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4)
- 2023(5860)
- 2022(4947)
- 2021(4607)
- 2020(3683)
- 2019(8426)
- 2018(8024)
- 2017(15942)
- 2016(8683)
- 2015(9397)
- 2014(9355)
- 2013(8989)
- 2012(8609)
- 2011(8023)
- 2010(8306)
- 2009(7608)
- 2008(7667)
- 2007(6977)
- 2006(6439)
- 2005(5800)
- 学科
- 济(33772)
- 经济(33727)
- 管理(25981)
- 业(24850)
- 企(19550)
- 企业(19550)
- 方法(13666)
- 数学(12033)
- 数学方法(11802)
- 农(11234)
- 财(10237)
- 中国(9802)
- 学(8630)
- 策(8403)
- 贸(7832)
- 贸易(7830)
- 易(7626)
- 业经(7503)
- 农业(7244)
- 制(7232)
- 地方(6718)
- 银(6325)
- 银行(6311)
- 及其(6122)
- 行(6112)
- 融(5962)
- 金融(5961)
- 环境(5861)
- 务(5432)
- 政策(5425)
- 机构
- 学院(127822)
- 大学(127745)
- 济(55152)
- 经济(54019)
- 管理(49425)
- 研究(45891)
- 理学(42353)
- 理学院(41862)
- 管理学(41082)
- 管理学院(40826)
- 中国(34308)
- 科学(27401)
- 财(27349)
- 京(26488)
- 所(23290)
- 农(21393)
- 财经(21234)
- 研究所(21167)
- 中心(20712)
- 江(20343)
- 经(19378)
- 范(17665)
- 师范(17523)
- 业大(17463)
- 经济学(17338)
- 农业(16781)
- 北京(16471)
- 院(16450)
- 经济学院(15740)
- 财经大学(15738)
- 基金
- 项目(84210)
- 科学(67851)
- 基金(62865)
- 研究(62354)
- 家(54819)
- 国家(54369)
- 科学基金(46797)
- 社会(40592)
- 社会科(38651)
- 社会科学(38643)
- 基金项目(32187)
- 省(31828)
- 自然(29934)
- 自然科(29299)
- 自然科学(29288)
- 自然科学基金(28791)
- 教育(28545)
- 划(27490)
- 资助(26069)
- 编号(25133)
- 成果(21585)
- 部(19254)
- 重点(19009)
- 发(18441)
- 创(17478)
- 课题(17434)
- 国家社会(17266)
- 教育部(16612)
- 创新(16376)
- 人文(16067)
共检索到193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情报政策效应人为偏差及其矫正《国书情报工作》1994年第1期发表周毅的文章说,我国情报政策效应的人为偏差比较严重,目前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有:文献资源布局的调整无明显起色;情报系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政策未见成效;情报有偿服务政策的执行偏离正常轨道;情报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茜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政治过程所产生的策略。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关键环节,政策执行不力或存在偏差,将会导致公共政策的受阻,引起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分析入世背景下的公共政策执行状况,探讨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玉珍
我国农村三权分置政策执行的偏差主要表现为集体所有权虚化、农户承包权不稳定、经营权流转认知的盲目乐观和农地非粮化非农化实践风险。偏差的成因归结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多元化诉求、行为固化及逆向自组织性,政策自身的不协调及功能超载,政策执行制度环境中正式制度滞后及非正式制度的复杂作用,政策执行结构中多层级传导及基层执行资源匮乏。提出了切实完善"三权"权能、寻找"三权"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立法与政策相衔接、重视政策群的系统效用等矫正三权分置政策执行偏差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玉珍
我国农村三权分置政策执行的偏差主要表现为集体所有权虚化、农户承包权不稳定、经营权流转认知的盲目乐观和农地非粮化非农化实践风险。偏差的成因归结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多元化诉求、行为固化及逆向自组织性,政策自身的不协调及功能超载,政策执行制度环境中正式制度滞后及非正式制度的复杂作用,政策执行结构中多层级传导及基层执行资源匮乏。提出了切实完善"三权"权能、寻找"三权"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立法与政策相衔接、重视政策群的系统效用等矫正三权分置政策执行偏差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恕立 谢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宇峰
农村税费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我们在肯定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归纳分析起来,是农村税费改革中所暴露出来的政策偏差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实质上是对原有涉农法律的修改、完善和废止,并制定新的涉农法律的过程。必须采取强化涉农法律的建设措施,促进这一政策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村 费改税 制度 偏差 法律 矫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晓安
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实现土地的优化配置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目标的偏差问题。这种偏差集中体现在重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上,如土地价格上涨过快,政府获得了高额增值收益,而居民承担了这种社会成本。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高引致系数造成的。
关键词:
城市土地 资源配置 土地价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徐有轲
多元化经营:运作偏差及其矫正魏杰徐有轲一、多元化经营的实质及其运作偏差多元化经营亦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发端于美国和日本的大企业,并在60—80年代经历了其发展的高潮阶段。研究企业发展史的学者,把多元化经营视为现代工商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重要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平安 陈永红
我国期货市场从三年前萌芽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发展得太快等原因,期货市场发展也出现一些偏差,主要是: 一、一哄而上,重复组建。期货市场是市场发展的高级形式,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具备许多严格条件,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合理设置。但目前在期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科技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22份省级政策实施方案的文本分析,探究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中政策工具应用的偏差及其矫正措施。研究发现,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结构不合理、呈现"外延式"特征、协同性不高以及法律工具缺失的偏差。需要通过优化政策工具结构、促进政策工具"内涵式"应用、提升政策工具协同性和推动扶贫立法等措施,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蒙
文章基于复杂政策执行的"模糊—冲突"分析框架,分析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C县两项制度由虚假衔接向实质衔接的转变历程。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是贫困治理复杂政策中的两项子政策。脱贫攻坚初期,两项制度由于高层级模糊性与冲突性呈现为象征性执行,并由于高协同模糊性与冲突性而表现为虚假衔接。随着贫困治理体系化程度的提升,中央政府通过建构"顶层设计"削减两项制度的协同模糊性与层级模糊性,并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层级性权威弱化了两项制度的协同冲突性与层级冲突性,最终推动两项制度迈入实质衔接。由于"高位驱动"的行政政治化扮演着关键角色,协同模糊性与层级模糊性的削减相对滞后,两项制度的实质衔接仍需深化。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复杂政策 “冲突—模糊”模型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任贵州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可谓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政策执行角度分析,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自利倾向、政策认知不足、协调沟通不畅以及执行方式欠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收发式、选择性、野蛮式和附加式的执行活动,造成政策执行背离政策初衷的执行偏差问题。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应有效用,必须加强利益关系的调谐、提高政策认同、促进主体间沟通、优化政策执行方式和完善政策执行的绩效管理,在矫正现有执行偏差的基础上实现对政策执行的持续控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安
本文阐述了现行资源税在立法目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率等方面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偏差,提出了矫正这种偏差的途径选择。
关键词:
资源税 可持续发展 偏差 矫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红
在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乡村学校日渐萎缩、乡村小学班级规模逐渐缩小的当下,小学全科教师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其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但遗憾的是,由于在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上一直存在诸如核心概念偏颇、培养观念偏误、培养定位偏狭、培养机制偏离及培养课程偏失之类的问题,明显制约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为此,文章提出应厘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概念、端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观念、瞄准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定位、匡正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机制、完善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