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3)
2023(11829)
2022(9940)
2021(8987)
2020(7168)
2019(16158)
2018(15615)
2017(29289)
2016(16112)
2015(17543)
2014(17221)
2013(17117)
2012(16282)
2011(15015)
2010(15169)
2009(13853)
2008(13758)
2007(12361)
2006(11284)
2005(10069)
作者
(50160)
(41797)
(41733)
(39294)
(26805)
(20161)
(18646)
(16262)
(16182)
(14911)
(14587)
(13970)
(13717)
(13335)
(13136)
(12837)
(12517)
(12304)
(12195)
(12072)
(10688)
(10471)
(10111)
(9658)
(9556)
(9355)
(9329)
(9306)
(8514)
(8434)
学科
(72846)
经济(72675)
(43649)
管理(42057)
(33245)
企业(33245)
方法(26390)
中国(23434)
(22940)
地方(21101)
数学(21014)
数学方法(20815)
业经(19222)
(16575)
农业(15747)
(14335)
(14326)
贸易(14313)
(13833)
环境(12333)
(12298)
(12264)
(12161)
(11727)
银行(11677)
(11669)
金融(11667)
地方经济(11609)
技术(11408)
(11341)
机构
学院(236166)
大学(235359)
(97807)
经济(95969)
研究(89439)
管理(87013)
理学(74588)
理学院(73593)
管理学(72295)
管理学院(71866)
中国(65834)
科学(57440)
(51249)
(50963)
(47317)
研究所(43266)
(42455)
农业(40204)
业大(39912)
中心(39299)
(36734)
财经(33545)
(33209)
师范(32761)
北京(32156)
(31586)
(30460)
经济学(29834)
(29017)
(28688)
基金
项目(159959)
科学(125690)
基金(115722)
研究(112279)
(104153)
国家(103218)
科学基金(86611)
社会(74492)
社会科(69593)
社会科学(69571)
(63606)
基金项目(61436)
自然(55955)
自然科(54699)
自然科学(54681)
(54064)
自然科学基金(53725)
教育(49984)
资助(45678)
编号(43880)
(40369)
重点(36791)
成果(35161)
(34343)
(33679)
创新(31500)
发展(31495)
课题(31125)
(30996)
国家社会(30928)
期刊
(113321)
经济(113321)
研究(69602)
中国(51294)
(47780)
学报(44854)
科学(40146)
大学(32841)
农业(32739)
管理(31926)
学学(31064)
(30273)
教育(25436)
(22168)
金融(22168)
业经(20406)
经济研究(18428)
技术(18423)
(17407)
财经(16530)
问题(15244)
(14333)
(12912)
科技(12194)
业大(12154)
商业(11731)
技术经济(11705)
资源(11608)
(11606)
世界(11474)
共检索到361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晨生  陈雪飞  李辉  吴玉辉  
[目的/意义]情报3.0时期,智能化情报工具、情报生产线以及综合研讨体系共同推动科技情报生产方式变革,科技情报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甚至对社会整体发展产生影响。预判科技情报行业内外部发展方向有助于情报主体及其相关利益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生产方式变革入手,根据情报时差和情报时间价值特点判断情报生产周期缩短将使情报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并由此预见了情报服务方式改变对情报业、其他领域乃至社会整体的影响。[结果/结论]情报机构生产力的突破推动情报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升级,从而改变其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冬林   丁文龙  
新质生产力作为科技创新主导下的新生产力形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专利文本数据和国家出台的相关科技创新规划中划定的关键核心技术明细,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方法识别关键核心技术,实证检验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核心技术能够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通过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价值链位势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化程度在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此外,在高竞争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高数字化转型程度、高技术多元化程度的企业中,关键核心技术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既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又要提高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企业价值链位势攀升,还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各类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的市场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俞荣根  
“三个有利于”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俞荣根一、“三个有利于”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三个有利于”是在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方谈话中提出来的。当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被经济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困扰,而思想却仍停留在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安  
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担负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深化基层社会自治、培育公民社会的责任。就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状况来看,业主委员会正面临着发展困境,集中表现为业委会与业主及其他治理主体间的权利矛盾关系、业委会作为"代议式"治理机构所存在的内部问题。协商民主承认多元利益,倡导在公共利益原则主导下多元主体平等、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其理念与制度设计有助于破解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困境,有利于突破社区治理的瓶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蔡景庆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探析了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并最终必然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和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按其在生产力中所发挥的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层面:现实生产力的承担者、先进生产力的践行者和先进文化科技的推动者。劳动者在这三个层面的聚合性与分裂性,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特性,决定着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基本架构,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从原始社会的“聚合性”,到奴隶社会的“巨大分裂性”,到封建社会的“渐聚性”,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强聚性”,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合一性”,生产力这三层面的特征演变,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为夯实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细化对推动人类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力量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珊  吕君  高永  汪季  党晓宏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综合考量,对其今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三: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区域经济条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具有先天后天、压力叠加,波及广泛、影响深远,分异复杂、治理艰巨等特性;民族文化具有赋存地域性、内涵民族性、交融多元性、原生活态性、发展脆弱性等特征;区域经济具有开发矛盾性、制度失衡性、嵌入发展性、科技落后性、观念约束性等瓶颈。西部民族地区扬长避短,持续进步的关键突破在于通过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加以示范,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彼此适应、相互促进中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制度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宁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探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将社会生产力、法治道德和资源环境作为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度量指标域,提出了社会发展基的概念,构建了数理模型,对社会发展基系统的稳定态、和谐度和演进率进行了描述;确定了社会发展基系统评价指标,分析了社会发展基系统承载力,并研究了社会生产力对系统整体的贡献率,最后对应用策略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常冶衡   张令兰  
技术革命突破为金融资本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金融资本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成为目前学术界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金融资本配置在提升效率、保障安全、政策支持和数据驱动等方面的成效基础上,以金融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目标,分别从金融资本配置机制、风险控制体系、政策引导与支持、动态监测和评估机制等方面构建框架体系,并提出如下应用要点:通过精准识别市场需求优化金融资本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通过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金融资本稳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动态评估机制,调整优化金融资本配置策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柯平  
书目情报系统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展望柯平Abstract:Thebibli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keepsonchangingwithsocialdevelopmentsinwhichitwillplayamoreand...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步才  
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与通过婚姻生育而实现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合并称为“两种生产”。这“两种生产”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不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或极终的决定性因素,在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者之间,从未引起过原则性的争论。只是有些人把“决定性”理解为“唯一”,不承认其他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或反作用,显然这只是个别人的误解,马、恩本人也是不同意的。但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人口的蕃衍这第二种生产,是否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群生  
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是当前人口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此,我也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对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分歧是由于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一段话的不同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随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将成为发展和改革全局工作中的重要着力点,面临着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和环境条件。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抓住契机、乘势而上。2004年,社会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紧紧抓住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个核心;以强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章泽  
论民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李章泽·什么是民主?或者说民主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按照萨托利的说法,“民主”一词大约是在2400年前由希罗多德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与君主政体或寡头政体相对应的民治或多数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