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0)
2023(3223)
2022(2632)
2021(2677)
2020(2179)
2019(4852)
2018(4927)
2017(8483)
2016(4942)
2015(5722)
2014(5983)
2013(5578)
2012(5227)
2011(4755)
2010(5007)
2009(4722)
2008(4839)
2007(4671)
2006(4232)
2005(3912)
作者
(14263)
(11487)
(11449)
(11239)
(7473)
(5621)
(5383)
(4564)
(4463)
(4445)
(4090)
(3999)
(3916)
(3735)
(3734)
(3615)
(3558)
(3443)
(3374)
(3247)
(3149)
(2873)
(2818)
(2750)
(2748)
(2692)
(2629)
(2554)
(2434)
(2333)
学科
(16915)
经济(16894)
管理(12639)
(9625)
(9283)
(8327)
企业(8327)
理论(5926)
教育(5924)
中国(5453)
(4575)
方法(4419)
(4387)
教学(4155)
(4001)
业经(3645)
(3481)
经济学(3467)
(3311)
银行(3300)
(3136)
(2905)
财务(2896)
农业(2883)
财务管理(2875)
(2850)
金融(2849)
学法(2785)
教学法(2785)
数学(2780)
机构
学院(69845)
大学(69519)
(23522)
研究(23277)
经济(22754)
管理(20889)
中国(18297)
理学(16463)
理学院(16191)
(15815)
管理学(15755)
管理学院(15609)
科学(14990)
(13028)
(13006)
(12256)
(12162)
师范(12053)
中心(10770)
研究所(10705)
北京(10551)
(10456)
(9841)
财经(9706)
师范大学(9511)
技术(9305)
业大(9103)
(8630)
(8584)
(8456)
基金
项目(37557)
研究(30587)
科学(27818)
基金(23908)
(20355)
国家(20103)
社会(17013)
科学基金(16240)
教育(15766)
社会科(15628)
(15624)
社会科学(15623)
编号(14490)
成果(13413)
(12688)
基金项目(11814)
课题(10709)
资助(10345)
自然(9644)
(9333)
自然科(9330)
自然科学(9329)
自然科学基金(9156)
重点(8771)
项目编号(8572)
(8523)
大学(7921)
(7757)
(7744)
规划(7543)
期刊
(34198)
经济(34198)
研究(24374)
中国(17578)
教育(17122)
学报(12214)
(12130)
科学(9435)
大学(9139)
(8914)
管理(8447)
学学(8043)
技术(6821)
图书(6672)
(6541)
金融(6541)
业经(5798)
农业(5588)
财经(5278)
经济研究(5119)
书馆(5068)
图书馆(5068)
职业(4761)
(4637)
问题(4222)
(4082)
林业(4057)
(3897)
论坛(3897)
财会(3834)
共检索到11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蒲德祥  
揭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深层思想之根据,从道德哲学视野对此进行深入反思,这是道德哲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人性出发探讨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是哈奇森道德哲学的核心议题。哈奇森通过赋予人的情感之维特别是仁慈的情感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议题提供了深切的价值关怀,并认为道德感是幸福判断的基本准则,为理解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哈奇森还将国家的幸福生成建立在仁慈情感基础上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生成提示了现实的道路。对哈奇森情感主义幸福观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将深化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思考,另一方面将为推动哈奇森道德哲学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内在结合提供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世放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科学和实证的奠基,进行伦理学人格主义的构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为真正的道德制定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的衡量标准,是为道德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寻找答案。舍勒认为康德拒绝任何一门善业伦理学,犯了"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错误,只要承认康德道德命令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走向一门关于伦常价值的规范学说。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对康德的"先天"、"形式"、"动机"存在严重曲解,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根基问题上,舍勒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所依据的"现象学直观"与康德的"纯粹直观"并无二致,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宏  肖会舜  
在观念史中,构成对价值共识达成的最大障碍无疑来自于基于表象个殊的价值相对主义以及自视代表了"真理性知识"的普世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缺陷就在于把"相对"绝对化、把"多元"一元化、把"特殊"普遍化,这导致要么放弃寻求价值共识的努力,要么把"地方性知识"包装成"全球性知识"予以推广,造成"文明的冲突"。只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共同利益"才是可理解的,"共同价值"才是可普遍化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道德哲学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领域。本文从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意义、使命、作用及作用范围等几方面,阐述了道德哲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安福  
从图书馆哲学概念和研究意义出发,利用已有的图书馆哲学研究成果,就"图书馆哲学"这一术语的提法、图书馆哲学与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关系、用哲学的逻辑思维探讨图书馆哲学的必要性、图书馆哲学把教育哲学纳入讨论范围的必要性、图书馆学术研究应不应该以哲学理念作为始点、人文关怀与图书馆哲学的统一性以及图书馆哲学的深入应用与发展——图书馆2.0等几个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倡导发扬哲学的批判精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谋昌  
传统林业范式以林业商品性生产的高产出为特征.而生态伦理学则认为:森林是多价值的,不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评价,而且要从生态学、美学和道德等角度进行评价,本文分析了生态伦理学与林业的关系.生态伦理学不仅为认识森林和林业提供新观点,而且为我们思考森林和林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因而它可以作为林业工作者的工作哲学,并从而对林业范式从传统的经济利用到“多价值森林管理”的新范式转变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小伟  李建会  
在欧美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格沃斯学派的基本哲学立场与传统道德哲学思潮不同。格沃斯道德哲学的规范性既不是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善,比如幸福,也不在善的生活或者超验的自由性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我们施为能力(agency)的规范性(normativity)结构之中。他采用了辩证逻辑的方式,通过施为者内在慎思,阐明了一个内容和形式都兼具必要性的道德最高原则。一言以蔽之,格沃斯的道德哲学认同道德有唯一普遍有效最高原则,但此原则既非纯粹形式的,亦非纯粹经验的,而是兼顾两者的。该原则的实践必要性完全建立在施为主体对施为能力的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振中  
我国高校德育困境主要表现为德育概念不断泛化,人学空场造成的德育主体客体化,德育课程化与理想化造成的与生活脱节,对话缺失造成的德育的浅层化与单向化等。道德哲学研究道德现象和规律,并以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寻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高校德育需要在道德哲学关照下,整合与超越传统,注重人的主体性,重视生活,倡导沟通,从而走出困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亮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也成为当前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对管理哲学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国平  
朋友们好!很高兴回到了我的家乡。今天,我在家乡上海和我的老乡及朋友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今天我是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华征  
网络经济突出了经济运行的网络化形式,也是以数字信息为主要载体的新产业模式和商业运行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是否有能力超越传统经济的局限,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关怀的问题。网络经济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包括被经济学家概括的网络经济的某些规律,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是需要一种道德规范的引导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姣平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学生自身对其主体地位的认同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皆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观指导"思政课"教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值得尝试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  焦泉  
研究以网络交易风险与消费者道德决策理论为铺垫,从道德议题本身(道德强度)、个人特性(道德哲学)与网络交易环境(匿名性)三个面向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设定网络交易的道德情境剧本与相关假设,收集450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测分析发现:道德强度可简化为"潜在损害"与"社会压力";道德哲学对于道德知觉、道德判断及道德意图皆产生显著影响;网络匿名性越高,则消费者的道德意图愈低。解构消费者道德决策样态及其管理意涵,以期为网络交易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路径指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丽君  杨艳君  
时代的进步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自如地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各种实践之中,同时还要加强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实训基地是对在校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的一个有效场所,更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实现人格升华。本文意在突破传统的理性思维,选择文化哲学这一更具深刻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视域从人文内涵的角度对实训基地的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以期挖掘出实训基地更深层次的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清思  
本文关注的是儿童哲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着重探讨儿童哲学探究团体课室中的人我关系和互动模式及其隐含的德育意蕴。文中承继了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的儿童哲学愿景,希望藉由哲学的启发重新认识儿童、重新建构教育,以使儿童哲学有助于道德教育之推广。文中还探讨了笔者的儿童哲学临床教学行动研究,说明过程中所研发的教学策略,并分析了量化与质性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杰克逊教授的理念为启发,辅以儿童哲学发起人之一的美国学者安妮·夏普(Ann Sharp)的相关文献,透过理论结合实务的论述方式,试图勾勒儿童哲学探究团体中的德育意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