性。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匿名性对人们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匿名性对人们后续不相关消费行为的积极作用。具体通过四个实验证明:当个体处于匿名(vs.非匿名)状态会产生更高的探索性消费行为意愿(实验一);产生这一效应是由于匿名状态激活了个体的大胆心态(实验二);当呈现社会规范线索时这一效应会减弱(实验三);个体的社会存在感对该效应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较高的社会存在感会弱化该效应(实验四)。结论为匿名性和探索性消费行为相关的理论,以及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曰芬  张蓓蓓  吴婷婷  
社会经济的演变推动着知识服务的兴起与发展,使得知识服务逐渐成为图书情报机构迎接未来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术界对知识服务的研究还颇为有限,对知识服务涵义的界定也往往零散而缺乏系统性。从用户需求出发,借助于知识价值链思路,提出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的三维构架(TdFKS),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调查问卷指标的信度与均值分析,完善各维度的构成并验证三维构架,解释知识服务涵义的合理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英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揭示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的成因,构建抱怨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影响知识型员工职场抱怨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事务、人际、领导、物理环境、员工主观感知六个方面,并揭示了职场抱怨的18个具体成因。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对当代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海潮  
空间次序作为组织变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反映了变革对象层面的基本规律,揭示模式对过程管理具有直接借鉴意义。基于历史文献归纳理论上可行的次序维度,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多维度条件下的次序模式的形式上,突出强调通过次序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和重要性排序来构建多维次序模式。研究表明:单一维度空间次序模式以先强示范意义部门后其他部门为代表;双重维度空间次序维度模式以先重要性强且层次高部门后其他部门为代表;三维度空间次序模式以先推进难度小、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且可控性强部门后其他部门为代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鸣鹏  王辉  
本研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的思想和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综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辩证领导行为的概念并探讨了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包含7个维度:预判趋势、适时调整、因材施教、权衡矛盾、恩威并施、推进协调以及全局管理。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高管的辩证领导行为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及其机制。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颜爱民  胡斌  齐兰  
本研究通过文献评述,分析了目前核心员工相关研究视角的先天缺陷,并首次将生态位构建理论导入核心员工的研究中;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采用关键事件法、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方法,建构了7维度的核心员工生态位构建行为测量工具:职业忠诚行为、自我发展行为、创新行为、进谏行为、协调沟通行为、助人行为和组织忠诚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心员工生态位构建行为与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呈现不同强弱的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