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1)
2023(14388)
2022(12499)
2021(11610)
2020(9745)
2019(22425)
2018(22116)
2017(43025)
2016(22911)
2015(25656)
2014(25376)
2013(24984)
2012(22523)
2011(20007)
2010(19439)
2009(17525)
2008(16568)
2007(13912)
2006(11798)
2005(9748)
作者
(62867)
(52605)
(51968)
(49621)
(33229)
(25173)
(23644)
(20733)
(19900)
(18286)
(17935)
(17568)
(16321)
(16315)
(16206)
(15802)
(15750)
(15681)
(14985)
(14761)
(12780)
(12566)
(12543)
(12016)
(11761)
(11538)
(11336)
(11334)
(10447)
(10435)
学科
(90784)
经济(90684)
管理(66816)
(64958)
(53027)
企业(53027)
方法(47310)
数学(41989)
数学方法(41456)
(26594)
(25082)
中国(22029)
业经(20053)
(17956)
农业(17553)
地方(16698)
(15825)
贸易(15821)
(15517)
财务(15448)
财务管理(15418)
(15325)
企业财务(14645)
理论(14596)
技术(14304)
环境(14280)
(14139)
(13939)
(12650)
收入(12329)
机构
大学(318242)
学院(316903)
管理(132550)
(127677)
经济(125174)
理学(117358)
理学院(116185)
管理学(114060)
管理学院(113497)
研究(97708)
中国(70932)
(65008)
科学(60442)
(58212)
财经(48126)
业大(47582)
(47102)
(46251)
中心(45128)
(44095)
研究所(42599)
(42364)
(40517)
师范(40155)
北京(40142)
经济学(38871)
农业(36853)
财经大学(36358)
(36044)
经济学院(35441)
基金
项目(230545)
科学(183030)
基金(170129)
研究(167843)
(147413)
国家(146202)
科学基金(127839)
社会(107578)
社会科(102123)
社会科学(102098)
基金项目(90950)
(88991)
自然(84004)
自然科(82132)
自然科学(82114)
自然科学基金(80618)
教育(77488)
(74717)
资助(69796)
编号(68082)
成果(52697)
(51321)
重点(50520)
(48142)
(47689)
课题(45089)
创新(44833)
教育部(44723)
国家社会(44601)
科研(44546)
期刊
(127668)
经济(127668)
研究(89283)
中国(49834)
学报(48600)
管理(46142)
科学(44752)
(42651)
(41225)
大学(37574)
学学(35531)
教育(31369)
农业(29178)
技术(27553)
财经(22153)
业经(21979)
(21688)
金融(21688)
经济研究(21335)
(18817)
问题(16460)
图书(15613)
理论(15309)
科技(15057)
技术经济(15017)
商业(14730)
(14459)
(14162)
实践(14144)
(14144)
共检索到43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芬  姜冠群  杨光  
当前日益增长的废旧手机没有得到有效回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是影响手机回收的重要因素。文章研究情感依恋、收入效应对废旧手机回收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从禀赋效应视角研究了影响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的因素。结果表明:情感依恋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消费者的禀赋效应,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手机回收意愿。在消费者收入较高和较低时,收入效应都占有主导地位,会遮掩情感依恋对手机回收意愿的影响,高低收入的消费者在手机回收意愿上具有差异性。而在中等收入的消费者中,收入效应不明显,情感依恋对手机回收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志端  
日益增长的电子废弃品的有效回收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本文以厦门市废旧手机回收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厦门市消费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消费者废旧手机的回收意愿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电子废弃品回收体系的必要性,旨在为制定合理、可行的回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发  冯建军  
为探讨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行业相关平台主体进行口碑营销提供决策借鉴。文章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发布者专业性、口碑信息质量、口碑信息数量、回收平台服务质量及传播渠道的种类等特性正向影响消费者参与"互联网+"废旧手机回收意愿,而感知信任在不同的网络口碑特性与回收意愿之间有不同的中介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超红  程飞  尉春霞  
"锚定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学领域,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情境实验,研究了不同的"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锚"与"低锚"相比,能产生更高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剩余"在锚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消费者知识"在锚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知识越少,锚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越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海琳  朱榕  
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和收益—风险模型,同时,考虑到消费者个体特质差异,引入调节定向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实验法检验"互联网+回收"网站质量对消费者线上回收参与意愿的影响以及消费者个人特质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网站呈现环保信息和提供高隐私安全服务正向影响消费者线上回收参与意愿。(2)网站呈现环保信息有助于提高消费者感知收益,提供高隐私安全服务有利于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3)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在网站质量与消费者线上回收参与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4)呈现环保信息对促进定向消费者的感知收益影响更大,提供高隐私安全服务则对预防定向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影响更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俊玲    何正文    王能民  
研究了消费者对新产品和翻新品的支付意愿不同时,技术授权对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分别构建了技术授权前后制造商回收翻新、零售商回收翻新和第三方回收翻新三种不同模式下的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技术授权前后三种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消费者对翻新品的支付意愿的增加会加剧翻新品对新产品的蚕食,而技术授权可缓解蚕食;技术授权可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但对制造商来说,授权费并不是越高越好;技术授权情况下的最佳回收翻新模式是第三方回收翻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浩  万晗  季银连  
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消费者意愿是政策和回收方案设计的基础。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梳理了消费者意愿的类别,并分别分析了不同行动意愿的影响因素,从回收体系设计、激励对象和方式、推广时间和人群、宣传内容和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光华  解芳  庞英  
我国绿色消费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如何有效地激发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是促进绿色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交互作用的角度,本文将环境参与度、绿色购买态度、环保自我效能感作为认知因素,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作为情感因素,探讨上述因素的交互效应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环境参与度能够影响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绿色购买态度和环保自我效能感在环境参与度和绿色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情绪在环境参与度影响绿色购买意愿的机制中具有调节作用:绿色购买态度在积极情绪下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环境参与度仅能通过环保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绿色购买意愿;环保自我效能感在消极情绪下对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环境参与度仅能通过绿色购买态度的中介作用影响绿色购买意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温飞  沙振权  龙成志  
消费者情感依恋是消费者与产品或者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结,是研究消费者忠诚形成的一条新路径,也是近年来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视角。综观20多年来国外心理学依恋理论及营销学中有关消费者情感依恋的研究成果,人们对情感依恋理论的起源、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已有相当了解,这对于企业与消费者形成稳固的长期关系、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未来对消费者情感依恋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必要考虑社会层面的因素,特别是应探讨社会认同对情感依恋形成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志恒  张衡  
当前农户在地膜回收方面存在着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现实困境,不利于国家整治农村白色污染、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国内外学者关于悖离现象的研究多忽视同辈群体对农户意愿与行为转化的交叉影响。本文利用甘肃省1057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Probit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以同群效应为核心自变量、生态理性为中介变量,在引入工具变量处理同群效应内生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同群效应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同群效应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有负向影响,来自邻居的同群效应最强,亲戚次之,朋友最弱;(2)生态理性对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有负向影响;(3)生态理性在同群效应影响农户地膜回收意愿与行为悖离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4)中青年、男性、家庭劳动力丰富且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农户群体更易受到同群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蕾  胡宏力  
当考虑消费者负面情绪影响后,禀赋效应的作用将会减少。通过对400位参与者进行两个实验的结论表明:只有在参与者具有正面情绪时禀赋效应才会产生作用,而在负面情绪下就会无效。因此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有很重要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萧文龙   袁野   施普希   欧阳桃花  
“双十一”自2009年起快速发展,近年来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双十一”背景下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如何通过情感涉入和认知涉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主题,采用案例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研究。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对34位受访者的深入访谈,归纳了影响消费者参与“双十一”意愿的4个因素:感知信息可信度、熟悉度、节日氛围和互动性。在定量研究中,构建了“双十一”认知-情感双维度涉入动机模型,对213位“双十一”参与者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揭示了消费者的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是“双十一”购买意愿的重要预测指标,感知信息可信度、节日氛围和互动性对认知涉入和情感涉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熟悉度仅对情感涉入产生影响。本文结论支持和拓展了认知和情感相关理论在“双十一”情境下的适用性,提出并解释了节日氛围和互动性两个构念在“双十一”情境下的新内涵,为电子商务平台制定网络购物狂欢节策略提出了重视节日氛围的营造、加强互动性,从认知和情感双角度理解并满足消费者等实践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宁  王晶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消费者选择废旧手机回收方式的态度与行为决策。以20名大学师生作为被试,刺激事件(以图片形式呈现)包括二手商贩/个体维修商手机回收、手机运营商设点回收和基于O2O电商平台手机回收3类手机回收方式。被试分别完成60张测试图片的实验任务。被试在评估选择过程中产生了LPP波形,并且不同刺激事件诱发的LPP波幅有明显差异。其中,在中央顶区,以手机运营商设点回收方式所诱发的与情绪有关的LPP波形,在400~500 ms窗口内,其波幅明显高于其他手机回收方式;在枕区,基于O2O电商平台手机回收方式所诱发的与认知有关的LPP波形,在700~800 ms窗口内,其波幅明显高于其他手机回收方式。该实验进一步验证了LPP成分与刺激的重要性、态度评估、注意、记忆、情绪与认知等因素有关,与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也密切相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郭国庆  张中科  陈凯  汪晓凡  
口碑传播在今天被企业广泛重视和运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这样一个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口碑传播来源的专业性和相似性,口碑信息特征的一致性、区别性和一贯性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和主观规范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在口碑传播对消费者品牌转换意愿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明显。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华  孙宝凤  林天雪  齐莹  谷海霞  
[目的/意义]以传播渠道为调节变量,探究网络口碑的传播者特性和传播内容特性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为图书出版行业相关主体进行口碑营销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过程]基于信息传播理论,以传播渠道为调节变量,构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厘清网络口碑与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的关系,并实证检验相关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结论]传播内容(信息)特性对消费者图书购买意愿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传播者(信源)特性既存在对购买意愿的直接显著影响,也存在以传播内容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