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2)
2023(11702)
2022(9927)
2021(9387)
2020(7899)
2019(17872)
2018(17879)
2017(33534)
2016(18174)
2015(20622)
2014(20537)
2013(19524)
2012(17873)
2011(15780)
2010(15490)
2009(14233)
2008(13659)
2007(12068)
2006(10208)
2005(8732)
作者
(51509)
(43186)
(42871)
(40838)
(27171)
(20647)
(19561)
(17083)
(16536)
(15218)
(14835)
(14460)
(13680)
(13425)
(13385)
(13259)
(12940)
(12882)
(12443)
(12329)
(10603)
(10573)
(10513)
(9968)
(9732)
(9557)
(9498)
(9420)
(8667)
(8658)
学科
(68809)
经济(68720)
管理(53818)
(46994)
(40057)
企业(40057)
方法(34419)
数学(29739)
数学方法(29157)
(18231)
中国(17890)
(17714)
(16470)
业经(14377)
(14028)
理论(13652)
地方(13125)
(11541)
财务(11476)
财务管理(11441)
农业(11404)
(11340)
贸易(11333)
(11101)
技术(11073)
(10992)
(10970)
(10954)
银行(10937)
环境(10825)
机构
大学(249394)
学院(248443)
管理(96612)
(93321)
经济(91176)
理学(83650)
理学院(82747)
管理学(80835)
管理学院(80385)
研究(79734)
中国(60551)
(52561)
科学(51469)
(43701)
(42806)
业大(39957)
(39227)
中心(38902)
(37227)
研究所(35886)
财经(35027)
农业(33811)
(32434)
北京(32087)
师范(31981)
(31912)
(29765)
(29413)
技术(29345)
经济学(28046)
基金
项目(176424)
科学(138858)
基金(128122)
研究(126165)
(112996)
国家(112096)
科学基金(96671)
社会(79132)
社会科(74935)
社会科学(74912)
(69652)
基金项目(67378)
自然(64090)
自然科(62701)
自然科学(62682)
自然科学基金(61504)
教育(59665)
(59032)
资助(52418)
编号(50858)
成果(40896)
重点(39965)
(38343)
(36967)
(36837)
课题(35202)
创新(34597)
科研(34307)
计划(33166)
国家社会(32980)
期刊
(97831)
经济(97831)
研究(66562)
中国(51032)
学报(44092)
(38099)
科学(38046)
管理(36730)
(35440)
大学(33863)
学学(31888)
教育(30443)
农业(25928)
技术(25261)
(19077)
金融(19077)
财经(17083)
业经(16315)
经济研究(15259)
(14721)
(13626)
图书(13618)
(13509)
统计(13460)
问题(12725)
科技(12205)
(12020)
技术经济(11937)
业大(11933)
理论(11496)
共检索到36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姜永常  满小莉  王红露  
情境感知系统可以在各领域异构资源和环境动态信息的情境本体协同构建中得到有效建立,为用户情境感知决策制定提供准确的服务。为此,本文根据概念格与情境本体内涵的相似性以及可集成实现的必要性、独特性和可行性开展系统分析,依据概念格可符合生命周期对系统这两类情境资源加以分布集成之功能,提出前者可在其概念格整合中立足于知识创造现实场景的立体化抽象得到领域情境本体建模和统一网络约束表示;后者可在情境感知中间件的人机交互认知识别中,通过领域情境本体的概念格解构及其与环境资源的“六何”感知关联重构,立足于用户应用实际情景的形象化塑造得到5Ws1H项表示的情境感知元本体建模和面向问题解决的实例化创建。以火灾应急领域情境本体向实施火灾救援的情境感知元本体进化为例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知系统能够在这种情境本体协同构建方法中得到有效建立,为用户情境感知决策提供准确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亚子  钱庆  郭文丽  方安  洪娜  王军辉  
阐述本体协同构建研究的热点,分析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协同构建本体的用户类型,总结必要的操作及功能,提出分布式加工、集中式存储以及模块式开发的DCM框架,并对框架中的元素和功能进行阐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永常  金岩  
与传统知识构建相比,集成情境知识构建(KAIC)具有许多新功能,已成为知识构建的理想目标。然而,KAIC从实施到实现,不仅需要通过KAIC核心过程的情境化方法和关键性技术来进行其体系框架设计,而且其实现还需要建立一个由情境识别获取系统、知识集成情境系统、集成情境的知识资源系统和知识服务系统组成的体系结构。为此,着重对具体实现的关键技术和集成情境知识模型构建进行比较系统研究,为建立一个有机集成情境的知识构建体系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潘旭伟  李泽彪  祝锡永  邵晨曦  
针对个性化信息服务(PIS)中用户信息需求获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差、自适应性不够等问题,提出采用基于情境感知和本体的方法来实现信息服务的自适应个性化。在分析PIS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情境感知的信息服务自适应个性化过程,并对该过程实现的关键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应用实证研究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白华  
[目的/意义]针对大众分类法和知识组织系统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构建兼有大众分类和概念本体特征的新本体,利用语义关联技术为标签添加语义,以克服传统分类线性结构的缺陷。[方法 /过程]建立一个“文学图书本体”,该本体以每对概念与标签之间的资源相似率为标准,采用标签—概念映射和集成技术把标签映射到概念框架中,从而一方面赋予标签以等级关系、同一关系和相关关系等语义,另一方面提高概念本体的标引能力,使每种图书的属性充分得到语义表达和揭示。[结果/结论]试验表明,新本体在容纳性、灵活性和多向语义关联方面的功能,均有显著提高,因而可提高图书资源的知识表示和组织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白华  
[目的/意义]针对大众分类法和知识组织系统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构建兼有大众分类和概念本体特征的新本体,利用语义关联技术为标签添加语义,以克服传统分类线性结构的缺陷。[方法/过程]建立一个"文学图书本体",该本体以每对概念与标签之间的资源相似率为标准,采用标签一概念映射和集成技术把标签映射到概念框架中,从而一方面赋予标签以等级关系、同一关系和相关关系等语义,另一方面提高概念本体的标引能力,使每种图书的属性充分得到语义表达和揭示。[结果/结论]试验表明,新本体在容纳性、灵活性和多向语义关联方面的功能,均有显著提高,因而可提高图书资源的知识表示和组织能力。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亚慧  李端明  王萝娜  刘超超  李星  
【目的/意义】在对本体构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繁杂冗余信息,约简绝对不必要属性,保留核心属性与相对必要属性,以最核心的信息精确反映概念格及本体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FCA与属性约简的本体合并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对不同资源进行形式化处理,然后采用并叠置方法获得形式背景,并对形式背景进行属性约简与约简后的协调集判断,最终将约简集转换为相应的概念格,使用protege 3.4工具构建实验本体。【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对异构资源进行形式背景的属性约简有效地提高了本体构建效率,进一步丰富了概念间隐含的语义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中  徐宝祥  
针对基于形式概念分析(FCA)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的优化问题进行论述,解决优化的四个难点,应用并行开发的工程思想,采用"分而治之、映射集成"的具体手段,提出一种新的基于FCA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并建立"增量模型"。该方法将整个领域本体构建过程分解成核心本体和若干个并行开发的增量本体的构建过程,而后将核心本体和增量本体通过本体映射和本体集成的手段进行按需组合,最终得到用户所需领域本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效岳  胡泽文  白如江  李玉平  
针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相关概念和集成工具较多、集成过程不一、集成方法介绍过少等问题,简要辨析本体集成的概念,给出本体集成的基本过程。对比分析国内外流行的本体集成工具,对目前本体集成领域新出现的方法,如形式化概念分析法、范畴论法、RDFS闭包图法等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启发和指导。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夏立新  杨金庆  程秀峰  
【目的】为移动环境下数据采集与分析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感知技术(Context Awareness)的设计框架,以优化移动数据自动化采集过程。【应用背景】尽管基于移动端的情景感知数据采集较之传统网络环境下的人工与半自动方式有所发展,但利用移动端底层传感器直接获取实时用户信息,实现实时、动态、全面的数据采集与挖掘进而达到主动提供服务的目的,这方面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方法】利用Android自带的众多传感器,设计了客户端自动采集、服务器主动接收的数据采集框架。在实证与评价方面,设计了一个通过动态情境感知推荐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浩君  张芳  
[目的/意义]研究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解决传统信息推荐中情境语义信息利用问题,提升信息推荐服务质量。[方法/过程]通过信息推荐活动分析,构建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为理解情境感知与信息推荐过程提供新视角。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信息推荐方法,将自定义规则与情境语义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结果/结论]电影推荐服务实验结果证明活动理论视角下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信息推荐方法能充分利用情境信息,适用于多种信息推荐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胜军  真溱  
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国内外典型观点,分析了本体匹配、本体映射、本体联结、本体融合、本体集成以及本体协同等概念的含义,详细描述了相似概念的区别与关系,并提出了易混淆概念的较为合适的中文译名,给出了重要概念的较为准确的定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氢  冯进杰  
文章从多维情境融合的角度,构建了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的模型,该模型可以为用户进行准确的个性化推荐服务。首先对多维情境数据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移动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多维情境融合下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了提取,再结合情境的相似度,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其次探讨了移动用户交互对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融合多维情境的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可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云华  李新广  
提出一种基于概念格的图书协同推荐方法。首先建立用户与图书之间的概念格,然后根据概念格中图书节点之间的继承关系,从下向上回溯用户之间的共同偏好,快速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以确定目标用户的"最近邻居"。最后通过计算协同推荐值,实现对目标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图书,从而为图书的协同推荐提供支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丽  祝忠明  刘巍  杨恒  
[目的/意义]实现对领域概念的自动学习抽取,解决领域本体自动化构建的首要基础任务。[方法/过程]以无监督的学习方法和端到端的识别模式为理论技术基础,首先通过对主流词嵌入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设计提出了基于Word2Vec和Skip-Gram的领域文本特征词嵌入模型的自动生成方法;其次研究构建了以IOB格式的标注文本作为输入,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BLSTM-CRF领域概念自动抽取模型;最后以资源环境学科领域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与评估分析。[结果/结论]模型能够实现对领域概念的自动抽取,对领域新概念或术语的自动识别也具有一定的健壮性。[局限]模型精度尚未达到峰值,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