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0)
2023(4069)
2022(3358)
2021(3278)
2020(2601)
2019(6124)
2018(6228)
2017(9333)
2016(6837)
2015(7884)
2014(7985)
2013(6818)
2012(6142)
2011(5752)
2010(6008)
2009(4790)
2008(4637)
2007(4211)
2006(3739)
2005(3324)
作者
(16785)
(13878)
(13816)
(13239)
(8735)
(6713)
(6490)
(5550)
(5357)
(5169)
(4808)
(4800)
(4565)
(4489)
(4418)
(4322)
(4294)
(4234)
(4128)
(3940)
(3783)
(3621)
(3422)
(3421)
(3189)
(3124)
(3109)
(3025)
(2956)
(2953)
学科
教育(20845)
(12938)
经济(12933)
中国(10762)
教学(9042)
理论(8657)
管理(8515)
(7828)
方法(6763)
数学(6239)
数学方法(6124)
(5767)
(5418)
学法(5040)
教学法(5040)
(4909)
企业(4909)
研究(4808)
学理(4528)
学理论(4528)
(4445)
发展(3940)
(3815)
技术(3808)
(3765)
改革(3713)
农业(3565)
思想(3565)
(3502)
高等(3499)
机构
大学(83502)
学院(79955)
研究(31963)
教育(29244)
(23039)
师范(22895)
管理(21396)
(20966)
经济(20197)
科学(19951)
(19502)
师范大学(18863)
理学(18728)
理学院(18352)
管理学(17724)
管理学院(17555)
(16146)
技术(15958)
(15589)
职业(15055)
研究所(15051)
中国(14615)
(14186)
业大(13478)
北京(12955)
中心(12769)
农业(12361)
(11398)
教育学(11224)
(10548)
基金
项目(53423)
研究(46077)
科学(42524)
基金(32956)
教育(32314)
(28705)
国家(28279)
社会(24758)
(24487)
社会科(23119)
社会科学(23112)
科学基金(22793)
(22560)
编号(22005)
成果(20264)
课题(19826)
(17027)
基金项目(16929)
规划(14436)
重点(14255)
自然(13432)
(13421)
自然科(13112)
自然科学(13108)
资助(12980)
(12906)
自然科学基金(12890)
项目编号(12459)
(12083)
教育部(12069)
期刊
教育(53053)
研究(32728)
中国(29277)
(20365)
经济(20365)
学报(14103)
职业(13933)
(13399)
技术(12466)
大学(11586)
科学(11050)
农业(9665)
学学(9157)
技术教育(9079)
职业技术(9079)
职业技术教育(9079)
高等(6493)
管理(6173)
成人(6096)
成人教育(6096)
(6078)
论坛(6078)
(5720)
(5569)
高等教育(5513)
(5163)
职教(4633)
业大(4072)
发展(4035)
(4035)
共检索到126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远理  朱新明  李亦菲  
由于多重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 MI)理论得到了教育和心理学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又因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对情绪发生的传导机制的新发现以及学院式智能理论与社会智能理论的冲突,迫使人们对传统智力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情商理论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是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尽管它的理论建构还在襁褓之中,却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在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和应用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对传统的人才标准提出了新挑战。由此所引起的冲击波正强烈地震撼着教育领域。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与目前国外提出的情商教育在许多方面有不谋而合之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情商培养与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法  
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陈学法个性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的热点。早在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人的发展”、“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现在,在我国对此也开始引起重视,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凤琴  喻芒清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 的21世纪正带着诱人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不可回避的主旋律。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营造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大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承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当下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质量的情商在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中起着内在的决定性作用。高校教师应注重大学生高质量情商的培养,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创新素质,为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打下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2011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为研究分会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凝聚一批关心、热爱、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教育家、管理者、学者,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意义重大。对推进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借鉴世界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宝新  王英  赵丽新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智商素质与情商素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在智商素质一定的情况下,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主要靠情商素质的作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倡导并推行"素质教育",各高校相继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但至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社会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其重要症结在于对学生情商素质的开发与培养重视不够。文章就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与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开发培养的内容体系和对策做分析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一15年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展开、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摆脱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过分专业化、过于窄化的束缚,面向时代、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深度、广度、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推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天罡  
本文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存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人才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平  王萱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素质,归根结底,即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逻辑教育无疑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素质的根本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开展逻辑素质教育方面责无旁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爱华  
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与音乐素质教育●李爱华人们预测,21世纪科学技术将加速发展和急剧变化,人类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高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这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理工科研究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素质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转变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上升为国家的教育行为,成为今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月24日胡锦涛总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造桓  陈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福虎  
素质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丁福虎河南职业技术师院人才是人力资本中的精华,科技拔尖人才则是精华中的精华。当前,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以便垄断新技术的制高点。而在这场世界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科技拔尖人才占据着塔尖的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