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7)
2023(10326)
2022(8894)
2021(8319)
2020(7074)
2019(16206)
2018(15725)
2017(29417)
2016(16258)
2015(18509)
2014(18575)
2013(18405)
2012(17582)
2011(15584)
2010(15694)
2009(14363)
2008(14465)
2007(13080)
2006(11222)
2005(9874)
作者
(48002)
(40312)
(39904)
(38264)
(25554)
(19380)
(18476)
(15733)
(15354)
(14373)
(13817)
(13446)
(12844)
(12720)
(12580)
(12544)
(12468)
(11739)
(11719)
(11705)
(10057)
(9916)
(9876)
(9327)
(9171)
(9132)
(9109)
(8923)
(8226)
(8133)
学科
(66278)
经济(66217)
管理(41090)
(39595)
(29808)
企业(29808)
方法(28859)
数学(25512)
数学方法(25204)
(22332)
地方(20619)
中国(16956)
(16081)
农业(15374)
业经(14678)
(14100)
(12610)
(11556)
贸易(11546)
理论(11105)
(11097)
(10364)
环境(10302)
地方经济(9719)
(9402)
财务(9375)
(9354)
财务管理(9347)
银行(9331)
(9083)
机构
学院(227491)
大学(226452)
(86609)
经济(84307)
管理(84212)
研究(77996)
理学(72045)
理学院(71093)
管理学(69715)
管理学院(69266)
中国(59704)
科学(50418)
(48381)
(43480)
(40470)
(40297)
(39906)
中心(38512)
业大(36516)
研究所(36360)
农业(34108)
(33345)
师范(32976)
财经(31233)
(29909)
北京(29763)
(28371)
(28045)
(27869)
师范大学(26626)
基金
项目(154248)
科学(119324)
研究(114454)
基金(107547)
(93994)
国家(93124)
科学基金(78724)
社会(68996)
社会科(65018)
社会科学(64992)
(64400)
基金项目(57811)
教育(53661)
(52625)
自然(50687)
自然科(49354)
自然科学(49339)
自然科学基金(48424)
编号(48414)
资助(42714)
成果(39849)
重点(35489)
课题(34499)
(34411)
(33371)
(31845)
创新(29745)
科研(29491)
大学(28709)
(28220)
期刊
(98020)
经济(98020)
研究(63982)
中国(49612)
(39185)
学报(37661)
科学(33390)
(33047)
教育(30112)
管理(28275)
大学(27919)
农业(26523)
学学(25946)
技术(22411)
(20559)
金融(20559)
业经(16883)
(14956)
财经(14598)
经济研究(14013)
资源(13491)
问题(13454)
图书(13277)
(12729)
(12499)
技术经济(10907)
理论(10728)
科技(10490)
统计(10411)
(10368)
共检索到34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梦洁  丁东洋  
[目的]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其在运行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各种形态,致使精准识别机制在基层执行中的瞄准偏离,即基层干部对政策的变通执行。文章通过政策制度嵌入到农村社会的角度研究精准识别瞄准偏离的原因。[方法]基于江西省X县的实地调研,采用Logistics二元回归模型分析政策变通执行的影响因素。[结果]60岁以上老人数量、家庭人口数量、医疗费用支出、是否因病因灾致贫以及家中是否有残疾与基层干部对政策的变通执行具有相关性,且相对贫困家庭中年迈老人数量越多、医疗费用支出越高,基层干部将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基层干部对政策的变通执行也反映了国家行政秩序受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差序格局影响而产生的"情"与"理"的耦合现象。由此该文提出需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以及鼓励地方政府创新精准识别和资金使用机制,以期更好实现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原贺贺  
以湖北J县的贫困村识别为例,解构了基层政府在贫困村识别中的实践逻辑并阐释其成因。在贫困村识别过程中,受政绩观驱动,基层政府遵循"效率优先"的逻辑,最终导致扶贫资源对接精英化;因国家授权不足,基层政府遵循"选择性平衡"的逻辑,最终导致扶贫资源异化为行政激励;为追求溢出效益,基层政府遵循"遵从指示"的逻辑,最终导致扶贫资源突变为交易资本。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加玉  左停  
乡村社会是一个紧密的社区共同体,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入乡村后常常无法完全按照理想化状态实施,会受到村庄治理逻辑、血缘人情和地方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产生扶贫实践的"偏离",降低了贫困识别和贫困管理中的精准性,阻碍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的贯彻执行与优化配置。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削弱乡村社会中不利因素的干扰,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基层治理状况,建立多重识别体系,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和扶贫政策的灵活度,以提高扶贫过程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加玉  左停  
乡村社会是一个紧密的社区共同体,具有自身的内部结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进入乡村后常常无法完全按照理想化状态实施,会受到村庄治理逻辑、血缘人情和地方风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产生扶贫实践的"偏离",降低了贫困识别和贫困管理中的精准性,阻碍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的贯彻执行与优化配置。为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须削弱乡村社会中不利因素的干扰,加强村组干部队伍建设,改善基层治理状况,建立多重识别体系,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和扶贫政策的灵活度,以提高扶贫过程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李志朋  卢丽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韭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这是中央对"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明确认可。江西省修水县黄溪村从2009年开始,利用土地整治项目对耕地承包权调整的机会,探索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实践,与"确权确地"比较,已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和生命力,同时也显示须要相应成熟的条件提供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留宝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语境中,政府极力强化的重点是扩大招生规模,而忽视中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这不仅导致其吸引力日趋下降,而且导致学生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政府着力构建系统的学生资助体系以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  苏琴  
"赋权"是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视角。田野考察发现基层扶贫实践既有"赋权"又有变通的"控制",由此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精准"程度有所差异,为此,需要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分析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从外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由于较少受到当地社会网络的约束使其能够"理性行动",但在"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下,基层的扶贫工作队受到了"规避责任"与"追求政绩"的双重约束,故此工作队根据自利原则策略性地选择了赋权或控制策略。进一步考察发现,扶贫工作队主要通过利用传统权力结构、地方性知识及现代化知识话语"异化"赋权策略,从而构建了"控制性赋权"的实践逻辑。基于此,地方政府应着力于构建"外派"与"内生"相结合的基层扶贫工作队,设置部分基于"赋权""参与"的考核指标,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得长效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以执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露  周建国  
在政策倡导与实践探索的双重推动下,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成为应对新问题、化解矛盾冲突与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神奇”的概念,创新同时满足组织行动所追寻的合法性逻辑和结果逻辑。处于多重制度环境中的基层行动者,或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境、特殊需求与利益选择塑造“典型实践”,或迫于制度化压力而采取任务式创新、趋同化创新与展示型创新等策略行为,由此形成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实践样态。基层治理创新乱象丛生,有碍于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制度与行为的融合视角,阐释基层行动者的制度压力与回应行为及其制度性同构、策略性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新乱象生成于合法性逻辑对结果逻辑的挤压、策略行为运作的隐性空间以及制度逻辑与行为逻辑的互构,进而提出从识别创新样态、矫正创新乱象与促进创新变革等方面优化基层治理创新。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世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韦秀长  鲍江燕  赵万先  
新修订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本文以分析《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主要变化为引,以江西省为例,着重探讨省级财政部门、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全国性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及地方法人银行这四个主体推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落地实践的具体思路,为其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契机,但同一企业主体的交易等信息分散于不同机构,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对企业进行完整画像,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始终存在。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设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征信平台,对各商业银行的企业客户交易流水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与输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以江西省为例,设计了企业收支流水大数据征信平台的建设方案,且证明其在理论、技术、法律、现实需求等方面具有现实可行性。介绍了应用该平台对江西省企业状况进行的摸底分析应用价值,并对平台的信用评价、应收账款资产池质押融资、在线信用放款、融资欺诈预警、非法集资监控等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霓  
江西省于都县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创建了政府各部门、学校及校外组织各系统内部有效的关爱机制,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实现精准化;多方筹措经费,以点促面搭建起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将各类校内校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场所建设纳入县域总体规划,整体布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阵地;通过开展系列关爱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高尚情操及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以优惠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引导劳动力就地务工就业,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幅,从源头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傅聪颖  郭熙  韩逸  江叶枫  赖昭豪  
【目的】南方丘陵区由于受复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研究耕地自然质量与耕作条件之间耦合关系,能够为土地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重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对保护耕地、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方法】本研究以江西省奉新县作为研究区域,借助SPSS和ArcGIS软件平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与耕作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①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耕作条件系数与田面坡度分值、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地形部位分值、有机质含量分值、障碍层类型及距地表深度分值和土壤养分元素分值之间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与土壤容重分值不存在显著相关性。②耕作条件与耕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耦合性。耕作条件系数、有效土层厚度分值、耕层质地分值、土体构型分值和砾石含量分值均呈空间正相关性,且在研究区东部呈现相似集聚性,表现为低值聚集。【结论】研究为今后南方丘陵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确定整治项目重点内容,针对性改善区域耕地耕作条件和耕地自然质量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波  翁贞林  
一、农业结构含义的科学界定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含义就是指以产业为基础的生产力结构。其状态可以从两方面分析。纵向指的是一国的产业结构在世界产业结构中所处的阶段;横向指的是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协调状态。它包括量的构成和质的状态。量的构成(比较产量)主要由第一、第二、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乾丰  朱艳琳  
从发展动力来源划分,扶贫开发工作可以分为内源扶贫和外源扶贫两种类型。两者作为习近平扶贫开发工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涵义、特征与具体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源扶贫是助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组织开展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首位工作。全面梳理和总结江西省在实施内源扶贫工作中的具体方法、组织模式、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内源扶贫思想的精神实质,进而为下一步农业农村及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