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1)
- 2023(14765)
- 2022(12808)
- 2021(12019)
- 2020(10192)
- 2019(23844)
- 2018(23684)
- 2017(46356)
- 2016(25109)
- 2015(28567)
- 2014(28862)
- 2013(28740)
- 2012(26538)
- 2011(23900)
- 2010(24072)
- 2009(22595)
- 2008(21501)
- 2007(19106)
- 2006(16424)
- 2005(14471)
- 学科
- 济(102053)
- 经济(101948)
- 管理(70924)
- 业(70106)
- 企(58168)
- 企业(58168)
- 方法(50517)
- 数学(44524)
- 数学方法(44054)
- 中国(30436)
- 融(28022)
- 金融(28019)
- 农(27508)
- 财(27406)
- 银(26696)
- 银行(26642)
- 行(25612)
- 业经(22596)
- 地方(22540)
- 学(22367)
- 制(20814)
- 贸(19010)
- 贸易(18998)
- 农业(18636)
- 易(18449)
- 务(18444)
- 财务(18372)
- 财务管理(18333)
- 企业财务(17417)
- 理论(17128)
- 机构
- 大学(360168)
- 学院(358454)
- 管理(143166)
- 济(142162)
- 经济(138903)
- 理学(124182)
- 理学院(122844)
- 管理学(120707)
- 管理学院(120076)
- 研究(117062)
- 中国(92162)
- 京(76126)
- 科学(74140)
- 财(64892)
- 农(60694)
- 所(59486)
- 中心(55656)
- 业大(55571)
- 研究所(54474)
- 财经(52659)
- 江(51521)
- 北京(48083)
- 农业(47977)
- 经(47705)
- 范(46248)
- 师范(45799)
- 经济学(42832)
- 州(42658)
- 院(42004)
- 财经大学(39257)
- 基金
- 项目(245371)
- 科学(191045)
- 研究(178363)
- 基金(176497)
- 家(153313)
- 国家(152025)
- 科学基金(129995)
- 社会(110115)
- 社会科(104391)
- 社会科学(104360)
- 省(96926)
- 基金项目(94717)
- 自然(85258)
- 自然科(83197)
- 自然科学(83174)
- 自然科学基金(81657)
- 教育(81653)
- 划(81045)
- 编号(74108)
- 资助(73351)
- 成果(59672)
- 重点(54709)
- 部(53800)
- 发(52335)
- 创(50737)
- 课题(50179)
- 创新(47362)
- 科研(47349)
- 大学(45922)
- 教育部(45842)
- 期刊
- 济(149650)
- 经济(149650)
- 研究(102214)
- 中国(64107)
- 学报(57990)
- 农(54289)
- 科学(51985)
- 财(49315)
- 管理(48497)
- 大学(43008)
- 融(41743)
- 金融(41743)
- 学学(40446)
- 农业(36856)
- 教育(36285)
- 技术(30752)
- 财经(25071)
- 业经(24857)
- 经济研究(23661)
- 经(21233)
- 问题(19876)
- 图书(19354)
- 理论(19229)
- 业(18955)
- 技术经济(17929)
- 实践(17833)
- 践(17833)
- 科技(16806)
- 版(16569)
- 商业(16250)
共检索到515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柯然 王延飞
[目的/意义]大型突发事件防控需要跨组织、跨部门、跨领域的体系应对,实则是对情报体系能力的考校。对情报融合进行赋能分析,从融合的角度阐述情报赋能的新途径和新效用,对情报体系能力的建设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厘清对情报融合进行赋能分析的概念基础和研究逻辑,构建情报融合赋能过程分析框架,探寻情报融合赋能效果评估方法,并以美国融合中心网络为例,解析我国通过情报融合赋能情报体系的核心关切。[结果/结论]融合视角下的情报赋能离不开情报工作的本质,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情报体系能力的提升实现在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覆盖感知和前瞻预警,拨开信息迷雾,减少意外发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佳元 张曼茵
工业互联网通过产业生态重构和数据融合增值等路径赋能产业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的万物互联功能,打破传统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壁垒,重构产业生态,为产业融合新模式的兴起创造了基础条件。工业互联网的海量数据汇聚处理功能,将产业生态系统相关环节的多源数据进行交互连接、融合使用,产生数据融合增值效应,为产业融合新模式的兴盛提供了直接经济动因。当前,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融合也面临着基础能力不够强、数据融合增值存在多方面障碍等问题,建议完善体制机制、突破制约短板、加快产业生态重构进程、拓宽数据融合增值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辉 周慧文
本文从行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角度,在国际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国际资信评估业对中国经济和相应行业的影响,总结中国资信评估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试图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会 王玉亮 汪雷
[目的/意义] 信息破碎化背景下,用户痛点信息的检索和提取依靠人工统计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源信息发展的挑战。用户痛点的有效提取和动态掌握是企业产品优化升级,重构产品结构,满足市场期望重要决策的依据。[方法/过程]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和多源数据融合理论,建立用户痛点信息的采集、识别、界定、筛选、整合、分类和分析等信息处理过程,构建用户痛点核心词库和指标词库,建立用户痛点跟踪和评价策略,完善系统反馈机制,形成循环开放的用户痛点动态提取和产品决策体系。[结果/结论]从情报学角度,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理论和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在信息破碎化背景下,对多源用户痛点信息的有效提取、知识化学习、过程化分析,智能化决策和机制化反馈,从而提升了用户痛点动态提取、分析和产品决策的精度和效率。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曹芳东 张郴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三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思思
数实融合依托网络化、智能化、实体化特性,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为达成共同富裕目标奠定生产力基础。选取2002—2023年30个省份数实融合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从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特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实融合可促进共同富裕,且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实融合不仅带动本地区共同富裕,还可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富裕。基于此,应深入推进数实高质量融合、加快乡村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加速促进数智产业结构升级,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思思
数实融合依托网络化、智能化、实体化特性,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为达成共同富裕目标奠定生产力基础。选取2002—2023年30个省份数实融合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从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特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实融合可促进共同富裕,且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实融合不仅带动本地区共同富裕,还可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富裕。基于此,应深入推进数实高质量融合、加快乡村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加速促进数智产业结构升级,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吉洋 严雯轩 柏林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SWOT分析等方法对地方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地方高校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教学师资力量薄弱、设施条件不充足等问题,认为地方高校校园足球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配合体教融合为辅助手段,提出通过设置校园足球监督机构,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等措施的地方高校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探索新时期地方高校校园足球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实现体教融合与地方高校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体教融合 高校校园足球 SWOT分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婷莉
针对普通学校资源教室专业资源和专业支持不足的问题,上海围绕特殊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以“专业资源中心、专业融合空间、专业支持平台”为发展导向,对资源教室的资源配置、环境创设、多元支持等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融合发展,构建了资源教室赋能融合教育迈向优质发展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
融合教育 资源教室 专业资源 服务与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陆岷峰 欧阳文杰
数据要素被视为最新的生产要素类型,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核心要素,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对数据要素应用特点的分析,本文认为应发挥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在配套服务、要素融合、数字化能力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而当前数据要素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数字经济的深度发展为数据要素的应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空间。在实体经济纾困方面,数据要素具备缓释实体经济发展痛点的效能,能够对企业的内外部运行环境、运营效率、市场循环、内生动力等方面带来正向变化。构建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的融合路径,需要结合各类生产要素的特点和产业环境的基础,以数据要素为纽带整合市场关系链条,搭建多层次的生态网络体系,并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形成运行动力和协调机制,从而推动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的赋能,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又能促进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数据要素 实体经济 融合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江峰 张冉 王东波 裴雷
[目的/意义]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改变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范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潮流,为从文本深层语义特征角度量化计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使用ChatGPT模型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文献进行学科判别,基于小样本学习识别模型预测结果中的学科名知识实体,从期刊知识分散分布视角衡量多学科候选分类问题,将判别结果与文献所属期刊对应学科作比较分析,提出跨学科丰富度、跨学科密切度、主体度等指标结合跨学科度的跨学科性量化研究。[结果/结论]围绕AIGC赋能交叉科学测度研究,从学科归属问题的判断、生成式模型答案集中学科名的抽取、多学科候选问题的赋权、交叉科学内容性度量指标等几方面提出一套研究框架方法,实现从内容角度充分利用AIGC赋能社会科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各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利锋 王佳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块链技术基于自身的开放性、独立性、去中心化、安全性等特征和优势,为赋能产教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的动因和优势分析,提出区块链技术嵌入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搭建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区块链信息平台,建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智能合约,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治理和运作模式,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产教融合 智能合约 多元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利 李梦含 张名杰 张怡琼
文章利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对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影响机制与门槛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推动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且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市场化水平与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正向作用更为突出;(3)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显著赋能文旅融合;(4)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存在以自身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双重门槛效应,会随着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增强对文旅融合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玉峰 黄姮
本文分析了传统定标比超方法的思想和缺陷,提出将传统情报分析方法与智能分析技术相结合,构建了融合文本自动分类的竞争情报定标比超分析模型。本文提出构建定标比超内容层次指标体系,将其作为文本自动分类的分类体系。两种方法相辅相成、相互优化,实现竞争情报的良性循环型、科学的智能分析。进而,深入研究了该模型的功能任务和情报分析过程与算法。最后,从科学性、时效性、全面性、准确性和动态性方面对该模型进行了性能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知辉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分析面对庞杂、多样的数据,需要与大数据分析融合,才能提高情报分析能力。[方法/过程]依次阐述公安情报分析与大数据分析融合的背景、意义、方式及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公安情报分析与大数据分析融合,是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情报分析能力的必然要求。两者的融合,体现在分析对象、业务流程、技术方法和分析系统等方面;应以公安情报分析为主体,同时理性认识大数据分析的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