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1)
- 2023(7740)
- 2022(6389)
- 2021(6014)
- 2020(4911)
- 2019(11226)
- 2018(11288)
- 2017(19483)
- 2016(11808)
- 2015(13266)
- 2014(13431)
- 2013(12385)
- 2012(11279)
- 2011(10521)
- 2010(10804)
- 2009(9725)
- 2008(9566)
- 2007(8759)
- 2006(7891)
- 2005(7316)
- 学科
- 管理(34940)
- 济(34902)
- 经济(34836)
- 业(29338)
- 企(25507)
- 企业(25507)
- 教育(19986)
- 中国(15546)
- 方法(14718)
- 数学(12337)
- 财(12232)
- 数学方法(12171)
- 制(12092)
- 理论(10250)
- 学(10191)
- 农(10108)
- 业经(9414)
- 技术(9027)
- 体(8571)
- 教学(7291)
- 体制(7129)
- 务(7090)
- 财务(7072)
- 财务管理(7053)
- 划(7044)
- 企业财务(6707)
- 发(6531)
- 环境(6397)
- 银(6350)
- 银行(6328)
- 机构
- 大学(166229)
- 学院(159555)
- 济(58275)
- 经济(56792)
- 管理(56734)
- 研究(56560)
- 理学(48872)
- 理学院(48224)
- 管理学(47406)
- 管理学院(47052)
- 京(35976)
- 中国(35522)
- 科学(32184)
- 教育(31583)
- 范(30924)
- 师范(30734)
- 财(29905)
- 所(27455)
- 江(26352)
- 师范大学(25440)
- 研究所(24746)
- 中心(24590)
- 农(23470)
- 财经(22992)
- 北京(22835)
- 业大(21951)
- 经(20792)
- 院(19973)
- 技术(19896)
- 州(19658)
- 基金
- 项目(104494)
- 科学(85154)
- 研究(84258)
- 基金(74178)
- 家(63498)
- 国家(62827)
- 科学基金(53980)
- 社会(53020)
- 社会科(50091)
- 社会科学(50081)
- 教育(47277)
- 省(41916)
- 基金项目(38762)
- 划(37150)
- 编号(36565)
- 成果(33439)
- 自然(32215)
- 自然科(31473)
- 自然科学(31465)
- 自然科学基金(30964)
- 资助(28483)
- 课题(28094)
- 制(25854)
- 部(25593)
- 重点(24905)
- 年(23261)
- 教育部(23090)
- 创(22817)
- 项目编号(22803)
- 发(22777)
共检索到249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华 李丽红 曾崯
情感教育是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机制。情感教育促使人文知识内化的过程应从情感体验、情感渗透、情感转移三个层面考察。情感教育在人文教育中的功能可从启动、认知、协调三个方向拓展
关键词:
人文知识 人文素质 情感教育 内化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从丹尼尔·贝尔的“文化”规定出发,可认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由“生命过程”、“解释系统”、“生存困境”、“努力”四个要素构成。由此演绎出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三个命题和结论:“文化”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 文化的“解释系统”是“生命过程”“对付”“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人文素质”的真谛,是创造“意义世界”,并以此现实地超越“生存困境”的资质与能力;“解释系统”的基本结构, “意义世界”的知识形态,“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就是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五理”一体的知识生态,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生态,才是“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核。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鸿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和基本要求,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机制构建策略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为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提供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教育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梅莲 徐兴林 张宗元
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青少年学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人文素质具有特殊性。以山东省民办本科院校为例,分析其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呈现部分院校的成功经验,据此提出具有山东省特色的民办本科院校人文素质培养办法,即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营造具有人文氛围的校园,在社会实践服务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用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民办本科院校 青少年 人文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梅 白冰
当代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立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着重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和不足,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和应对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胡显章徐葆耕袁德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爱民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国民素质状况,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原因,揭示出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志友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精神急需强化。本文从加强教育创新、加强教育各方面的渗透、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等三方面探索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人文素质 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金明
近几年来工程院校虽然提高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但也存在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对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当前工程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探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关键词:
工程院校 人文素质 教育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斌 冯文华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4月本论文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对人文素质相关概念的把握为基本前提、以国内外理论界对人文素质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思想基础、以国内外高等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经验积累为实践基础,以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媛
人文素养教育对职业价值信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薄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与改进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人文素养教育 高职 系统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人文”二字,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的“人文”,是指“礼教文化”。人文科学,最早出自于拉丁文,即Humanita,系指人性、教养。在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神权高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龙
1995年国家教委曾主持召开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会议重点讨论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确立了50所高等学校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学校。随着工作的不断展开和深入,目前,高等院校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工作在高教战线上的人们的共识。而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认可。这一问题,在全国高等林业院校中也引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范向前
高校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与内化呈现三种关系状态:契合状态、相斥状态、学生选择性接受状态。在现实的高校环境中,以教化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机制正在向以学生内化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机制转变。道德知识的教育方法、道德教育的实践载体、道德内化的信息环境、学生宿舍区的道德氛围、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共同构建了以学生内化为本位的道德教育机制。
关键词:
高校 学生道德 内化 教育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