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7)
2023(8042)
2022(6735)
2021(6265)
2020(5115)
2019(11428)
2018(11151)
2017(20584)
2016(11596)
2015(13134)
2014(13301)
2013(12820)
2012(12245)
2011(11139)
2010(11547)
2009(11035)
2008(11607)
2007(10642)
2006(9702)
2005(9073)
作者
(36017)
(30143)
(30089)
(28681)
(19360)
(14416)
(13636)
(11562)
(11536)
(10907)
(10501)
(10336)
(9970)
(9864)
(9749)
(9164)
(9050)
(8934)
(8886)
(8748)
(7867)
(7509)
(7501)
(7013)
(6993)
(6911)
(6763)
(6759)
(6228)
(6135)
学科
(44671)
经济(44574)
管理(41060)
(34694)
(30939)
企业(30939)
方法(17336)
(14981)
(14547)
数学(13490)
数学方法(13171)
(12674)
业经(12260)
中国(12246)
(12008)
(10863)
理论(9571)
(8846)
财务(8811)
财务管理(8787)
(8785)
银行(8753)
体制(8613)
(8336)
企业财务(8329)
(8324)
金融(8320)
(8088)
农业(7947)
(7679)
机构
大学(180662)
学院(177345)
(67232)
经济(65602)
管理(64066)
研究(62076)
理学(54409)
理学院(53709)
管理学(52551)
管理学院(52205)
中国(47265)
(38933)
科学(38816)
(36158)
(32310)
(30784)
研究所(28992)
(28980)
中心(27954)
财经(27504)
业大(25916)
(24760)
(24748)
师范(24444)
北京(24314)
农业(24175)
(22390)
(22386)
经济学(20691)
财经大学(20291)
基金
项目(113976)
科学(89847)
基金(83114)
研究(82759)
(73235)
国家(72616)
科学基金(61718)
社会(52638)
社会科(49676)
社会科学(49659)
(43995)
基金项目(43101)
自然(39603)
教育(39169)
自然科(38699)
自然科学(38685)
自然科学基金(38003)
(37519)
资助(33659)
编号(32777)
成果(29336)
重点(26351)
(25933)
(25653)
课题(23855)
(23546)
(23522)
国家社会(22154)
创新(22133)
教育部(21969)
期刊
(81940)
经济(81940)
研究(53988)
中国(40795)
学报(31708)
(30028)
(29603)
科学(28514)
管理(26850)
大学(24352)
学学(22833)
教育(22799)
农业(19533)
(16659)
金融(16659)
技术(15377)
财经(14543)
(12559)
业经(12049)
经济研究(11528)
(10651)
问题(10472)
(9642)
(8637)
业大(8488)
科技(8404)
技术经济(8151)
图书(8113)
理论(7950)
现代(7922)
共检索到278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良谋  胡国栋  
效率与人性是管理学诞生百年以来的两条研究主线。两者在组织与管理的逻辑依据中分别表现为计算与情感两种基础要素,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中分别构筑了线状的理性控制系统及网状的情感价值系统,其相互作用构成了管理逻辑悖论的"黑箱"。两种组织逻辑的分裂是效率与人性两条管理学主线分离的深层次原因。在组织局部秩序内通过适当的干预过程,可以形成双重系统聚合性的主导逻辑,建构情感逻辑与计算逻辑的组织内耦合机制。本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情感、直觉、伦理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空间及价值,对于化解情感与计算两种组织逻辑悖论导致的管理实践问题,缓和效率与人性在组织管理中的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刘胡敏  
社区教育之于社区治理而言,不仅是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从发展逻辑上看还具有高度的同构性,二者的有效耦合意义重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战略要求下,沿着"经济—社会—教育"的逻辑分析认为,发展动力同源、价值理念契合、制度变迁同向等方面是社区"教育+治理"的现实逻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及模式—技术—制度创新是社区"教育+治理"的耦合发展机制。遵循上述逻辑,社区"教育+治理"的路径包括:加强政策制度建设,落实集中统一领导;拓展社区教育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对接;搭建国家资历框架,引领终身职业发展;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智慧支撑体系;优化多元协同合作,创新组织运作模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国栋  朱阳  
以抽象的知识形态及主导性的逻辑依据考察管理思想演化的过程,管理理论在历史上依次经历"物本"逻辑主导的经验管理、"资本"逻辑主导的科学管理及"人本"逻辑主导的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与此相应,支配组织运行的情感逻辑与计算逻辑,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融合—分裂—再融合"的演化规律。两种组织逻辑的分裂及失衡,是诸多管理问题的根源,未来的组织与管理理论需要寻找组织内两种逻辑的融通途径与耦合机制。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利国  
推进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多元主体行为选择、综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受主体自身利益偏好、认知惯性以及周遭环境变化等影响,民族互嵌内含的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以及个体行动逻辑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的建设水平和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要对异质主体的内在行动逻辑进行充分的分析考察,并以共同体建设为轴心,建立有效的社会共生、情感联结、利益保障及协作共治的"耦合"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俊义  
教育逻辑与市场逻辑出发点的分歧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价值取向的差异。教育逻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以人为本、强调文化动力,注重能力与习惯养成。市场逻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服务为本、强调需求动力,注重实用价值。高等教育质量价值评判背后两种逻辑的若即若离使得现代大学需通过理念、使命、文化、过程的耦合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在制度体系内的有序整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必须与技能型社会建设进行有效嵌入和深度耦合。这一耦合在实践中有三方面的逻辑支撑,即技能形成、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在价值旨归上表现为推动技能战略不断创新、促进技能形成体系不断完善和助力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实现耦合的具体路径主要有:完善国家技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增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耦合韧性;推进产教融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灵活互动;建设技能开发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技能型社会的自主联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生平  张晶晶  
资本逻辑是资本占据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内部联系,它不仅是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更是资本本性在全球视域内的必然选择,是增值逻辑和扩张逻辑的内在统一。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通过对其实体形态、关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深度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的二律背反。这种悖论性的存在根源于资本逻辑本身,是资本二重性的必然结果,成为生产方式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内在弊病,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让资本创造的财富为全体劳动者平等地享有。资本逻辑本身就蕴含着超越资本逻辑的潜在力量,这不仅是资本自反性的必然结果,也是扬弃资本、超越资本逻辑的内在动力。我们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共同富裕为本质,培育资本的伦理精神和人文情怀,建构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琳  陈志军  崔子钰  
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的边界重构是知识的动态交互联接,从此视角打开组织边界重构的过程机制,对提升企业敏捷性、共生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归纳式单案例研究,通过对制造企业多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下企业如何通过知识耦合进行组织边界重构。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运用知识重组(关键点识别、资源编排、匹配)、知识整合(数据挖掘、知识验证、跨界融合)、知识解耦(主动遗忘、流程调优、技术替代)三种知识耦合过程机制来重构组织边界。同时,研究发现创业警觉是潜在的边界重构认知逻辑,制造企业依靠创业警觉认知能力,从不同的行动领域设计边界重构决策。结论展现了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的交互联接重塑组织边界,以彰显、获取知识权力。研究发现为数字化转型下制造企业的组织边界重构提供了新的、整体的见解,同时为企业维持、发展知识权力优势,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星   陈少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同富裕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20年各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以及“共同”和“富裕”耦合协调度,并利用基尼系数测算其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6—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呈现“N”型波动上升的趋势,“富裕”和“共同”水平呈“X”型变化;共同富裕耦合协调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上升较快,在“十三五”时期趋于平缓;耦合协调度地区异质性明显,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最高,东北地区最低,而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洋  
产业学院由行业产业与地方高校共建共享,在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产业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行业产业与地方高校均已认识到建设产业学院的重要性,但建设中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工学交替不易和师资队伍缺乏等困境。共享经济理念与产业学院建设有着天然契合,推动校企优质闲置资源共享,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产业学院资源最佳、成本最低、运行最优。建设共享经济产业学院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政府要注重协调引导作用,高校要突出主动建设,企业要实现深度参与,这样产业学院才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和科技服务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钦  
大学组织是由学者群体组成的以具体实施高等教育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实体性学术机构。因此,大学组织有其自身的逻辑行为,即:符合大学组织自身发展规律的应然行为。这是大学组织所具有的独立性、创新性等基本属性的开放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警惕和避免大学组织的非逻辑行为,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晓林  
经济学范式功勋卓著,成就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宏伟框架。可是,诚如库恩所言,作为“常规科学”的经济学范式所做的实质上是“扫尾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是“令人迷醉”的,但经济学范式不仅存在逻辑困惑,即范式自身及其核心理念、假设和范畴体系在内涵或结构上的冲突,还存在现实悖论,即其基本假设与经济运行实际过程严重不符的矛盾。而现代复杂系统科学和现代哲学实践论思维方式所提供的新概念箱子,或许是引导经济学范式走出窘境的向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爱成  张思强  
民间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但并非不能盈利,关键在于盈利应当用于或主要用于公益事业,这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必须遵守的非营利基本逻辑。尽管这一逻辑在民间非营利组织现行会计制度设计上得到遵循,但在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确认基础、报表设计等环节还存在悖论,逻辑上无法完全自洽,需要在基金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核算基础改进、收入与成本核算配比,以及会计报表设计上进行创新性改革。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消解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非营利悖论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融合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融合两种模式:前者起步模式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理念,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而后者起步模式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理论逻辑源于"先有产业生成然后才有技术创新,最后两者再相互促进"的思想,一般适用于研发能力较弱的国家或地区。而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是一项涉及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在现实中受制于多种因素制约,常常致使两者陷入相互割裂状态。通过分析可知,应从完善创新链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江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