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8)
2023(5583)
2022(4624)
2021(4446)
2020(3835)
2019(8409)
2018(8584)
2017(15384)
2016(9043)
2015(10351)
2014(10586)
2013(10129)
2012(9598)
2011(8846)
2010(9031)
2009(8333)
2008(8331)
2007(7682)
2006(6921)
2005(6264)
作者
(29575)
(24852)
(24748)
(23575)
(15886)
(11778)
(11161)
(9672)
(9574)
(8982)
(8736)
(8529)
(8350)
(8325)
(8069)
(7532)
(7427)
(7371)
(7370)
(7159)
(6737)
(6406)
(6066)
(5839)
(5663)
(5549)
(5541)
(5452)
(5312)
(5063)
学科
(31936)
经济(31887)
管理(20894)
(16713)
(15825)
(13339)
企业(13339)
方法(11551)
数学(9435)
数学方法(9281)
中国(9068)
(8818)
(7905)
理论(7607)
(7458)
(6686)
金融(6678)
(6673)
业经(6253)
教育(6008)
(5926)
银行(5879)
(5683)
(5447)
(5360)
农业(5326)
(5132)
贸易(5131)
地方(5062)
(4934)
机构
大学(135464)
学院(131917)
研究(53062)
(45183)
经济(43999)
管理(40573)
中国(38183)
科学(36902)
理学(33961)
理学院(33410)
管理学(32375)
管理学院(32147)
(31400)
(30432)
(29938)
研究所(27556)
农业(25051)
业大(23825)
中心(22690)
(22111)
(22048)
(19999)
师范(19644)
北京(19288)
(19234)
(17834)
财经(17292)
技术(17001)
(16771)
(16061)
基金
项目(87523)
科学(65656)
基金(60931)
研究(59374)
(56442)
国家(55994)
科学基金(44418)
社会(34325)
(34225)
社会科(32185)
社会科学(32175)
基金项目(31361)
自然(30403)
(30153)
自然科(29644)
自然科学(29625)
自然科学基金(29094)
教育(28175)
资助(25774)
编号(23708)
成果(21775)
重点(20758)
(18709)
计划(18345)
(18131)
课题(18105)
科研(17150)
(17117)
科技(17022)
创新(16187)
期刊
(54369)
经济(54369)
研究(37714)
学报(32682)
中国(31339)
(28781)
科学(25733)
大学(23296)
学学(21998)
农业(19516)
教育(19182)
(17125)
管理(14899)
(11069)
金融(11069)
(10338)
技术(10274)
业大(9660)
(9221)
财经(8989)
经济研究(8336)
图书(8282)
业经(7913)
农业大学(7866)
(7764)
林业(7049)
问题(6756)
科技(6575)
(6294)
论坛(6294)
共检索到207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凤  周洲  刘永涛  李小义  孔杰  陈飞雄  
【目的】为探明西伯利亚鲟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动力学与消除规律,同时为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防治鲟鱼细菌性疾病和水产品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0℃条件下进行恩诺沙星10 mg/kg体重口灌给药后西伯利亚鲟血液、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恩诺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5、0.9和1.23 h;峰浓度值(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冯娟  卢彤岩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董军   张思雨   房迪   苏泽辉   舒锐   雷小婷   胡鲲  
为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分布,明确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及休药期。本实验进行牛蛙单次口灌10%恩诺沙星粉混悬液(20 mg/kg·bw),在0.5、1、2、4、8、12、24、48、96、192、336、480 h分组织取样检测实验。研究显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牛蛙血液中的达峰时间(T_(max))相同为1 h,峰浓度(C_(max))分别为26.592μg/mL、2.256μg/mL;恩诺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脑中的T_(max)均为8 h,C_(max)分别为10.21、13.84、17.52、3.95 mg/kg;环丙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的T_(max)分别为12、8、12 h,C_(max)分别为1.362、20.46、4.07 mg/kg,在脑中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吸收迅速,21.90%~40.35%恩诺沙星转化为环丙沙星,与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相比,环丙沙星在牛蛙体内更易消除;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08.22μg/kg;单剂量10%恩诺沙星粉(20 mg/kg bw)适用于治疗由于嗜水气单胞菌(MIC:0.1μg/mL)患病牛蛙;牛蛙在室温为25℃左右的饲养环境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14.24 h(22 d)。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雪  王荻  李绍戊  卢彤岩  
采用液质联用法(HPLC-MS/MS)建立了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同时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口灌给药西伯利亚鲟后,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水温22℃下,氟苯尼考以15 mg/kg剂量单次口灌给药西伯利亚鲟,检测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浓度,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在西伯利亚鲟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氟苯尼考在血浆中的达峰浓度(Cmax)为3.4μg/mL,达峰时间(Tpeak)为2.943 h,表观分布容积(V/F)为3.267 L/kg,消除半衰期(t1/2β)为31.21 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洪艳  李兆新  邢丽红  唐锡招  
以80 mg/kg鱼体重对牙鲆单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表明,停药后0.25 h,肌肉中恩诺沙星残留量最低。各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依次为腮>肝脏>血液>肾脏>肌肉,其中肌肉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最低为67.759 h,消除最快,停药后12 d检测不到恩诺沙星。停药后0.25 h,在牙鲆血液、肝脏、肾脏中均有环丙沙星残留,残留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血液,肌肉和鳃中未检出环丙沙星。停药后22 d在血液、肝脏和肾脏3个组织中仍然能够检测出恩诺沙星,但是停药7 d后这3个组织中均检测不出环丙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房文红  于慧娟  蔡友琼  周凯  黄冬梅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药饵口灌给药途径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欧洲鳗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10 mg/kg后,其血浆、肌肉和肝脏中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恩诺沙星在欧洲鳗鲡不同组织中分布较广,血浆、肌肉和肝脏的Vd分别为6.362 L/kg、8.081 L/kg和15.870 L/kg;恩诺沙星在鳗鲡体内消除较慢,在血浆、肌肉和肝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β1/2)分别为161.10 h、333.21 h和611.26 h,总体清除率(CLs)分别为27.4 mL/(kg.h)、16.8 g/(kg.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娜  李健  王群  
在11~12℃水温条件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连续口服恩诺沙星7d后肌肉、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大菱鲆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残留的恩诺沙星药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在不同的时间点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药物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75%~87%。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不同,在肌肉、血清和肝脏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560e-0.0310t、C=1.147e-0.0189t和C=0.920e-0.0271t;恩诺沙星在3种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星星  刘秀红  丁相卿  赵文婷  刘文斌  陆承平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勇  朱晓华  李邦平  陈校辉  沈美芳  杨洪生  边文冀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每天以20mg/kg和40mg/kg剂量的恩诺沙星药饵投喂斑点叉尾鮰,周期为5d,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恩诺沙星的达峰时间分别在给药期间第3天和第4天,达峰时的药物含量分别为12.24、15.97mg/kg。低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25e-0.136 t、C=0.31e-0.082 t和C=0.23e-1.37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10、8.43和5.06d。高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70e-0.173 t、C=0.50e-0.096 t和C=1.08e-0.182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00、7.22和3.81d。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鮰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在用药138d时,低剂量组鱼体肌肉中恩诺沙星含量为0.013mg/kg;高剂量组为0.019mg/kg。药物在斑点叉尾鮰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血液>肝脏>肌肉。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晓荣  王印庚  李胜忠  李兆新  张正  陈霞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仲孟  张露  赵瀚  黄志鹏  柯红雨  段元亮  李强  周剑  
通过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及其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Acipenser baerii♀ × A. schrenc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进行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测定,从而对3种鲟鱼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除水分含量外,杂交种肌肉中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亲本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在3种鲟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杂交种(西伯利亚鲟♀×施氏鲟♂)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及鲜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其亲本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3种鲟鱼肌肉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另外,在杂交种肌肉中检测出亲本含有的18种脂肪酸外,还另外检测出4种脂肪酸,且杂交种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P<0.05)。在3种鲟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分别为棕榈酸(C16:0)、油酸(C18:1n9c)和亚油酸(C18:2n6c)。研究表明,杂交种相比于亲本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从而具有更明显的生产优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慧宇  陈君义  王云飞  顾开朗  
通过研究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和休药期。试验前,从养殖场购买的泥鳅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暂养7 d后,分成3组投放入不同水温的养殖系统中。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作为目标化合物,以拌料给药的方式,按20 mg/kg鱼体重的剂量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7 d后,对15、20、25℃3种水温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泥鳅体内消除,且水温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衰减消除速率有很大影响,在25、20、15℃水温条件下,泥鳅体内的恩诺沙星代谢至10.0μg/kg以下分别需要25、32、...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宁宁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赵峰  黄桂云  
对人工养殖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学和显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从前至后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直肠,食道与胃的分界不明显,形成一个"食道-胃过渡区",胃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织学研究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其中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杯状细胞和粘液细胞。"食道-胃过渡区"已有腺体存在。胃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杯状细胞,胃的粘膜表面有许多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幽门部的胃小凹较贲门部和胃体部深;贲门部和胃体部中含有大量的胃腺,幽门部无胃腺。幽门盲囊的管腔内被向内深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洁丹  李守军  丁焕中  刘文字  余静贤  张嘉慧  刘雅红  
【目的】研究乳房炎奶牛单剂量乳房灌注1%恩诺沙星(50ml/头)后乳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统计矩原理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在给药区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均于给药后2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16±3.10)μg·ml-1和(2.79±0.94)μg·ml-1,然后逐渐下降;12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24h已检测不到环丙沙星。对于非给药区,恩诺沙星给药后1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0.19±0.02)μg·ml-1,然后逐渐下降;6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于给药后4h乳药浓度可达最高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藕琴  刘晓勇  潘厚军  石存斌  孙慧武  吴淑勤  
为了对心脏囊肿状病变的西伯利亚鲟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病因初步探讨,使用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技术,对患病西伯利亚鲟各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病西伯利亚鲟心脏表面可观察到米粒大、息肉状、紫褐色的囊状肿物,似桑葚状,心外膜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形成囊肿。组织病变为心外膜囊肿,呈动态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囊肿上皮由扁平变为立方上皮;囊肿壁逐渐增厚与分化,使囊腔不断增多变大,腔内有大量未分化的圆球形、梭形等不同成熟度的血细胞,形成血管组织,并浸润着大量游离或团状分布细胞,整个病变类似一种肿瘤型的恶性增生,心肌细胞肿胀,断裂,溶解,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并浸润炎性细胞;肾间质和脾脏淋巴细胞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