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7)
- 2023(12984)
- 2022(11323)
- 2021(10904)
- 2020(9066)
- 2019(21198)
- 2018(21436)
- 2017(41209)
- 2016(22954)
- 2015(25931)
- 2014(26103)
- 2013(25466)
- 2012(23112)
- 2011(20682)
- 2010(21009)
- 2009(19127)
- 2008(18691)
- 2007(16453)
- 2006(14337)
- 2005(12622)
- 学科
- 济(88351)
- 经济(88244)
- 管理(63700)
- 业(60685)
- 企(50882)
- 企业(50882)
- 方法(44105)
- 数学(38056)
- 数学方法(37320)
- 中国(23513)
- 农(23463)
- 财(20747)
- 学(20340)
- 业经(19484)
- 理论(18940)
- 地方(16698)
- 农业(15882)
- 贸(15336)
- 贸易(15323)
- 制(15053)
- 易(14872)
- 和(14860)
- 教育(14120)
- 技术(13765)
- 务(13090)
- 财务(13007)
- 财务管理(12982)
- 环境(12687)
- 银(12479)
- 银行(12439)
- 机构
- 大学(322857)
- 学院(320587)
- 管理(126267)
- 济(120377)
- 经济(117548)
- 理学(109538)
- 理学院(108303)
- 管理学(105961)
- 管理学院(105374)
- 研究(102159)
- 中国(74412)
- 京(68824)
- 科学(65352)
- 财(55201)
- 所(51261)
- 农(48218)
- 业大(47225)
- 江(47136)
- 研究所(46774)
- 范(46434)
- 中心(46333)
- 师范(46031)
- 财经(44740)
- 北京(43832)
- 经(40554)
- 州(38875)
- 农业(37607)
- 师范大学(37056)
- 院(36842)
- 经济学(35716)
- 基金
- 项目(217994)
- 科学(170840)
- 研究(161787)
- 基金(155768)
- 家(134956)
- 国家(133753)
- 科学基金(115080)
- 社会(98488)
- 社会科(93204)
- 社会科学(93178)
- 省(86102)
- 基金项目(81929)
- 教育(77655)
- 自然(75397)
- 自然科(73670)
- 自然科学(73658)
- 划(72754)
- 自然科学基金(72276)
- 编号(67606)
- 资助(65767)
- 成果(56187)
- 重点(48851)
- 部(48064)
- 课题(47545)
- 发(45545)
- 创(45021)
- 创新(41793)
- 项目编号(41682)
- 教育部(41561)
- 大学(41328)
- 期刊
- 济(129479)
- 经济(129479)
- 研究(94784)
- 中国(62501)
- 学报(50927)
- 教育(48201)
- 管理(46735)
- 科学(46045)
- 农(43382)
- 财(41624)
- 大学(38844)
- 学学(36031)
- 技术(30941)
- 农业(30432)
- 融(23892)
- 金融(23892)
- 财经(22154)
- 业经(20898)
- 经济研究(19987)
- 图书(19601)
- 经(18851)
- 问题(16919)
- 业(16037)
- 理论(15845)
- 技术经济(15613)
- 科技(15229)
- 版(14932)
- 统计(14886)
- 实践(14674)
- 践(14674)
共检索到464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国秀 朱小爽 张紫涵
教育是一项情感实践,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情感劳动。阿莉·拉塞尔·霍赫希尔德首创的“情感劳动”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发丰富的后续研究。格兰迪、托特泰尔、博尔顿和哥伦布四位学者分别从情感劳动策略的完善、情感劳动过程的细化、情感劳动动机的探究、情感劳动行为的识别视角建构情感劳动模型,在操作取向、动机探究和关系思维三个维度上对情感劳动理论进行推进。这种情感劳动理论发展的动向提示教师以过程性、关系性、文化性视角审视情感劳动:提升文化敏感度,情绪情感表现要因地制宜;增强动机觉察力,情绪情感处理要理性客观;提高行为适切性,情绪情感运用要因势利导。
关键词:
情感劳动 模型比较 教师情感实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珍 凌文辁
情感劳动是个体为了组织目标而调整感受与表达情感的历程。文章比较了情感劳动的内涵结构、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效果,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霞 宋嘉欣 孟建芳
[目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逐渐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一个社交网络平台。通过对大量评论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对政府进行舆情治理、企业市场决策和消费行为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针对微博评论表达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主题—情感挖掘模型的无监督情感分类方法,通过将语义角色标注、TF-IDF和K-means聚类方法相结合,构建情感单元词表和主题—情感匹配词表,同时挖掘出评论中主题和情感的分布与联系,并利用点互信息(Pointwise Mutual Information,PMI)和情感词典的方法计算主题词的情感极性值,基于此进行情感分类。[结果/结论]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同时考虑了评论中的主题分布与情感极性信息,解决了主题模型中常见的数据稀疏问题,提高了情感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在F值上比S-LDA模型提高了14.24%。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体秀 孙葆春
人民教师的劳动,是以培育社会主义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的、艰苦复杂、创造性的高级劳动。人民教师劳动的对象、性质、任务是尽人皆知的,是光荣而神圣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教育界出现了一股“教育商品化”热,有人提出了“教师劳动商品化”的主张,认为只有走“商品化”之路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才符合教师自身利益。然而,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教师劳动商品化”的思想,同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的劳动性质、任务、目的、价值是格格不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吉 黄微 郭苏琳 孙悦
针对中文网络客户评论,从消费者真实购买体验的网络平台上抓取在线评论信息,构建基于PAD模型的网络口碑情感强度测度模型,有助于企业实时监控网络口碑舆情。利用同义词词林扩展版和大连理工情感词汇本体构建情感词典,采用PAD三维情感模型计算情感强度,以此对商品评论所蕴含的情感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网络口碑舆情进行监测评估。以京东笔记本品牌在线评论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提出的基于PAD模型的网络口碑舆情情感强度测评模型得到较好的检验效果,可以为在线产品的网络口碑舆情监测评估提供信息决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光伟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系统方法论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规定是哲学思维分析和数学与模型分析,因此,劳动价值的数学与模型分析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数理表现,它的实际运用范围则集中地体现于实现经济本质分析与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具体而言,劳动价值论对于价值创造、价值决定的说明,实则是科学解析了商品生产的内在逻辑,而其对于价值运行的一般分析,则可能为逻辑一致的经济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发展应当更加广义化和应用化,以增进理论贴近现实的内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莹 张爱英
大学生就业难是全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为加强对该问题的深入分析,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出发点,运用规范分析方法,通过对建立大学生劳动供给决策模型的研究,为扩大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支撑。在对现期劳动供给和延期劳动供给两种类型的大学生劳动供给决策模型分析后认为,运用激励手段满足个人高层次的需求,会淡化低层次需求的期望值,有助于降低用工成本。
关键词:
需求层次论 劳动供给 大学生就业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玉文 刘月华 杨枢 张钰
网络舆论主题情感在线分析对舆情研判与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主题情感模型存在着主题与情感建模关系不紧密,情感挖掘偏斜等问题,容易造成舆情误判。文本在OLDA(On-Line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OLD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情感参数,并提出情感遗传思想,建立基于情感遗传的在线主题情感混合模型OTSCM(On-Line Topic and Sentiment Combining Model)。该模型把t-1时间片内的主题情感分布作为t时间片内主题情感分布的先验,通过构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杨杨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的评估及意见领袖的识别对于商业营销、舆情控制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网络结构和社交属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交互行为和情感倾向的影响力度量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利用话题识别的方法构建主题社区网络结构;其次,将主题社区中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用户的互动性、创造性、发布内容质量等指标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并进行排序;再次,基于用户交互信息计算活跃度较高用户的情感极性值;最后,综合用户的活跃度和情感极性值计算用户在主题社区中的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实验分析证明,所提出的影响力度量算法能够准确挖掘出潜在影响力用户及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正面意见领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波 肖璐
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关于产品的评论成为企业竞争情报分析重要的数据源。这些评论中包含用户对产品各个方面的情感倾向,对其进行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商家了解产品的优缺点。针对现有情感分析的不足,本文在构建评论挖掘模型时综合采用了共词分析和基于句法分析的极性传递法。共词分析可定量确定用户关心的产品维度;极性传递算法考虑句子结构特点,在对句子级文本做情感分析时相较传统情感分类算法有更好的分析效果。同时,引入极性值和强度值计算情感词和主题词的情感强度。
关键词:
情感分析 评论挖掘 共词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森 孙敏 许娜 刘凡涛
采用实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基于眼动技术的情感测量方法。首先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的形式设定了实验网站和实验任务;然后通过中文版PAD情感量表实验获得不同网站浏览任务下的被试情感状态,同时记录对应的眼动数据,将情感类别作为影响因素对记录的眼动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出与情感变化有关的眼动指标;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式建立眼动指标与情感值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该情感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浏览任务下被试情感状态,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眼动技术 情感测量 PAD PLS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正彪 翟冉冉
[目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际上发表的涉及情感的用户信息行为模型文献,揭示情感在用户信息行为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 采用概念分析法对遴选出的33篇涉及情感的用户信息行为模型文献中情感的概念、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为间的关系进行剖析。[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第一,用户信息行为模型对于情感的概念化表述有情绪、感觉、情感程序、心境、态度和意图等多种方式。不同模型对于情感的概念化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甚至存在相互冲突的观点。第二,用户信息行为模型中情感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情感与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复杂关系之中。这种作用机制包括情感对认知的影响、认知对情感的影响、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和行为对情感的影响4种作用路径。研究提出今后需要依托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中与情感有关的基础理论进一步揭示情感在用户信息行为模型中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情感 认知 信息搜索 情绪 信息需求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郭宇 王晰巍 李师萌 王楠阿雪
在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的评论信息可作为信息分析的重要数据源,评论信息中包括用户对产品、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情感倾向,对用户情感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组织、机构了解产品或者服务的优缺点。本文从情感分析和用户影响力入手,构建了情感分析的用户影响力模型。利用八爪鱼采集软件获取同程旅游网中的评论信息,从数据预处理、词表的建构、用户情感分析和预测等方面对社交网络用户在线评论情感词进行分类和判断,以检验所构建模型的实际可用性。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帮助用户获取评论中的情感信息,模型对于正向和中性词汇的辨析效果高于负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在线评论 用户影响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琼达 赵宏杰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