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1)
2023(10189)
2022(8569)
2021(7878)
2020(6400)
2019(13873)
2018(13528)
2017(25536)
2016(13526)
2015(14233)
2014(13185)
2013(12559)
2012(10830)
2011(9597)
2010(9249)
2009(8622)
2008(7977)
2007(6563)
2006(5456)
2005(4376)
作者
(36207)
(30477)
(30088)
(28490)
(19146)
(14688)
(13483)
(11854)
(11523)
(10403)
(10125)
(9957)
(9556)
(9380)
(9224)
(9101)
(9040)
(8911)
(8774)
(8626)
(7650)
(7151)
(6910)
(6893)
(6807)
(6650)
(6586)
(6488)
(6195)
(6009)
学科
(45584)
经济(45517)
管理(40998)
(38821)
(32422)
企业(32422)
方法(21408)
数学(18370)
数学方法(18202)
(14779)
(14217)
中国(12257)
业经(12049)
(11905)
贸易(11902)
(11630)
(9960)
财务(9948)
财务管理(9933)
农业(9638)
企业财务(9427)
(9384)
(9039)
技术(8132)
环境(7853)
(7669)
银行(7637)
理论(7533)
(7530)
(7216)
机构
学院(179446)
大学(177652)
(72028)
管理(71674)
经济(70804)
理学(64079)
理学院(63427)
管理学(62325)
管理学院(62023)
研究(54782)
中国(40672)
科学(34529)
(34358)
(33089)
(32003)
业大(29751)
财经(26821)
农业(26545)
(26162)
中心(25973)
(24689)
研究所(24246)
(24023)
经济学(22296)
(21896)
师范(21557)
商学(20668)
商学院(20458)
经济学院(20406)
财经大学(20288)
基金
项目(132438)
科学(105686)
基金(99162)
研究(92607)
(88354)
国家(87605)
科学基金(75931)
社会(62114)
社会科(59009)
社会科学(58998)
基金项目(53195)
(51277)
自然(50596)
自然科(49550)
自然科学(49536)
自然科学基金(48705)
(43651)
教育(42854)
资助(38240)
编号(36408)
重点(29613)
(28990)
(28933)
(27568)
成果(27038)
创新(26928)
国家社会(26313)
科研(26099)
教育部(25224)
人文(24993)
期刊
(71176)
经济(71176)
研究(44514)
学报(31832)
(29206)
中国(28461)
科学(28063)
管理(24989)
(24534)
大学(23719)
学学(22868)
农业(19758)
教育(15367)
业经(14290)
(13748)
金融(13748)
经济研究(12996)
财经(12821)
技术(12184)
(11043)
(10347)
商业(9741)
(9531)
问题(9316)
科技(8852)
业大(8305)
(8284)
技术经济(7478)
现代(7384)
农业大学(7202)
共检索到23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凌  李卓颖  
基于悖论视角,本研究探讨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匹配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对304份匹配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发现: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一致时负向影响追随者非伦理行为,规则倾向一致相较于结果倾向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不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具有非对称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伦理倾向匹配和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在领导成员交换和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要减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应实现优化匹配,重点发挥领导者的正向作用、注重追随者的个体伦理差异,重塑企业的信任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凌  李卓颖  
基于悖论视角,本研究探讨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匹配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对304份匹配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及响应面分析发现: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一致时负向影响追随者非伦理行为,规则倾向一致相较于结果倾向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强;领导者-追随者伦理倾向不一致对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具有非对称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在伦理倾向匹配和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在领导成员交换和追随者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要减少员工的非伦理行为应实现优化匹配,重点发挥领导者的正向作用、注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根强  李洁  孟勇  
基于调节匹配理论视角,研究了领导语言框架(获得框架VS.规避框架)对下属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 Behavior, UPB)的影响,并探索了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以及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领导语言框架对下属UPB存在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且规避框架比获得框架的影响更强,同时也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对下属UPB产生间接影响。(2)领导语言框架与下属特质调节焦点达成匹配时,下属UPB意愿更高。具体而言,在获得框架中,促进焦点型下属比防御焦点型下属的UPB意愿要高;在规避框架中,防御焦点型下属比促进焦点型下属的UPB意愿要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建斌  曹元坤  
文章以追随者认知为出发点,建立非伦理指令情境下追随者伦理决策模型,模型假设个体追随认知与个体道德发展水平影响非伦理指令情境下服从和抵制行为,责任推脱解释两者因果关系,利弊权衡对最终的行为起调节作用。最后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与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干晨静  王端旭  
文章从伦理道德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之前学者所忽视的同事非伦理行为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丰富了员工离职倾向的前因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本文探究员工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自身非伦理行为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71名企业员工开展两轮配对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分配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分配公平感之间的关系;(3)员工非伦理行为显著调节了分配公平感在同事非伦理行为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端旭  赵君  
员工的道德能力是影响其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285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从个体的道德能力角度剖析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作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伦理型领导是否通过增强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来减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非伦理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道德认同和道德勇气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宝春  钟立文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伦理判断对非伦理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及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非伦理消费情景下伦理判断显著抑制行为意愿,且作用力因自变量组合不同而异;伦理判断的作用受伦理情景和直接经验调节。与界定模糊情景相比,界定清晰情景下的伦理判断抑制作用更强;但受直接经验影响,伦理判断转而对行为意愿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伏娥  甘碧群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中国消费者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并检验了关系质量在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决策中的调节作用。文章指出,鉴于信念与行为在很多场合下的非一致性,在以后的消费者伦理研究中,努力开发类似关系质量的调节或中介变量是有意义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莱诺·托恩·豪斯莫  赵海琦  鲁炜  
我们所关注的伦理二难选择,是经理们在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他们的决策与行为皆具冲突性。即:一方面公司对其雇员、顾客供应商、分销股东,以及该地区的一般公众,它负有一定形式的道德义务;另一方面,公司在取得利润时,又会以某些形式去伤害他们的利益。这里的问题是,怎样进行决策,如何在伦理二难中,选定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平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加仙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关心"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人类的关怀能力是一种进化而来的能力,动物与人类婴儿就具有生物关怀的倾向,能够关心身边的亲人与朋友,关心自己族群内部的成员。但是,在全球化世界,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将生物倾向的自然关怀拓展到共同的伦理关怀,其中,学校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同伦理关怀的形成对社会族群的建立与维持、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杨华  黄珺君  
本文在梳理已往文献基础上,以伦理型领导的渗透过程模型为基础,归纳总结了伦理型领导塑造组织伦理的三条基本路径:价值建构、角色模范和制度激励,对渗透过程模型的具体运行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伦理型领导对组织伦理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桂香  
人类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错误理念的指导,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悖论现象,迫使我们要彻底扬弃和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无限制发展、人类中心主义和物质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构建一种与人类未来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相符的消费价值观,即生态消费伦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关键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晓琴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剖析。从社会认知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道德认同和组织氛围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学习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心理授权和组织政治知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交换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罗茜  屠采撷  李鹏  
本文基于群体极化、去个性化与利已主义理论,对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特性、维度和测量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结果发现,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本质特征可经由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对象两个核心视角揭示,情绪支配和行为目标对象泛化是其重要特性面。此外,研究还发现,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是一个多维概念,其维度可依行为动机(利益动机、情绪动机)和行为目标对象(具体对象、泛化对象)组合提炼,主要维度包括扰乱秩序行为、恶意利已行为、节制伤害行为和侵犯版权行为。研究最终确立了一套专门针对网上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测量量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