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6)
2023(10236)
2022(8744)
2021(8222)
2020(6810)
2019(15802)
2018(15648)
2017(29662)
2016(16530)
2015(18838)
2014(19490)
2013(19372)
2012(18248)
2011(16675)
2010(17096)
2009(15960)
2008(16191)
2007(15229)
2006(13423)
2005(12047)
作者
(49302)
(41764)
(41632)
(39664)
(26071)
(20283)
(18897)
(16172)
(15543)
(15174)
(14204)
(14177)
(13395)
(13168)
(12943)
(12836)
(12808)
(12347)
(11937)
(11930)
(10532)
(10462)
(10246)
(9787)
(9719)
(9544)
(9539)
(9211)
(8747)
(8528)
学科
(72836)
经济(72776)
(50642)
(47496)
管理(38278)
农业(33544)
方法(28607)
(25947)
企业(25947)
数学(24244)
数学方法(24029)
业经(20859)
中国(19671)
地方(18064)
(16412)
(14465)
(13659)
(12800)
农业经济(12766)
(12482)
贸易(12476)
(12098)
理论(11169)
发展(10392)
(10391)
(10371)
银行(10367)
(9884)
环境(9876)
(9798)
机构
学院(244551)
大学(236617)
(95888)
经济(93508)
管理(89213)
研究(81855)
理学(75416)
理学院(74526)
管理学(73150)
管理学院(72685)
中国(64273)
(62386)
科学(51994)
(50557)
农业(47680)
(43511)
业大(42565)
(42479)
(41185)
中心(40277)
研究所(38035)
(35095)
师范(34771)
财经(33353)
(32583)
北京(31690)
(30265)
(29978)
农业大学(29334)
(28174)
基金
项目(153385)
科学(118007)
研究(116856)
基金(106106)
(91644)
国家(90687)
科学基金(76079)
社会(71466)
社会科(67002)
社会科学(66979)
(64231)
基金项目(57372)
教育(52987)
编号(51655)
(51411)
自然(46793)
自然科(45506)
自然科学(45492)
自然科学基金(44648)
资助(42862)
成果(41691)
(35808)
课题(35547)
(34835)
重点(34418)
(33209)
(31034)
(29664)
发展(29073)
科研(29056)
期刊
(120569)
经济(120569)
研究(68703)
(66645)
中国(54708)
农业(44913)
学报(39104)
科学(35950)
(33492)
大学(29950)
教育(29164)
学学(28050)
业经(27320)
管理(25946)
(24083)
金融(24083)
技术(22531)
(21246)
问题(17633)
经济研究(15557)
农村(15499)
(15499)
财经(15474)
农业经济(15424)
(15415)
(13331)
图书(13277)
经济问题(12926)
资源(12715)
技术经济(12322)
共检索到376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道品  郑文俊  黄燕玲  罗盛锋  
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开发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最后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五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晋财  王春燕  
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城乡分离城市化的推进,使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经济衰退、生态恶化、社会矛盾丛生的综合性系统危机,影响美丽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广西红岩村的案例表明,将村庄视为一个由经济、生态、社会子系统拟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推动村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外部环境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物质能量,使村庄走出平衡态;强化"经济—生态"协同整治、协调发展,使村庄远离平衡态;注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村庄与外界环境的能量交换形成负熵流,可以促进村庄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央政府对提升农业功能、优化产业组织、改善技术条件等方面给予农村的种种支持为村庄系统进入耗散结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外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晓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旨在改变日益突出的农村发展问题。作为一个综合性国家决策,新农村建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明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勇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虽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且广泛,但在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寻通过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等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汤志华  
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需要采用多渠道引入资本、实施部门联动、村企结对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媚  
生态经济综合开发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生态经济地域范围内,对没有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资源,通过现代科技、设备、智力、生产和经济活动,进行不同形态的再投入,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发展新的产业和产品,以求得系统整体性,结构优化性,生态平衡性和经济最佳性。对村级生态经济综合开发的运作模式进行探讨的目的在于以农村基本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出一整套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经济综合开发新路径,从最基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陶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欣  李忠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乡村旅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2000年,我市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本文针对开发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提供了作者的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琳琳  
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在搞活了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新农村建设则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空间。但在农村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对生态旅游认识和重视不够、管理人才缺乏、投入资金不足等问题,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开发、无秩序经营等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现象。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视角,探索并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促进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