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7)
- 2023(7503)
- 2022(6705)
- 2021(6152)
- 2020(5250)
- 2019(12575)
- 2018(12609)
- 2017(22910)
- 2016(12942)
- 2015(15059)
- 2014(15523)
- 2013(15214)
- 2012(14260)
- 2011(13076)
- 2010(13504)
- 2009(12352)
- 2008(12716)
- 2007(11915)
- 2006(10059)
- 2005(9108)
- 学科
- 济(51954)
- 经济(51901)
- 管理(35588)
- 业(34615)
- 企(27950)
- 企业(27950)
- 方法(25476)
- 数学(22064)
- 数学方法(21851)
- 农(15321)
- 财(14846)
- 中国(13523)
- 学(12782)
- 业经(10907)
- 贸(10593)
- 贸易(10588)
- 易(10270)
- 制(10032)
- 地方(9899)
- 农业(9837)
- 务(9824)
- 财务(9803)
- 理论(9770)
- 财务管理(9769)
- 企业财务(9178)
- 和(9025)
- 教育(8950)
- 银(7909)
- 银行(7877)
- 行(7381)
- 机构
- 学院(192471)
- 大学(191950)
- 济(73251)
- 经济(71445)
- 管理(68553)
- 研究(62949)
- 理学(58272)
- 理学院(57550)
- 管理学(56423)
- 管理学院(56045)
- 中国(47313)
- 京(40966)
- 科学(40888)
- 农(36444)
- 财(35197)
- 所(33564)
- 江(31341)
- 业大(30739)
- 研究所(30297)
- 中心(29558)
- 农业(28902)
- 财经(27731)
- 范(26559)
- 师范(26264)
- 北京(25960)
- 州(24992)
- 经(24891)
- 技术(22661)
- 经济学(22654)
- 院(22097)
- 基金
- 项目(120384)
- 科学(91247)
- 研究(88435)
- 基金(83037)
- 家(72407)
- 国家(71712)
- 科学基金(59482)
- 社会(52662)
- 社会科(49521)
- 社会科学(49501)
- 省(48988)
- 基金项目(43853)
- 教育(42409)
- 划(40826)
- 编号(38310)
- 自然(38204)
- 自然科(37210)
- 自然科学(37193)
- 自然科学基金(36528)
- 资助(34632)
- 成果(32291)
- 重点(27564)
- 课题(26880)
- 部(26313)
- 发(25995)
- 创(24769)
- 科研(23442)
- 大学(23204)
- 创新(23048)
- 性(22963)
共检索到288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璇 王璐 孟军
恽代英作为近代中国青年的杰出代表,在其36年的生命中贴近青年、联系青年、关心青年、教育青年,形成了特质鲜明的青年思想。恽代英青年思想具有意旨的爱国性、内容的系统性、过程的实践性、主义的科学性等鲜明属性,这为当今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历史经验与思想启迪。
关键词:
恽代英 青年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 爱国主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常思 肖建东
恽代英同志是中共早期著名的教育家,其留下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学界对恽代英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整体研究方面,着重分析了恽代英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目的以及意义;在专题研究方面,主要阐述了恽代英青年教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以及公民教育思想;在场域研究方面,重点考察了恽代英在中华大学、川南师范以及安徽宣城第四师范3所学校的教育思想与活动。但相关研究也存在研究内容重复、视野狭窄、方法单一等问题。
关键词:
恽代英 教育思想 常州三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燕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神谱系,这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共产党人作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社会的担当者,在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恽代英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新思想,通过撰写修身日记、创办社团、发动群众运动等实践活动进行道德修身,以个体道德品性为原点向外层层递展,其道德修身思想融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关键词:
道德修身 团体修养 群众修养 精神谱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嘉旋
伟大的建党精神集中体现和概括了我党百年发展的辉煌历史,是科学的总结,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努力的精神力量。伟大的建党精神对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须深刻领会和探究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意义,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
建党精神 内涵 时代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唐佳莹 周师
恽代英的卫生健康观是在鼠疫横行、战争频仍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吸收借鉴曾子的修身养生思想、巴斯德的病菌思想、William Eastman的卫生健康思想以及马克思的卫生健康思想形成的,其核心内容包括分群分类预防疾病、养成节制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精神健康、提高中医水平、重视使用西医疗法等。恽代英卫生健康观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恽代英 卫生健康观 健康中国建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盘龙
张太雷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青年教育思想激励了很多青年人去拼搏奋进。文章立足于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张太雷倡导教育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以及教育青年要善于做好宣传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张太雷 青年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冉育彭
爱国主义是促使恽代英坚持不懈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动力。恽代英的爱国主义思想蕴含了爱国情怀、报国宏志和救国实践三重意蕴,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其爱国主义思想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
恽代英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教育 党史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勇华
大学作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的重要源泉,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承担有重要的职责。尤其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大学往往就处于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交锋地带,在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共存与共享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与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大学和谐文化要求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不断凝练和弘扬大学精神,培育和强化大学文化特色,创新和发展大学文化形式,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大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斯宪
当今的大学生群体,与其父母辈群体相比,视野更加开阔,心态更加成熟,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对中国共产党更有期待。这样的深刻变化并不是突然的跃升,而是改革开放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结果。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成为维护高校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而且成为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我们既要从容自信地看待青年大学生的思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广东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结合的、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发挥工科特色与优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展的"理论要点"研究推动了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当今的高等教育又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尽管我们已经选择了内涵式发展道路,但学界对"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体系、抑制外延冲动"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开展思想理论探讨的指向是要解决转型期矛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促进教育适应社会,而思想的提出则要直面这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想理论 时代价值 新时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苗振清
高等学校之间在办学定位和价值取向上的同质化倾向,必然导致学科重复建设、教育资源浪费以及学校竞争力的缺乏。按照多元化的理念发展高等教育,坚持"特色办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增强办学生命力、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必然的选择。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办学风格与品质,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高校的办学特色具有稳定性、优质性、独特性、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家猛 王琴
恽代英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中共早期著名的理论家。1921年秋,恽代英应友人的邀请到川南师范学校任教,在四川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工作近两年。在此期间,他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洞悉中国国情,较早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指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提出应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作用,对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革命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思想是恽代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为他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早期深化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认识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恽代英 四川 理论贡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霞翔
1917年恽代英在武昌发起成立互助社,尤为注重"日程修养",采用"修养记分格"、假期自省表等程式淬砺意志、砥砺品行,力求提升个人及互助社成员的集体道德修养。在近代国家危机严重的情势下,作为一种日常修身"技术","日程修养"既体现出恽代英所蕴积的炽热的道德情怀,亦为其后来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转向做好了准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