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2)
2023(6150)
2022(5116)
2021(4566)
2020(3732)
2019(8348)
2018(8123)
2017(15622)
2016(8312)
2015(9076)
2014(9275)
2013(9292)
2012(9024)
2011(8506)
2010(8591)
2009(8014)
2008(7712)
2007(6998)
2006(6430)
2005(6030)
作者
(25856)
(21780)
(21574)
(20810)
(14019)
(10300)
(9685)
(8299)
(8266)
(7770)
(7758)
(7277)
(7098)
(7022)
(6962)
(6662)
(6364)
(6350)
(6174)
(6040)
(5679)
(5295)
(5193)
(5053)
(4972)
(4862)
(4842)
(4548)
(4412)
(4229)
学科
(61067)
经济(61028)
管理(21840)
方法(19615)
(18206)
数学(17597)
数学方法(17490)
地方(15142)
(14481)
企业(14481)
(13949)
地方经济(11744)
中国(10967)
(9569)
业经(9256)
(8326)
(7309)
金融(7309)
(7291)
经济学(6917)
环境(6682)
(6383)
银行(6370)
(6205)
(6193)
(6066)
贸易(6062)
理论(6059)
(5967)
(5792)
机构
大学(132111)
学院(130204)
(66440)
经济(65303)
研究(50596)
管理(45704)
理学(39035)
理学院(38546)
管理学(37939)
管理学院(37677)
中国(36952)
科学(29347)
(28286)
(26714)
(26216)
研究所(23765)
财经(22879)
经济学(22732)
中心(21786)
(21304)
(20811)
经济学院(20148)
(19584)
业大(17689)
(17502)
财经大学(17147)
北京(16843)
农业(16770)
(16683)
师范(16508)
基金
项目(82471)
科学(65140)
基金(61738)
研究(57802)
(54586)
国家(54201)
科学基金(45648)
社会(39938)
社会科(38053)
社会科学(38042)
基金项目(31675)
(30799)
自然(28360)
自然科(27713)
自然科学(27703)
自然科学基金(27238)
资助(26098)
(25905)
教育(25819)
编号(20800)
重点(18849)
(18697)
(18689)
国家社会(17769)
成果(17248)
(16509)
(16366)
教育部(16187)
科研(15631)
人文(15600)
期刊
(77461)
经济(77461)
研究(43047)
中国(22818)
学报(21907)
(21209)
科学(19418)
(18626)
管理(17959)
大学(16216)
学学(15557)
经济研究(14352)
财经(12881)
(12690)
金融(12690)
农业(12528)
(11284)
技术(10315)
问题(9761)
业经(9276)
教育(8917)
理论(8361)
技术经济(8114)
统计(7950)
(7357)
实践(7300)
(7300)
世界(7239)
价格(6880)
(6752)
共检索到203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余莉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航意险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保险业界和保险监管机构。航意险手续费恶性竞争的经济学根源主要有产品简单、价格单一;价格管制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分销渠道单一,形成买方垄断(买方寡占)。要解决航意险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维护航意险市场秩序,无论保险公司、行业协会,还是保险监管机构,都应从问题根源着手,从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三方面着手增加替代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手续费支付透明度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生忠  陆晓龙  高志强  
财险公司在理赔中进行恶性竞争,会增加财险公司的赔款支出,进而提高其负债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模型证明,理赔中的恶性竞争不仅会对财险公司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在一定条件下伤害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在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财险公司以保费最大化为目标。由于缺乏市场退出机制及信息披露机制,超额赔付被财险公司用来作为增加保费收入的重要方法,这也是财险公司在理赔中进行恶性竞争的根本动因。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怡男  刘颖  
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大量经济现象,传统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新兴的行为经济学以其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对传统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挑战,大大增强了对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本文以企业价格行为为例,利用行为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市场中的大量企业价格行为异象进行解释,并指导企业经营者做出理性价格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段春明  张天阳  
有学者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进行过实证研究,均证明注册会计师在收取审计费用时,会自动形成价格下限。本文从审计产权和博弈学的角度,分析了审计价格下限形成的原因,认为审计价格下限降低了审计市场的效率,建议改变审计师的聘用方式、聘用时间,充分披露审计报告,以有效遏制此现象的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柏杰  何炼成  
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房价高涨的原因及治理对策。我国房价高涨虽然全国层面看泡沫不大,但京津沪等发达城市泡沫严重。房价高涨乃至形成泡沫的根源在于地租过高,直接原因是房地产业的行业利润过高吸引了社会资本的过度集中,资本虚拟化和银行的信贷支持则成为其加速器。房价高涨会产生严重的民生问题,泡沫破灭又会对实体经济带来灾难,因此降低地租和有比例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均衡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少安  谢冬水  
圈地运动是英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导致了英国农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为英国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市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由圈地运动引起的农业进步使英国成功地避免了李嘉图陷阱。圈地运动是英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进步。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为怎样看待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与补偿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建军  吴海民  
蓝海战略的理论精髓是规则再造与价值创新。本文为蓝海战略提供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框架,指出价值创新的奥秘在于整合运用边际效用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两大经济规律,从而实现高效用与低成本的有效结合;规则再造的关键在于将传统市场逻辑下的“价格—需求—供给—价格”机制,改造成非竞争性市场逻辑下的“效用—需求—供给—成本”机制,重新塑造新的供求法则。这正是蓝海战略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秀丽  王文亮  王成璋  
城市出现的原因有多种,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解释以集聚效应为特征,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宪  
新制度经济学打开了企业"黑箱",它试图用交易费用来讨论企业问题,但它却并没能够对企业的起源做出合理的解释。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阐述了企业起源这一问题,也为我们的研究就提供了指导思路。企业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以协作为基础并且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产生的,其根本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平  卢新波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和法学的方法 ,分析了贫困的成因和贫困的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一个代表性的非洲案例 ,本文认为 ,权利和资本在反贫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灵燕  
中国人倾向于以不同的规则对待和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人,这种关系导向行为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解释。由于熟人之间的交往是持续的,且某两人之间的交往情形会被熟人圈中的其他人了解到,因此,当个人实施“送人情”这种看似利他主义的行为时,虽然栖牲了短期利益,却可以期望在未来获得他人的回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送人情”时都抱有未来从他人那里获得互惠性报偿的期望,只有家人之间在相互帮助时才不会计较对方回报与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波  张彤  
营利性教育的兴起呼唤对营利性教育进行理论解释。营利性教育的兴起是市场力量介入教育资源配置、加速知识生产与转移的尝试。营利性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和营利性教育机构之间建立起来的知识交易的关系。政府应当从政策扶持和制度管理两个方面干预营利性教育。建立客观公正、简明有效的营利性教育认证体系是政府为发展营利性教育进行的最为重要的准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瑞龙  赖步连  周业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