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548)
- 2022(484)
- 2019(870)
- 2018(883)
- 2017(1658)
- 2016(1017)
- 2015(1164)
- 2014(1194)
- 2013(1234)
- 2012(1231)
- 2011(1283)
- 2010(1425)
- 2009(1519)
- 2008(1628)
- 2007(1715)
- 2006(1609)
- 2005(1552)
- 2004(1580)
- 2003(1785)
- 2002(1841)
- 学科
- 济(5391)
- 经济(5384)
- 管理(3867)
- 业(3365)
- 企(3283)
- 企业(3283)
- 理论(2444)
- 学(2407)
- 教育(2113)
- 中国(1784)
- 制(1649)
- 财(1518)
- 业经(1485)
- 方法(1441)
- 和(1322)
- 融(1239)
- 金融(1238)
- 法(1195)
- 体(1191)
- 银(1175)
- 银行(1175)
- 行(1130)
- 农(1120)
- 策(1067)
- 体制(955)
- 图书(922)
- 书馆(885)
- 图书馆(885)
- 经济学(884)
- 经济理论(868)
- 机构
- 大学(23880)
- 学院(22136)
- 济(7768)
- 经济(7573)
- 研究(7218)
- 管理(5903)
- 中国(5393)
- 财(5326)
- 京(5181)
- 范(4943)
- 师范(4936)
- 理学(4344)
- 科学(4331)
- 理学院(4265)
- 管理学(4183)
- 管理学院(4129)
- 江(4124)
- 所(4040)
- 财经(4039)
- 师范大学(3963)
- 州(3552)
- 系(3507)
- 经(3501)
- 研究所(3478)
- 北京(3443)
- 教育(3264)
- 财经大学(2793)
- 中心(2680)
- 经济学(2670)
- 湖(2548)
共检索到3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泽楠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沈从文在此构建了具有人性美的湘西世界,但"美丽总令人忧愁",根底是带着悲剧调子的,这种隐隐的哀愁离不开叙事层面宏观且精巧的营造。在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容易被忽视的声音:静与闹、歌声、鼓声、雷声、沉默与失语下的无声等,它们不仅在叙事层面起着烘托气氛、勾连并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更指涉作家个人情绪的纠葛与文学理想的坚守、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道德规约的批判以及对民族主体的期许想象与人类恒常美的追思惋叹。在多重声音的建构下,悲剧意蕴的传达变得自然且深远,内涵亦变得丰富且厚实,而以声音为分析视点来观照《边城》,也有利于激发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活力。
关键词:
沈从文 《边城》 声音书写 悲剧叙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毓圭:职业化和信息化是注会行业的双重任务中注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毓圭在"审计的未来:国际视角"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职业化和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双重任务》的演讲。他指出,要深入研究职业化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把职业化与信息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化引领信息化,用信息化为职业化注入新的内涵。
关键词:
不做假账 双重任务 营商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毓圭:职业化和信息化是注会行业的双重任务中注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毓圭在"审计的未来:国际视角"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职业化和信息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双重任务》的演讲。他指出,要深入研究职业化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把职业化与信息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化引领信息化,用信息化为职业化注入新的内涵。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外部审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坤成
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以“家庭”环境为中心,展开对杨过性格的书写。从原生家庭到寄生家庭再到古墓中的小家庭,三种环境三种体验,经历人情冷暖,世间百态,从而铸就了杨过叛逆的性格,亦导致了其悲情人生。原生家庭的败落让他过早进入社会,练就了一副小市民的油滑与叛逆;寄生家庭的防范与虐待使他更具反抗精神,个人意识愈发凸显;古墓中冰冷的特殊家庭让他受到“爱”的洗礼,逐渐成熟,具备担当精神,但也是其悲剧宿命的关键转折。金庸用三段不同的家庭生活经历,呈现了杨过丰富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
杨过 家庭 环境 悲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晨睿 李晓兵 达瓦 尼玛旦增 张占 王艳 占慧芬 刘媛媛 胡晓 石小涛 刘国勇
声驱鱼技术作为辅助过鱼措施之一,承担着保证鱼类洄游顺利通过过鱼设施,继而保护鱼类资源和恢复河流连通性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交替播音的形式,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负趋音性实验,旨在探究草鱼幼鱼面对不同声音的行为反应。实验水槽(3.6 m×1.1 m×1.0 m)布置于下牢溪周围水域,平均水深为0.5 m,平均流速为0.06 m/s。实验使用1种单频音(1 000 Hz)和5种复杂音(鱼游动声、引擎声、短吻鳄叫声、打桩声、游艇声),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为(117.69±2.77) dB re 1 μPa,对照组为未播放声音时草鱼的行为反应数据。结果显示,播放复杂音时,草鱼的反应次数、趋音速度、运动时间比均显著高于单频音和对照组(P<0.001),草鱼的初次反应时间、平均反应时间均显著低于单频音和对照组(P<0.001);复杂音中,受到游艇声刺激的草鱼反应次数和趋音速度最大,受到鱼游动声刺激的草鱼反应次数、趋音速度最小;复杂音中,受到游艇声刺激的草鱼初次反应时间最短,为(23.40±5.13) s;受到引擎声刺激的草鱼初次反应时间最长,为(146.00±7.82) s,显著低于其他复杂音(P<0.05);受到游艇声和打桩声刺激的草鱼平均反应时间最短,分别为(26.52±3.01) s和(28.76±4.07) s;受到鱼游动声刺激的草鱼平均反应时间最长,为(64.76±17.82) s;复杂音中,受到鱼游动声刺激的草鱼运动时间比最高,为(98.47±0.48)%;受到引擎声刺激的草鱼运动时间比最低,为(94.58±0.54)%;播放单频音时,草鱼的反应次数、初次反应时间、平均反应时间、运动时间比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5种复杂音(鱼游动声、引擎声、短吻鳄叫声、打桩声、游艇声)对草鱼幼鱼具有驱赶效果。本研究在丰富鱼类负趋音性研究的同时,为实际工程中声驱鱼辅助过鱼设施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负趋音性 草鱼 声驱鱼技术 开放水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曙冬
李碧华常因女性身份而被当作女权主义者解读,然而她所要解构的恐怕不只是男性中心话语。她的戏仿小说对经典文学形象(如潘金莲)、历史事件(帝王将相)或传统文化(京剧表演)重新书写的意图令人玩味。多元文化语境为文学评论提供了更多剖析角度,也给了读者更多阅读体验。文章试将研究注意力转向整体文本体验,从宗教、心理学等层面,探讨作者赋予人物形象更多欲望元素的意义,重新构想文本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多重表达。
关键词:
李碧华 多元文化 欲望 叙述 世情关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作为教育的核心范畴与焦点论域,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都与语言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课程研究范式的时代转换激发了课程语言的"符号潜能",多种课程语言如科学化课程语言、政治性课程语言、隐喻性课程语言、叙事性课程语言等华丽绽放,课程领域成为一首多种声音交汇融合的复杂的交响乐。任何一种课程语言的产生都有历史的合理性。课程语言流变现象不是一种异相,而是常态,其本质是课程思想观念的变革。
关键词:
课程语言 流变 课程观念变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晓高
宇宙、社会、人生、人性和生命等内在自相矛盾的悖论性存在决定了悲剧性体验的悖论性存在,其表现形态是矛盾体,文学艺术中表现在人物性格、心理、环境、氛围、情节、结构、主旨、手段与目的、动机与效果、时代文学主题等方面。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哲学基础是对话哲学而非斗争哲学,展现了各因素存在的合理性,推动了作品内容的发展,显现了世界和人性的真实、复杂和深邃。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心理活动机制是二难心理,是人兼得而不遂却仍追求完美的复杂心理。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启发我们,文学艺术要表现高度的真实,要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和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就要强调悖论性内在各方的绝对性、鲜明性、坚定性和各要素之间的对话性。
关键词:
悲剧性 悖论性 对话哲学 二难心理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侠
随着电视剧《解密》的播出,麦家的"风"系列谍战题材小说悉数被改编为电视剧。从命运悲剧到性格悲剧,再到意志悲剧,"麦家式"英雄创造了特定历史境遇里挑战极限的生命奇观,其鲜明的个性及跌宕的命运,挟带着一股抵御世俗庸常的激越力量,涤荡人心。就改编品质而言,《暗算》《风语》因成功塑造个性化英雄形象,准确传达麦家谍战传奇外衣包裹下的"生命诗学"美学意涵而更胜一筹。
关键词:
麦家 谍战剧 英雄 悲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育 梁爱民
悲剧通过矛盾冲突所展开的生命叙事,不仅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凭借其对死亡和痛苦的修辞性叙述,激发了悲剧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引导审美主体追求生命价值以及生命的超越。审美主体与悲剧的精神生命所进行的生命对话,建构了生命意义,确认了生命在场的价值。这种生命的主体间性,具有建构完整人格,致力于生命统整的意义。
关键词:
悲剧 审美 生命统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蓝鹰
口述史在受到广泛关注并产出大量成果的同时,还有很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口述史应该用怎样的书写形态来展示研究成果,就是一个影响口述史发展的现实问题。当前口述史的书写形态呈现很多"乱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将其与访谈录、回忆录等混淆,把口述史与口述史料等同,对口述史料缺乏延伸性研究等。造成"乱象"的原因在于对口述史定义核心要素的认识不统一或模糊。口述史与传统史学研究的主要区别是"口述",而对"口述史料"的"研究"则是口述史与访谈录等的主要区别。因此,口述史成果的文本书写形态,应该体现"口述"与"研究"这两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
口述史 口述史料 文本形态 访谈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