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3)
2023(6622)
2022(5757)
2021(5536)
2020(4830)
2019(11348)
2018(11371)
2017(22554)
2016(12217)
2015(13711)
2014(13795)
2013(13549)
2012(12369)
2011(11303)
2010(11497)
2009(10512)
2008(10291)
2007(9178)
2006(7919)
2005(7217)
作者
(38256)
(31665)
(31561)
(30070)
(20344)
(15379)
(14324)
(12439)
(12073)
(11533)
(10820)
(10819)
(10424)
(10307)
(10140)
(9743)
(9462)
(9439)
(9312)
(8977)
(8098)
(7949)
(7874)
(7375)
(7297)
(7143)
(6939)
(6924)
(6602)
(6370)
学科
(51339)
经济(51277)
管理(34062)
(33696)
方法(28915)
(28848)
企业(28848)
数学(26076)
数学方法(25519)
(13734)
(12156)
中国(12039)
(11258)
(9452)
理论(9442)
业经(9434)
(8742)
贸易(8738)
(8472)
(7759)
银行(7723)
地方(7715)
(7710)
财务(7676)
财务管理(7657)
技术(7627)
(7514)
金融(7514)
(7359)
企业财务(7334)
机构
大学(177585)
学院(175505)
(67286)
管理(66824)
经济(65795)
研究(61711)
理学(58035)
理学院(57340)
管理学(55788)
管理学院(55501)
中国(45833)
科学(41970)
(38520)
(35105)
(33392)
(30827)
研究所(30693)
业大(30072)
农业(28167)
中心(27446)
(26203)
财经(24725)
北京(24108)
(22566)
(22293)
(22007)
师范(21642)
(21037)
经济学(20346)
技术(20194)
基金
项目(121882)
科学(95401)
基金(89601)
(81515)
国家(80934)
研究(80550)
科学基金(68370)
社会(50042)
自然(48405)
(47502)
社会科(47499)
社会科学(47486)
自然科(47400)
自然科学(47383)
自然科学基金(46571)
基金项目(46437)
(41180)
资助(39289)
教育(38411)
编号(30870)
重点(28150)
(26561)
(25232)
计划(25064)
(24784)
成果(24699)
科研(24353)
创新(23625)
教育部(22155)
课题(22078)
期刊
(69232)
经济(69232)
研究(47725)
学报(35300)
中国(35034)
科学(30715)
(30551)
大学(25531)
管理(25516)
学学(24221)
(23765)
农业(20626)
教育(18122)
技术(15595)
(14787)
金融(14787)
财经(12498)
经济研究(12288)
(11695)
统计(11058)
业经(10840)
(10731)
(9927)
业大(9610)
(9220)
决策(8924)
技术经济(8791)
问题(8661)
科技(8569)
理论(8310)
共检索到255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劲东  黄安涛  张永嘉  
介绍了情报可近性的由来,通过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推理合成规则,建立了有关数学 模型;通过采用专家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模糊集合B的3个年度的隶属度进行了求算;最 后,对模糊集合A的计算提出了几种途径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劲东  燕惠兰  
首次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情报可近性的评价。通过分析比较指标空间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得到判断矩阵,定量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作为模糊集合A的值。在已有的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经过模糊推理,对1965,1975和1985等三个年度的情报可近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初步得出了情报可近性的变化趋势。最后,本文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壮  鲁文轩  刘小元  
文章首先对通用胜任力素质模型进行系统分析,以探索不同行业的胜任力特点,进一步确定各主要行业工作人员的胜任力指标,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胜任力指标在模型中所占的权重,得到权重矩阵,然后根据权重矩阵和模糊贴近度计算效率矩阵,利用指派模型将合适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宇  李建勇  
[目的/意义]模糊性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情报分析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在某些方面发挥着比精确性思维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在情报分析工作中模糊性思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模糊性思维如何在情报流程中进行运用。[方法/过程]首先明确模糊性思维的概念和内涵,而后对情报分析工作中模糊性思维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重点探究模糊性思维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情报分析工作。[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发现,模糊性思维存在于情报流程的各个环节,并且对情报分析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应更加重视模糊性思维,使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发文  冯平  张行南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概念,将基于模糊相似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应用于洪水灾害避难安置区评价中,并根据GIS中图层叠加方法,利用各种约束条件对方案进行初选,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方案,提高了评价效率。在评价指标权重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克服了单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的可信度存在一定偏差的缺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该评价模型被应用到上海市长兴岛的洪灾避难安置区选择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评价模型的建立为防洪避迁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宁建新  
因果模糊性研究是战略管理的中心命题之一,本文从资源论出发,以资源利用过程中的整合作用为基础,对资源能力的概念及其分类作用进行了梳理,探析了资源的模糊性、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模糊性关系,分析了因果模糊性对企业内外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宁建新  
企业拥有的资源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之源。但在提高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的资源能力是如何起到了作用,它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影响关系到底如何,至今仍是一个因果模糊性的问题。文章从资源论出发,探讨了资源及其相关的概念,分析了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模糊性,论述了因果模糊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个关于因果模糊性对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李健  李井翠  
文章在保证模糊数的均值可能性区间不变的前提下,依据逼近原理构造了梯形模糊数逼近一般模糊数的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该优化模型得到了模糊数的逼近梯形模糊数;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文革  
针对巨灾事故发生频率较小,样本数据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比较困难的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巨灾风险市场参与者模糊性厌恶的情况,本文在Hansen和sargent引入的稳健控制理论的框架下,建立了保险风险的修正均衡模型,由此得到了巨灾产品的定价公式并用巨灾债券的实证数据给出了统计估计和稳健性检验。最后将本文得到的公式和国际上流行的其它几种巨灾风险定价公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艳冰  戴靓靓  胡娜  刘高峰  张继国  
针对月平均降水量时间序列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给出一种结合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采用徐州站1951~2014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得到实测干旱等级序列,以1952~2013年SPI指数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并提取样本模糊时间序列的52条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将某月份的SPI指数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利用云发生器进行云推理,得到未来相应月份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对干旱发生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尤其是对无旱的预测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干旱状态突变的预测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发生严重旱灾的可能性较少,导致模糊推理规则较少。因此,对于江苏省以轻旱为主的苏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訾书宇  林名驰  谢力  
为克服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在处理小样本数据方面的不足,文章引入傅立叶级数和模糊马尔可夫链方法,并结合灰色GM(1,1)模型对小样本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动态建模。实例结果表明,预测方法与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说明该方法对于小样本时间序列的预测是有效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郴  陶立新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概括地说,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资生产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发展中所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社会一旦有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社会经济现象具有质和量的特征。人们在经济科学发展的长期进程中,愈来愈感到任何一种研究社会物质生产现象的经济学科均需要从质和量两个特征出发,来揭示经济现象的客观本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立岩  
在制度因素变动的时期内收入与消费不具有很好的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协整关系)。本文运用模糊因果聚类的方法分全国、城镇和衣村分析了1952年到1995年的数据,找出了分段点,为分段研究收入与消费关系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振才  田文苓  郭林华  
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提出了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以及综合评价方法———模糊优选模型。实例表明 ,这一模型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生  
本文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结合概率计算的方法,对衡量房地产投资风险水平的模型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