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8)
- 2023(12920)
- 2022(10866)
- 2021(9900)
- 2020(8503)
- 2019(18837)
- 2018(18262)
- 2017(35658)
- 2016(18546)
- 2015(20113)
- 2014(19557)
- 2013(18848)
- 2012(16629)
- 2011(14634)
- 2010(13951)
- 2009(12292)
- 2008(11497)
- 2007(9200)
- 2006(7489)
- 2005(5870)
- 学科
- 济(72065)
- 经济(71993)
- 管理(55835)
- 业(54260)
- 企(43737)
- 企业(43737)
- 方法(38082)
- 数学(34501)
- 数学方法(34109)
- 农(22311)
- 财(19707)
- 贸(16863)
- 贸易(16861)
- 中国(16671)
- 易(16456)
- 业经(15721)
- 农业(13646)
- 务(13079)
- 财务(13044)
- 财务管理(13024)
- 地方(12565)
- 企业财务(12421)
- 学(12057)
- 技术(11945)
- 环境(11573)
- 制(11485)
- 划(10379)
- 银(9946)
- 银行(9912)
- 和(9680)
- 机构
- 学院(249634)
- 大学(247968)
- 济(104818)
- 管理(104462)
- 经济(103140)
- 理学(93342)
- 理学院(92472)
- 管理学(90918)
- 管理学院(90476)
- 研究(74035)
- 中国(55194)
- 京(47927)
- 科学(45544)
- 财(44560)
- 农(43158)
- 业大(40754)
- 财经(37797)
- 中心(36558)
- 经(34810)
- 农业(34478)
- 所(34314)
- 江(32579)
- 经济学(32519)
- 研究所(31891)
- 经济学院(29774)
- 范(29341)
- 经济管理(28913)
- 师范(28911)
- 商学(28810)
- 财经大学(28676)
- 基金
- 项目(188232)
- 科学(150779)
- 基金(141809)
- 研究(131928)
- 家(125052)
- 国家(124042)
- 科学基金(108649)
- 社会(88374)
- 社会科(84123)
- 社会科学(84103)
- 基金项目(76099)
- 省(73023)
- 自然(72333)
- 自然科(70833)
- 自然科学(70813)
- 自然科学基金(69582)
- 划(61800)
- 教育(60818)
- 资助(55881)
- 编号(50537)
- 重点(42006)
- 部(41956)
- 创(40618)
- 发(39585)
- 创新(38019)
- 国家社会(37836)
- 科研(37442)
- 成果(37067)
- 教育部(36554)
- 人文(36155)
共检索到32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燕 邓珏坤
随着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协同消费这种绿色消费模式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机会,正在成为学术研究热点。本文从产品处置角度出发,通过两个实验验证假设,探究情感依恋对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情感依恋越强,消费者选择符合协同消费的处置方式的意愿越低;同时,对保留倾向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有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协同消费 情感依恋 保留倾向 感知有用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美贤 罗建河
顾客—企业认同是联结顾客与企业的坚实纽带,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是导致购买和忠诚的重要因素。首先,顾客—企业认同在企业声誉与情感依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企业声誉并不会直接导致顾客形成情感依恋,而是通过顾客—企业认同的中介作用才得以实现,只有当企业有效地促进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时,才能让消费者产生依恋;其次,顾客—企业认同和情感依恋在企业声誉与顾客公民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当消费者进行认知加工时,其情感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注意力、记忆以及决策等各种认知活动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顾客只有与企业建立起认同关系,才能实现与企业在心理上的契约联结、承诺关系。因此,企业要注重维护自身的良好声誉,重视与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毅青 范春蓉 谭德庆
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以专车行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协同消费的个人利得、社会利得、社会影响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对感知易用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消费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对消费者的参与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成本感知对参与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协同消费的参与意向对消费者的实际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毅青 范春蓉 谭德庆
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以专车行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协同消费的个人利得、社会利得、社会影响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对感知易用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消费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对消费者的参与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成本感知对参与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协同消费的参与意向对消费者的实际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锐 刘俊 范峻浩
文旅融合趋势与电商平台的推动下,“国潮风起、非遗焕新”的新消费热潮不断涌现,而学界对如何更好提升非遗消费体验及其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清晰。本文基于心流理论,通过对349名消费者的实地问卷调查,并用PLS-SEM和fsQCA的方法,探讨非遗产品情感化设计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非遗产品情感化设计对提升消费者幸福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非遗产品情感化设计能分别通过文化认同和保护态度两种机制增强消费者幸福感。(3)文化认同和保护态度在非遗产品情感化设计和消费者幸福感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4)非遗产品情感化设计促进消费者幸福感产生存在着三种模式,即“情绪驱动型”“认知驱动型”“情绪-认知双元驱动型”。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设计心理学视角的消费者幸福感研究进展,并为非遗产业从业者提高产品开发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静华 吴瑶 刘意 谢康
既有消费者参与研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领先用户等特殊消费者,本文基于两家互联网服装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大数据应用为普通消费者参与企业研发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本文据此提出消费者数据化参与研发的概念,从企业与消费者协同演化视角构建了大数据环境下普通消费者数据化参与研发的理论框架,着重探讨:(1)普通消费者如何参与研发;(2)不同设计理念的企业如何实现普通消费者参与的研发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环境下普通消费者通过数据化方式参与研发,企业通过对消费者大数据的利用,使研发决策从依靠人的经验判断转变为依靠人与数据的结合,从而实现研发创新。具体而言,秉持用户导向的企业形成了数据驱动型研发创新,秉持设计师导向的企业形成了数据支持型研发创新。由此,将消费者参与研发的研究从特殊消费者扩展到普通消费者从而形成理论创新,为探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价值共创提供新的洞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温飞 沙振权 龙成志
消费者情感依恋是消费者与产品或者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结,是研究消费者忠诚形成的一条新路径,也是近年来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角。综观20多年来国外心理学依恋理论及营销学中有关消费者情感依恋的研究成果,人们对情感依恋理论的起源、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已有相当了解,这对于企业与消费者形成稳固的长期关系、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未来对消费者情感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必要考虑社会层面的因素,特别是应探讨社会认同对情感依恋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者情感 情感依恋 品牌 依恋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龚艳萍 王嘉乐 查明江
电商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其浏览/购买比远低于线下商店的这一深层次问题。要提高线上浏览/购买比转换率,关键在于要增强产品呈现效果。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团购促销情境下,时间精度与产品呈现方式对消费者产品态度的潜在影响及边界条件。研究表明:时间精度与产品呈现方式会对产品态度产生交互影响,加工流畅性对交互效应起到中介作用。产品类型是时间精度和产品呈现方式交互影响消费者产品态度的边界条件,消费者对不同类型产品的信息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建议:电商平台和商家在进行团购促销产品展示时,应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对时间精度和产品呈现方式进行合理搭配,并结合具体产品类型设计相应的产品展示方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高敏 孙洪杰
本文基于产品属性对比和线索利用理论,运用情境模拟实验研究法,探查了产品知识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属性同异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产品知识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属性同异选择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只有在不具备产品知识的情形下才会启动属性同异线索。同时,感知风险会调节消费者的属性同异选择,在高感知风险情形下,不具备产品知识的消费者会倾向于做出属性趋同选择:在低感知风险情形下则相反。
关键词:
产品知识 感知风险 线索利用 属性对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关键词:
拟人化沟通 品牌依恋 依恋风格 产品类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
随着品牌依恋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品牌依恋可能对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产生的影响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品牌依恋可能对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尝试找寻在品牌依恋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具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效利用品牌依恋对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品牌依恋 价格敏感度 客户关系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古安伟 王向阳 洪超
从品牌信息的维度层面构建了功能信息、享乐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作用模型,运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对收集的293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塑造高强度消费者品牌关系提供重要的信息工具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品牌信息 社会责任 品牌信任 品牌依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丽君 苏萌
新产品预先发布(NPP)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向目标受众传递新产品相关信息的营销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产品导入时采用这种营销策略。尽管消费者是新产品预先发布信息最重要的受众之一,但现有文献较少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新产品预先发布的效果。本研究基于信号理论中信号反应过程模型,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探讨新产品预先发布信号所包含的公司和产品特征(如品牌、发布"雾件"产品历史、产品创新性),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新产品购买倾向的影响作用。对手机产品预先发布研究的结果显示,消费者会依据品牌和企业发布"雾件"产品的历史决定是否购买新产品;分层贝叶斯Logit回归的结果则进一步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淑琳
共享经济的出现,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即协同消费。鉴于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共享经济和协同消费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519份消费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我国消费者实际情况,得出了影响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因素,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利得、社会利得以及易用性与协同消费有用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