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5)
- 2023(16114)
- 2022(14441)
- 2021(13573)
- 2020(11374)
- 2019(26480)
- 2018(26654)
- 2017(51145)
- 2016(28153)
- 2015(32002)
- 2014(32240)
- 2013(31702)
- 2012(29082)
- 2011(26174)
- 2010(26197)
- 2009(24212)
- 2008(23752)
- 2007(21194)
- 2006(18147)
- 2005(15812)
- 学科
- 济(109550)
- 经济(109426)
- 管理(81342)
- 业(76690)
- 企(64296)
- 企业(64296)
- 方法(53357)
- 数学(46124)
- 数学方法(45579)
- 农(30176)
- 财(29186)
- 中国(27704)
- 业经(24531)
- 学(24363)
- 地方(22166)
- 贸(20948)
- 贸易(20938)
- 易(20317)
- 制(20100)
- 理论(20021)
- 农业(19996)
- 务(19302)
- 财务(19218)
- 财务管理(19167)
- 企业财务(18073)
- 和(17951)
- 环境(16745)
- 技术(16476)
- 银(16308)
- 银行(16250)
- 机构
- 学院(398681)
- 大学(396982)
- 管理(156577)
- 济(151925)
- 经济(148310)
- 理学(135721)
- 理学院(134211)
- 管理学(131733)
- 管理学院(131020)
- 研究(126492)
- 中国(94197)
- 京(83760)
- 科学(81566)
- 财(70253)
- 农(65696)
- 所(64370)
- 业大(61015)
- 江(58955)
- 中心(58719)
- 研究所(58616)
- 财经(56718)
- 范(53349)
- 师范(52836)
- 北京(52639)
- 农业(51855)
- 经(51300)
- 州(48302)
- 院(45727)
- 经济学(44927)
- 技术(44053)
- 基金
- 项目(269540)
- 科学(209507)
- 研究(197915)
- 基金(191848)
- 家(166438)
- 国家(164977)
- 科学基金(140985)
- 社会(120609)
- 社会科(114005)
- 社会科学(113975)
- 省(107511)
- 基金项目(102579)
- 自然(92757)
- 教育(92566)
- 自然科(90504)
- 自然科学(90480)
- 划(89720)
- 自然科学基金(88819)
- 编号(83718)
- 资助(79411)
- 成果(67697)
- 重点(60201)
- 部(58844)
- 课题(57260)
- 发(57085)
- 创(55720)
- 创新(51845)
- 科研(51731)
- 项目编号(51266)
- 大学(50782)
- 期刊
- 济(166476)
- 经济(166476)
- 研究(112461)
- 中国(73123)
- 学报(63678)
- 农(59045)
- 科学(56914)
- 财(55137)
- 管理(54666)
- 教育(47763)
- 大学(47277)
- 学学(44267)
- 农业(40668)
- 技术(36100)
- 融(30970)
- 金融(30970)
- 业经(29626)
- 财经(26699)
- 经济研究(26176)
- 经(22747)
- 图书(22484)
- 问题(21736)
- 业(21220)
- 技术经济(19521)
- 版(19086)
- 商业(19067)
- 理论(19039)
- 科技(18611)
- 实践(17633)
- 践(17633)
共检索到569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军成 凌文辁
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悖论理论因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组织内外部环境而产生,它允许对组织领导过程中的领导者和追随者同时予以关注,并认为双方通过在相应特质或行为方面的协同,而达到领导者—追随者契合的良好状态,进而使领导活动收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在简单梳理悖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按照悖论视角的思想同时从领导者和追随者双方出发,对领导者—追随者契合研究的典型范例和实证分析策略进行了述评,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勇
领导者理论的大量存在,使追随者研究处于边缘化。柯菲和罗利格追随者模型,将研究视角转向追随者,并提出追随者角色间的共同特质,即高敬业度、个人主义色彩、盲从性、传染性。利用追随者角色类型和共性特质,领导者通过有效引导,从而明确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文豪 李朋波
传统的领导力发展研究和实践皆注重于领导者个人,即通过改变领导者个人的素质、能力或行为来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在当前的新兴时代背景下,企业实现发展不能仅依靠领导者个人,而是需要调动广大追随者的力量。有鉴于此,本文提出追随者中心视角下的企业领导力发展并对此进行初步探索。在指出当前对追随者的认识误区基础上,本文分别从领导者影响追随者和追随者的自我修炼角度展开了具体讨论。本文从追随者中心视角来理解企业领导力发展,为领导力的实践和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
追随者 企业领导力 领导力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本文借用经济学中领导者、追随者的概念,建立领导者-追随者混合结构模型来研究创新扩散的行为模式。领导者和追随者区别在于他们创新采纳行为的驱动力,而不是他们采纳时间的早晚。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扩散速度不是单调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最后收敛于领导者的采用速度;扩散过程中存在"高科技裂谷"现象;领导者在创新扩散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扩散 领导者 追随者 社会传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胜兰 王碧英 高日光
公司丑闻的频发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谦卑型领导"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领导者的谦卑行为或特质,而缺乏对谦卑型领导内涵的澄清。以68位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质化研究得出,中国组织情境下的谦卑型领导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德行榜样、谦卑行为、沉稳睿智和下属导向,即中国组织更强调以德为先以及表现出更多的下属导向的行为,并且谦卑行为与较高的领导才能结合才会更有效。与其它本土领导行为相比,谦卑型领导与公仆型领导的不同在于谦卑行为,与真诚型领导的不同在于德行榜样、沉稳睿智以及下属导向维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露露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模仿行为来考察行业相对工资结构变化的动因。在领导者—追随者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2—2011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和似不相关方法,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普遍存在工资模仿行为,但这一行为受到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由于工资模仿行为更多在绝对工资较低的竞争性行业发生,其对缩小工资差距作用有限。在控制了行业特征以及工资模仿行为对制造业工资决定的影响后,本文发现国有比例较高的行业不仅绝对工资较高而且工资增长呈发散状态,直接扩大了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
关键词:
工资模仿 工资领导者 工资差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太 邓今朝 张桂平
本研究以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作为议题,在"相似-吸引"与"需求-供给"理论的基础上探寻了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在多项式回归的基础上,研究发现领导者与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契合对领导忠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同取向的领导与员工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影响不同。功利取向上的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更为敏感,而自我取向工作价值观契合对领导忠诚的影响较为平缓。研究同样验证了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发现领导-部属交换能够显著地调节上述影响。在高水平领导-部属交换条件下,上述关系都得到显著增强,反之则减弱。最后,研究从人的工具属性和自我属性阐述了不同工作价值观契合对价值观共鸣的影响,并对领导者在处理工作价值观代际差异问题上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桂凤 姚霞 孙瑾 古纯文
追随者对于破坏性领导的上行影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兴主题。研究者的视角从领导者身上转移到追随者身上,对于追随者的认识越来越趋向于客观。本研究探讨有效追随者追随破坏性领导的内在动机,阐述追随者对于破坏性领导发生上行影响的理论基础,并分析追随者的不同应对策略对于破坏性领导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破坏性领导 追随者 上行影响 应对策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梦颖 彭正龙 何培旭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探究了道德信仰对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认同与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表现之间分别起了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道德信仰不仅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双重认同之间都具有调节效应,而且还显著强化了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的正向关系。该结论为如何提高道德型领导的有效性及追随者认同表现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梦颖 彭正龙 何培旭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探究了道德信仰对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认同与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表现之间分别起了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道德信仰不仅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双重认同之间都具有调节效应,而且还显著强化了道德型领导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凌 李卓颖
基于悖论视角,本研究探讨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匹配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对304份匹配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发现: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一致时负向影响追随者非伦理行为,规则倾向一致相较于结果倾向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不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具有非对称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伦理倾向匹配和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在领导成员交换和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要减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应实现优化匹配,重点发挥领导者的正向作用、注重追随者的个体伦理差异,重塑企业的信任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凌 李卓颖
基于悖论视角,本研究探讨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匹配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对304份匹配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发现: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一致时负向影响追随者非伦理行为,规则倾向一致相较于结果倾向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不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具有非对称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伦理倾向匹配和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在领导成员交换和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要减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应实现优化匹配,重点发挥领导者的正向作用、注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科仙
追随力能够决定企业成败。随着领导模式自下而上的转型,追随者比以往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追随力的研究已有比较丰硕的成果。本文阐述了追随者的定义、动机、类型以及如何成为优秀的追随者。
关键词:
追随力 追随者 领导 优秀的追随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炳全 张品芳
彼得原理是关于组织中不胜任领导或管理者的理论,后来帕金森对它加以发展,提出了帕金森定律。通过对彼得原理和帕金森定律的分析可看出,它们所说的不称职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具有定位不准确、不敢也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胜任或能力差甚至无能、喜欢用比自己还无能的人、不敢承认自己会出错或易犯错误、不接纳他人尤其是下属意见、重程序或形式而不重目标等。若反过来理解和推论,成功领导者应具备恰当定位能力、自知之明(认识到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的能力与勇气、认错与纠错能力和勇气、向下属认错和道歉的胆识、积极接纳他人意见、注重目标而不重视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建斌 曹元坤
文章以追随者认知为出发点,建立非伦理指令情境下追随者伦理决策模型,模型假设个体追随认知与个体道德发展水平影响非伦理指令情境下服从和抵制行为,责任推脱解释两者因果关系,利弊权衡对最终的行为起调节作用。最后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意义。
关键词:
非伦理指令 服从 责任推脱 追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