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4)
2023(8783)
2022(7919)
2021(7642)
2020(6342)
2019(14944)
2018(15045)
2017(29004)
2016(15915)
2015(17832)
2014(17918)
2013(17788)
2012(16136)
2011(14432)
2010(14307)
2009(13004)
2008(12341)
2007(10448)
2006(9056)
2005(7765)
作者
(44956)
(37114)
(36729)
(35036)
(23647)
(17661)
(16664)
(14756)
(14096)
(13103)
(12839)
(12280)
(11615)
(11575)
(11357)
(11187)
(11096)
(11014)
(10511)
(10384)
(9240)
(8944)
(8793)
(8412)
(8233)
(8224)
(8184)
(8062)
(7389)
(7315)
学科
(59838)
经济(59769)
管理(45323)
(42054)
(35719)
企业(35719)
方法(29911)
数学(25632)
数学方法(25333)
中国(15543)
(15340)
(14431)
(14334)
业经(13319)
地方(12505)
理论(11428)
(10945)
农业(10318)
(10060)
贸易(10055)
教育(9929)
技术(9928)
环境(9861)
(9734)
(9440)
财务(9382)
财务管理(9367)
(9361)
企业财务(8880)
(8718)
机构
大学(220871)
学院(217815)
管理(91923)
(81309)
理学(80563)
理学院(79674)
经济(79381)
管理学(78313)
管理学院(77935)
研究(69909)
中国(49962)
(47678)
科学(45765)
(35792)
(34328)
业大(33867)
(32830)
研究所(31627)
中心(31438)
北京(30335)
(30062)
(29943)
师范(29706)
财经(29383)
(26763)
(25673)
农业(25608)
(24925)
师范大学(24231)
商学(23028)
基金
项目(155996)
科学(122360)
研究(115297)
基金(112376)
(97191)
国家(96367)
科学基金(83217)
社会(70351)
社会科(66547)
社会科学(66529)
(61012)
基金项目(60907)
自然(55141)
自然科(53823)
自然科学(53813)
教育(52829)
自然科学基金(52821)
(51411)
编号(48212)
资助(46081)
成果(38808)
重点(34172)
(33999)
(32464)
(32448)
课题(32425)
项目编号(30126)
创新(30104)
科研(29869)
大学(29363)
期刊
(86204)
经济(86204)
研究(63437)
中国(38806)
学报(34782)
科学(32433)
管理(32310)
(29128)
教育(27700)
大学(26194)
(25440)
学学(24253)
农业(21004)
技术(18863)
业经(15232)
(14609)
金融(14609)
图书(14518)
财经(13234)
经济研究(12887)
理论(12060)
科技(11874)
问题(11516)
实践(11427)
(11427)
(11058)
情报(10932)
(10392)
技术经济(10353)
林业(10105)
共检索到306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我国著名木材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俊卿先生,因病于1991年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成俊卿先生1915年生于四川省江津县。194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森林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45年7月起,任重庆前中央工业试验室技佐及助理研究员,1945年9月起,任四川省立遂宁高级农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悼念《林业科学》主编吴中伦研究员中国著名林学家、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吴中伦先生,因病于1995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吴中伦先生1913年8月28日生于浙江诸暨。1940年毕业于金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本刊原主编(1995年第11期-1999年第1期)陈佳贵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他1944年11月29日(农历10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岳池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4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1969年9月在北京东方红炼油厂劳动锻炼。1970年9月至1978年10月,在甘肃省农宣队平凉分队、地处天水的甘肃棉纺织厂工作,先后任小组长、生产科长、党支部书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经君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已届不惑之年了。在这风风雨雨40年中,经济所以孙冶方同志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传播方面,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为经济所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严中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3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改为经济研究所,严中平先生以党外知名学者被任命为副所长,直至1982年任经济所顾问止,他始终奋斗在这个岗位上。30年来,严先生以极大的热忱投到了经济所的中国经济史研究阵地的建设之中,用自己的心血灌浇了一株茂盛的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祖莉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您多年从事中国货币法制史研究工作,并提出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各王朝采用的货币法规、货币政策及其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探索各王朝盛衰兴替的经济原因。在中国古代纸币流通制度下,各王朝是如何实施其货币政策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俊研究员1963年12月生于山东省高青县,1989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1995年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6年被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十月十六日,北京。天空格外的湛蓝,云彩出奇的灿烂。我们敬爱的林玫主编因病医治无效,悄然离我们而去。这一天,离她五十一岁的生日只有十天。我们相信,在那遥远蓝天白云之上,必有一处溢彩流芳的净土,那里充满着纯洁、至善、崇高,无尘无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恩奎  
庆生、新明司长、魏颖所长近半年多以来,适逢计财司、杂志社、人事更迭,最近又决定由我接任《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常务副主编,很有必要加强联系。我代表编辑部全体同志,向您并通过您.向长期以来一直关怀本刊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敬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 翼  
[人物简介]于景元,1937年生。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10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软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系统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评审组成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2015年1月,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印发,标志着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为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我国进入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应对、破解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同时进一步增强中国软实力,树立好中国形象、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也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在第二十届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暨智库论坛上,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梁启东的发言阐述了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本刊现将梁启东副院长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段晓林  
周立民介绍: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之一。主要著作有巴金研究专著和传记《另一个巴金》《巴金手册》《巴金画传》《似水流年说巴金》《巴金论稿》等,出版当代文学评论集、散文及学术随笔集《精神探索与文学叙述》《世俗生活与精神超越》《翻阅时光》《微风拂书》《文人》《简边絮语》等,编有各类文献资料多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鲁兴启  
有“考试地狱”之称的日本,是个论资排辈积习较深的国家。按照1987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的观点,“在日本现行的研究体制下,要取得诺贝尔奖标准的优秀成果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研究体制下,青年研究人员正在虚度20岁至30岁这一段人生中最富于创造性的年华,他们仅仅作为其上司的助手而工作着。”英国《自然》杂志驻东京特派记者David Swinbanrs也持类似看法:“在日本的研究所里,人才结构层次呈金字塔状,教授在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柯平  
刚从南宁参加教育部档案学教指委成立会回来,打开我不常用的一个邮箱,看到一封邮件标题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朱天俊教授讣告",让我既吃惊又悲痛。信是7月31日北大久珍老师发出的,朱天俊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逝世,至今已整一个月才看到此噩耗。在南宁与武大的王新才还在商量今年召开的全国目录学会事宜,原本打算给朱天俊先生打个电话,邀请他参会的,没想到朱天俊先生这么快就走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