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5)
- 2023(10021)
- 2022(8955)
- 2021(8496)
- 2020(7061)
- 2019(16565)
- 2018(16649)
- 2017(32644)
- 2016(17758)
- 2015(20053)
- 2014(19933)
- 2013(19676)
- 2012(17806)
- 2011(15894)
- 2010(15622)
- 2009(14038)
- 2008(13493)
- 2007(11525)
- 2006(9900)
- 2005(8434)
- 学科
- 济(69119)
- 经济(69032)
- 管理(50753)
- 业(48841)
- 企(40602)
- 企业(40602)
- 方法(35698)
- 数学(31156)
- 数学方法(30717)
- 农(18153)
- 财(17745)
- 中国(16894)
- 学(15365)
- 业经(14696)
- 地方(13348)
- 农业(12472)
- 理论(11882)
- 务(11555)
- 贸(11547)
- 贸易(11541)
- 和(11516)
- 财务(11492)
- 财务管理(11470)
- 易(11209)
- 技术(10993)
- 制(10933)
- 企业财务(10925)
- 环境(10656)
- 划(9638)
- 教育(9428)
- 机构
- 大学(247849)
- 学院(244916)
- 管理(102741)
- 济(94762)
- 经济(92661)
- 理学(90345)
- 理学院(89385)
- 管理学(87748)
- 管理学院(87323)
- 研究(78180)
- 中国(56986)
- 京(52477)
- 科学(49653)
- 财(42315)
- 所(38526)
- 业大(37454)
- 农(36920)
- 中心(35465)
- 研究所(35445)
- 财经(35036)
- 江(33268)
- 北京(33057)
- 经(32009)
- 范(31979)
- 师范(31719)
- 农业(29021)
- 院(28681)
- 经济学(27722)
- 州(27389)
- 财经大学(26444)
- 基金
- 项目(176148)
- 科学(138848)
- 基金(128927)
- 研究(128414)
- 家(111798)
- 国家(110886)
- 科学基金(96182)
- 社会(79937)
- 社会科(75768)
- 社会科学(75745)
- 基金项目(69156)
- 省(67842)
- 自然(64004)
- 自然科(62526)
- 自然科学(62514)
- 自然科学基金(61357)
- 教育(58797)
- 划(57327)
- 资助(53960)
- 编号(52477)
- 成果(42095)
- 部(39065)
- 重点(38528)
- 创(36305)
- 发(36205)
- 课题(35193)
- 科研(33886)
- 创新(33763)
- 教育部(33626)
- 人文(33022)
共检索到33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清堂 卢国庆 邓伟 吴林静 梅镭 王娇娇
移动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数据采集方法的革新。移动经验取样法是一种移动技术与经验取样方法相结合的纵向即时数据采集方法。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移动经验取样法的理论基础、取样方法和相关工具的基础上,重点对情境感知移动经验取样工具的功能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重点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指向真实学习情境的教育即时数据采集工具。该工具以智能终端为信息采集载体,实现随机取样、间隔取样、基于事件的取样和设备取样四种取样方式。接着,从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对工具进行了评价与完善,并对工具的功能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对工具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移动经验取样工具的本土化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胡蓉 唐振贵 赵宇翔 朱庆华
移动互联时代,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与边界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信息行为正经历着全新的嬗变。从方法论的角度,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亟须寻求研究范式上的突破性变革,实现自顶向下涵盖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的两层转换。本文以个人信息世界理论为基础,在明确以移动思维、日常思维、情境思维、纵向思维、个体思维五大思想工具转换基础上,尝试性引入实用工具层面上的移动经验取样法(mobile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mESM)。通过厘清该方法的源流与特征,系统梳理其严密的执行框架,探测mESM的方法革新与工具现状,及其在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的适用性,并进一步探讨其方法张力与工具黏性,以及mESM在用户行为计算方面的多源数据获取支撑能力,析出mESM的应用领域、方法价值和应用挑战问题。鉴于当前国内mESM工具较为稀缺,倡导国内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学者聚焦本土化的mESM工具开发,力求更加有效地支撑并促进移动互联环境下的用户信息行为探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亮 冉从敬 吴志强
推荐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用户面临的信息过载问题。移动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随着情境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且不同情境下,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形成了不同的群组。因此,文章提出了基于用户共同兴趣的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散列的共同兴趣挖掘算法获取用户群组的共同兴趣特征;然后根据共同兴趣关联,计算用户和项目的关联度,并通过共同兴趣协同预测用户对项目的偏爱程度;最后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进行情境感知的信息推荐。实验表明,提出的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方法在推荐质量和效率上均优于现有方法。
关键词:
情境感知 共同兴趣 信息推荐 移动环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雪筠
将情境因素引入个性化推荐系统中,考虑用户—资源—情境之间的三元关系,为处于不同情境、不同兴趣的移动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合适信息服务,是目前信息推荐新的研究方向。文章提出了基于情境和基于内容相结合的推荐算法,在当前情境下,利用用户的历史情境信息和用户偏好综合为用户推荐信息。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个性化推荐的准确率,可为用户提供符合当前情境的个性化资源。
关键词:
情境感知 移动用户 个性化推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小萍
移动互联时代,移动搜索行为的泛在化昭示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嬗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文章在对移动搜索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之上,以用户、情境、动因、方法四大关键视角为线索,对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与综述,并对未来移动搜索行为的研究对象向两极延伸、搜索行为向多样化发展、研究方法与工具更加先进的三大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燕
移动环境下用户个性化需求具有典型情境特性,然而传统服务供应链的信息推荐却未考虑情境因素。对此,文章通过在移动环境下集成用户情境展开对服务供应链个性化信息推荐研究。首先分析有效服务供应链在进行信息推荐时应具有的特性,其次集成情境设计服务供应链个性化信息推荐框架,最后给出基于情境感知服务供应链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具体实现过程。在服务供应链信息推荐过程中融入用户情境,不仅使得推荐结果满足移动环境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高了服务供应链的服务质量。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李浩君 张芳
[目的/意义]研究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解决传统信息推荐中情境语义信息利用问题,提升信息推荐服务质量。[方法/过程]通过信息推荐活动分析,构建移动设备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为理解情境感知与信息推荐过程提供新视角。基于情境本体建模与规则推理的信息推荐方法,将自定义规则与情境语义信息进行匹配计算,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结果/结论]电影推荐服务实验结果证明活动理论视角下情境感知信息推荐服务系统框架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信息推荐方法能充分利用情境信息,适用于多种信息推荐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氢 冯进杰
文章从多维情境融合的角度,构建了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的模型,该模型可以为用户进行准确的个性化推荐服务。首先对多维情境数据信息的采集、预处理以及移动个性化推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多维情境融合下的用户行为特征进行了提取,再结合情境的相似度,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其次探讨了移动用户交互对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论证了融合多维情境的移动情境感知服务系统可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夏立新 杨金庆 程秀峰
【目的】为移动环境下数据采集与分析提供一种基于情境感知技术(Context Awareness)的设计框架,以优化移动数据自动化采集过程。【应用背景】尽管基于移动端的情景感知数据采集较之传统网络环境下的人工与半自动方式有所发展,但利用移动端底层传感器直接获取实时用户信息,实现实时、动态、全面的数据采集与挖掘进而达到主动提供服务的目的,这方面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方法】利用Android自带的众多传感器,设计了客户端自动采集、服务器主动接收的数据采集框架。在实证与评价方面,设计了一个通过动态情境感知推荐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寰 季铁
手机银行作为个人金融服务及相关消费行为的新兴热点平台,需要满足用户更多情境化、定制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对国内外多个学者提出的情境因素模型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并结合手机银行操作的强目的性、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情境信息的联动性等特点,提出了包含六种因素的移动银行服务情境感知模型。该模型对其他学者提出的情景因子进行了重新划分归纳,并引入市场情境作为新的情境感知因素之一。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强目的性,模型中情境认知的相关信息流都通过综合数据处理对任务情境提供指导,并通过手机银行的任务情境实现面向客户的定制化服务设计。此模型为手机银行情境感知相关的服务提供了基本创新思路,也可作为具体银行业务场景下实证研究的情境整合框架。
关键词:
情境感知 移动银行 服务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寰 季铁
手机银行作为个人金融服务及相关消费行为的新兴热点平台,需要满足用户更多情境化、定制化的需求。本文根据情境认知理论,对国内外多个学者提出的情境因素模型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研究,并结合手机银行操作的强目的性、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情境信息的联动性等特点,提出了包含六种因素的移动银行服务情境感知模型。该模型对其他学者提出的情景因子进行了重新划分归纳,并引入市场情境作为新的情境感知因素之一。考虑到银行业务的强目的性,模型中情境认知的相关信息流都通过综合数据处理对任务情境提供指导,并通过手机银行的任务情境实现面向客户的定制
关键词:
情境感知 移动银行 服务设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李秀霞
针对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具有即时和情境敏感性的特点,文章从情境感知的角度利用用户的位置情境信息、基本信息情境和社会网络情境信息,采用层次向量空间模型的用户模型表示方法,构建了一种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模型。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对比检验,证明模型能够提高移动图书馆即时的信息服务能力,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情境感知 信息需求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王福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与用户信息行为的适配程度决定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价值的大小。以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单元为逻辑起点,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探讨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毕业季活动和专题展览活动为例探讨情境对用户行为的作用效果。掌握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用户信息行为的作用机理有利于调控和引导用户行为以及对移动图书馆情境的改造,实现信息行为与情境的匹配,进而提升移动图书馆开发、建设和利用水平,促进知识创新和服务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福 毕强
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场景化配置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着用户的体验和感知质量。如何改变现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中"场景-用户-情境"的粗放配置模式,精细化地满足用户场景化信息接受期望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借鉴生物学基因重组理论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碎化为不同功能的情境片段,运用TRIZ理论对碎化后的情境片段依据用户信息接受期望,按照情境初始化、计算情境适应度计算、情境选择、情境编码、情境交叉和变异等构建的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情境重组机理模型和设计的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情境重组流程,以移动图书馆发展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