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9)
2023(9557)
2022(8180)
2021(7428)
2020(6171)
2019(13987)
2018(13633)
2017(26154)
2016(14085)
2015(15780)
2014(15873)
2013(15356)
2012(13943)
2011(12524)
2010(12467)
2009(11938)
2008(11829)
2007(10395)
2006(9148)
2005(8146)
作者
(39535)
(33120)
(33106)
(31395)
(21196)
(15946)
(14990)
(12863)
(12548)
(11725)
(11262)
(11178)
(10684)
(10279)
(10254)
(10104)
(10007)
(9817)
(9617)
(9613)
(8126)
(7950)
(7903)
(7669)
(7455)
(7401)
(7384)
(7195)
(6668)
(6608)
学科
(56560)
经济(56457)
管理(47588)
(40289)
(37134)
企业(37134)
方法(23970)
数学(17220)
中国(17007)
数学方法(16997)
(16828)
业经(16108)
(14685)
(13649)
理论(12767)
地方(11721)
(10694)
(10401)
财务(10378)
财务管理(10353)
(10271)
环境(10247)
(9981)
企业财务(9820)
农业(9182)
(9170)
体制(8586)
(8507)
银行(8494)
技术(8157)
机构
学院(204381)
大学(203436)
管理(81039)
(79419)
经济(77478)
理学(69808)
理学院(68981)
管理学(67995)
管理学院(67596)
研究(65597)
中国(48640)
(42479)
(40683)
科学(39630)
财经(32088)
(31318)
(31056)
中心(29895)
(28980)
(28941)
师范(28698)
(28234)
研究所(28132)
业大(27088)
北京(26078)
(24691)
(24466)
经济学(24084)
财经大学(23826)
师范大学(23454)
基金
项目(139639)
科学(112397)
研究(103209)
基金(102973)
(88828)
国家(88083)
科学基金(77273)
社会(69135)
社会科(65410)
社会科学(65397)
基金项目(55569)
(54669)
自然(48982)
自然科(47832)
自然科学(47819)
教育(46989)
自然科学基金(46945)
(45829)
编号(40987)
资助(40254)
成果(33152)
(31256)
(31034)
重点(31025)
(29630)
(29073)
国家社会(28636)
课题(28479)
人文(27159)
教育部(27121)
期刊
(90986)
经济(90986)
研究(59641)
中国(39214)
(32501)
管理(29653)
科学(28612)
学报(27948)
(25594)
大学(21977)
学学(20800)
教育(20702)
农业(16995)
财经(15995)
(15983)
金融(15983)
技术(15682)
业经(15428)
(13803)
问题(13370)
经济研究(13004)
(10317)
(10053)
现代(9654)
(9525)
资源(9260)
科技(9149)
商业(9091)
技术经济(8882)
(8822)
共检索到297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蔡礼彬   程晓盈  
文化遗产城市是一种容纳着城市日常生活、依旧处于生长变化中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后工业社会,旅游业成为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化已经成为解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方式。大量游客涌入文化遗产城市,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却也为遗产管理带来了挑战。从游客可持续旅游行为视角出发,以情感认知评价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化遗产城市游客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其对文化依恋、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游客涉入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文化遗产城市游客感知价值包含7个结构维度,分别是城市景观价值、城市人文价值、城市功能服务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文化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2)文化遗产城市游客感知价值能够有效激发游客遗产责任行为。(3)文化依恋是连接游客感知价值对遗产责任行为影响的关键中介因素。(4)游客涉入是游客感知价值对文化依恋的作用边界。研究结果揭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文化遗产城市进行游客管理提供了认知与情感层面的启示,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少济  马丽卿  
文化遗产不只是一段静态的"民族记忆"而或被束之高阁的"文化化石",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要求他要"活"在当下。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以一种"活态"的状态借助产业资源、市场机制去激活其内在生命力。本文以文化旅游产业视角下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价值、保护模式进行研究,试图综合市场价值网络的诸多元素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相融合的动态保护模式,使文化遗产通过自身与当下社会间的互渗作用,将文化遗产富含的历史文化精粹重新融入到现代文明之中,同时现代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也将进一步激发文化遗产的创新机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伽红凯   吴嘉玲   卢勇  
引导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生态文明建设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推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构建纳入旅游影响感知和生活质量的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选择东部地区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中部地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作为案例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责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生活质量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居民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基于多群组分析,区域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巨英英  程励  
居民是遗产的最终守护者,然而其遗产责任行为并未得到充分关注。构建以居民个体内部驱动和社会嵌入为条件变量,遗产责任行为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在平遥古城收集的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遗产责任行为态度、地方依恋、关系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是形成遗产责任行为的必要条件;共存在五种模式可驱动居民形成高水平遗产责任行为,形成机制具有多组态和系统特征;居民遗产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复杂性和交互性,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结构嵌入在不同的路径中对遗产责任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拓展了遗产责任行为的研究,且对文化遗产地政府和管理者开展遗产保护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关巧玉  罗芬  
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包括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本文以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例,试图探讨游客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真实性感知和怀旧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正向影响怀旧心理,其中历史特征真实性感知对历史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独特性真实性感知和功能性真实性感知对个人怀旧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规划,要注重游客的真实性感知,注重历史资源的开发,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特性的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苏彦  
在文化遗产支付意愿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选择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南京明孝陵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影响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文化旅游参与度、重游意向、性别、教育水平和平均月收入对游客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有显著的作用,而平均月收入的作用最明显。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银春   陈果   王金伟   曾斌丹  
遗产认同的测度研究是深入发展文化遗产相关理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旅游在当代价值功能的重要话题,但当前遗产认同量表开发与检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鉴于此,文章选择用户生成内容(UGC)与半结构访谈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从客体表征和主体建构两个方面归纳出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遗产认同的7个维度:自我认同、地方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遗产认知、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在此基础上,借鉴已有量表与扎根分析资料,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流程,开发了包含26个题项的游客遗产认同定量测度量表,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论证了量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遗产认同相关研究,为后续其他群体遗产认同的量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充分发挥旅游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增强群体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指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毛蕾  
澳门于2005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揭开了澳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一页。世遗旅游成为博彩之外澳门重点推介的旅游产品及线路。为了了解澳门世遗文化旅游3年中的发展,并为其进一步深度开发献计献策,笔者借助问卷调查并辅以参与式隐匿观察的方式研究了访澳游客对文化遗产旅游的感知。调查发现,世遗旅游整体知名度较高,但游客感知的差异性较大;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类型集中度高,但单个景点的亮点不突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需求差异度高,遗产旅游产品的层次性不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体验满意度不高,配套服务及设施亟待完善。为此,笔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王雄志  陈朋  
保护遗产并使之真实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但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尚缺乏深入研究。现有遗产责任研究,一方面割裂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仅从单个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测量;另一方面注重"为己责任",忽略了列维纳斯责任观中更为重要的"为他责任"。这些不足导致了现有研究难以解决遗产旅游地多元矛盾及遗产地责任不明晰等难题。因而,该研究开创性地在同一个尺度下对比游客和居民两个利益相关者,同时考虑为己责任和为他责任,编制并检验基于游客和居民视角的遗产地遗产责任量表。研究发现,基于游客和居民视角的遗产责任量表分别包含6个维度(29个指标)和4个维度(28个指标),在维度结构上有相似性,且均包含"为他责任"维度,但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他人态度和经济支持维度上。该研究为后续遗产责任研究和多利益相关者遗产责任对比分析奠定了测量基础,也为解决遗产旅游地多元矛盾和管理困境提供一定的指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隋丽娜  李颖科  程圩  
本文通过多维度多指标体系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者顾客价值的测量量表,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游客游览前后的顾客价值差异。研究发现,文化遗产旅游者顾客价值由6个维度构成,各维度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享乐价值、社会价值、质量价值、服务价值、效率价值和成本价值。游览前,除质量价值外,中西方游客在各价值维度上的预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游览后,中西方游客在成本价值和享乐价值的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美钰  李勇泉  阮文奇  张舒宁  李蕊  
文化传承式创新是关乎遗产旅游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但目前学术界缺乏对其构成及影响效应的探讨。文章通过扎根理论提炼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结构维度,并生成相应测量量表,进而整合社会与市场视角构建了一个文化传承式创新对游客行为的多重影响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首先,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由4个维度(即文化存真生产、文化创意传播、文化活态展示和文化转化创造)和13个要素构成。其次,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兼具社会与市场效应,它能通过体验质量和文化依恋的链式中介作用激发游客遗产保护、价值共创和目的地忠诚。研究结果不仅全面揭示了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影响游客多重行为的理论过程,为旅游地文化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综合视角和方法工具,还推动了中国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发展,为管理者有效发挥遗产旅游地文化传承式创新的积极效应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敏  潘怡辉  
价值评估是城市保护的基石,评估标准的缺失或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保护对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也直接影响到保护的成效。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视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标准中有争议或易疏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六方面的内容,即形态特征的原真性、功能类型的多样性、时间界定的灵活性、地域特征的普遍性、现状特征的完整性、价值演变的规律性,以期对城市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制定有所帮助。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励   李珍芳   祁杉  
如何有效地激励遗产旅游者践行环境责任,在旅游过程中实现自我环境行为约束与管理,是遗产地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遗产旅游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划分为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促进型环境责任行为,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案例地,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视角,以认知-情感-行为路径为逻辑建立模型,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再使用fsQCA方法来探讨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和构型组合。通过505份问卷的实证研究发现:(1)责任归属和环境态度显著正向影响遵守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责任归属显著正向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2)道德义务感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约束个人的行为,而旅游者预期积极情感可以促进遵守型、维护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预期消极情感还可以影响促进型遗产环境责任行为,情感因素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3)构建了3种类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复杂因果模型,共得到9条因果组合路径,其中,高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维护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前因条件组合都必须具备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高促进型环境责行为可以只具备认知因素。文章不仅深化了环境责任行为的理论认识,还能为遗产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小燕  黄其新  
根据近5年来有过文化遗产目的地旅游经历的312名游客相关数据,探索了游客契合、目的地关系质量和游客忠诚之间的路径,引入"文化智力"构念,验证其在游客契合和目的地关系质量之间是否扮演调节角色。研究深化了"顾客契合"理论在文化旅游中的应用,为文化遗产旅游提供除了开发和保护之外的其他视角,丰富了"顾客契合-关系质量"理论的内涵,探讨了"游客文化智力"的影响机制,弥补了当前学者尝试将"游客专业知识"引入旅游行业的研究不足。最后指出,不同于传统消费领域,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应聚焦已游游客的口碑传播行为,以老推新,重在新客引入而非刺激游客复游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