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8)
2023(2749)
2022(2403)
2021(2387)
2020(2100)
2019(4681)
2018(4798)
2017(8647)
2016(5206)
2015(6067)
2014(6175)
2013(5952)
2012(6116)
2011(5599)
2010(5962)
2009(5663)
2008(6072)
2007(5743)
2006(5241)
2005(4749)
作者
(18509)
(15606)
(15383)
(14673)
(10079)
(7623)
(6895)
(6013)
(5911)
(5761)
(5437)
(5418)
(5205)
(5147)
(5027)
(4696)
(4694)
(4680)
(4555)
(4535)
(4191)
(4053)
(3899)
(3668)
(3607)
(3575)
(3481)
(3446)
(3394)
(3333)
学科
(19279)
经济(19245)
管理(14203)
(11803)
(9906)
企业(9906)
(8082)
方法(7843)
数学(6092)
数学方法(5884)
(5408)
中国(4984)
(4516)
理论(4496)
(4496)
(4388)
业经(4090)
(3811)
金融(3810)
(3547)
贸易(3544)
农业(3449)
(3418)
(3355)
(3351)
银行(3325)
教育(3225)
(3183)
地方(3079)
(2970)
机构
大学(86126)
学院(83056)
研究(32576)
(26216)
经济(25484)
管理(25065)
中国(24433)
科学(23932)
理学(21015)
理学院(20634)
(20316)
管理学(19853)
(19817)
管理学院(19715)
(19094)
研究所(17447)
农业(16316)
业大(15371)
中心(14157)
(14096)
(13342)
(13075)
师范(12861)
北京(12587)
(11485)
(11163)
(11094)
农业大学(10574)
师范大学(10465)
财经(10441)
基金
项目(52062)
科学(38952)
基金(36702)
(34520)
国家(34228)
研究(33696)
科学基金(26970)
(19814)
自然(19272)
社会(19131)
基金项目(19046)
自然科(18831)
自然科学(18819)
自然科学基金(18483)
(18031)
社会科(17882)
社会科学(17873)
资助(15961)
教育(15820)
编号(13055)
成果(12515)
重点(12404)
计划(11486)
(11102)
科技(10628)
(10538)
科研(10244)
课题(9961)
(9873)
创新(9365)
期刊
(33998)
经济(33998)
研究(23671)
学报(21406)
(19200)
中国(18991)
科学(17869)
大学(15443)
学学(14591)
农业(13046)
教育(11146)
(10604)
管理(10016)
(7222)
金融(7222)
(6747)
(6552)
业大(6508)
技术(6228)
财经(5727)
农业大学(5395)
图书(4992)
(4937)
业经(4569)
经济研究(4367)
问题(4272)
资源(4269)
科技(4197)
林业(4170)
(4162)
共检索到13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洁丹  李守军  丁焕中  刘文字  余静贤  张嘉慧  刘雅红  
【目的】研究乳房炎奶牛单剂量乳房灌注1%恩诺沙星(50ml/头)后乳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用统计矩原理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在给药区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均于给药后2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3.16±3.10)μg·ml-1和(2.79±0.94)μg·ml-1,然后逐渐下降;12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24h已检测不到环丙沙星。对于非给药区,恩诺沙星给药后1h左右乳中浓度达到最高值(0.19±0.02)μg·ml-1,然后逐渐下降;6h后检测不到恩诺沙星,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于给药后4h乳药浓度可达最高峰...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洪艳  李兆新  邢丽红  唐锡招  
以80 mg/kg鱼体重对牙鲆单次口灌给药恩诺沙星,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牙鲆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研究表明,停药后0.25 h,肌肉中恩诺沙星残留量最低。各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依次为腮>肝脏>血液>肾脏>肌肉,其中肌肉中恩诺沙星消除半衰期最低为67.759 h,消除最快,停药后12 d检测不到恩诺沙星。停药后0.25 h,在牙鲆血液、肝脏、肾脏中均有环丙沙星残留,残留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血液,肌肉和鳃中未检出环丙沙星。停药后22 d在血液、肝脏和肾脏3个组织中仍然能够检测出恩诺沙星,但是停药7 d后这3个组织中均检测不出环丙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董军   张思雨   房迪   苏泽辉   舒锐   雷小婷   胡鲲  
为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分布,明确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及休药期。本实验进行牛蛙单次口灌10%恩诺沙星粉混悬液(20 mg/kg·bw),在0.5、1、2、4、8、12、24、48、96、192、336、480 h分组织取样检测实验。研究显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牛蛙血液中的达峰时间(T_(max))相同为1 h,峰浓度(C_(max))分别为26.592μg/mL、2.256μg/mL;恩诺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脑中的T_(max)均为8 h,C_(max)分别为10.21、13.84、17.52、3.95 mg/kg;环丙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的T_(max)分别为12、8、12 h,C_(max)分别为1.362、20.46、4.07 mg/kg,在脑中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吸收迅速,21.90%~40.35%恩诺沙星转化为环丙沙星,与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相比,环丙沙星在牛蛙体内更易消除;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08.22μg/kg;单剂量10%恩诺沙星粉(20 mg/kg bw)适用于治疗由于嗜水气单胞菌(MIC:0.1μg/mL)患病牛蛙;牛蛙在室温为25℃左右的饲养环境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14.24 h(22 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勇  朱晓华  李邦平  陈校辉  沈美芳  杨洪生  边文冀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每天以20mg/kg和40mg/kg剂量的恩诺沙星药饵投喂斑点叉尾鮰,周期为5d,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恩诺沙星的达峰时间分别在给药期间第3天和第4天,达峰时的药物含量分别为12.24、15.97mg/kg。低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25e-0.136 t、C=0.31e-0.082 t和C=0.23e-1.37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10、8.43和5.06d。高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70e-0.173 t、C=0.50e-0.096 t和C=1.08e-0.182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00、7.22和3.81d。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鮰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在用药138d时,低剂量组鱼体肌肉中恩诺沙星含量为0.013mg/kg;高剂量组为0.019mg/kg。药物在斑点叉尾鮰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血液>肝脏>肌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凤  周洲  刘永涛  李小义  孔杰  陈飞雄  
【目的】为探明西伯利亚鲟体内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代谢动力学与消除规律,同时为科学合理使用恩诺沙星防治鲟鱼细菌性疾病和水产品的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20℃条件下进行恩诺沙星10 mg/kg体重口灌给药后西伯利亚鲟血液、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数据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鲟血液、肝脏和肌肉中恩诺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房室模型符合二房室模型,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5、0.9和1.23 h;峰浓度值(C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翔凌  杨先乐  林茂  喻文娟  张宁  张书俊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代肝细胞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F)代谢情况的方法,并通过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来间接反映恩诺沙星N-脱乙基酶的活性。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细胞中的药物,正己烷去脂,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经测得该方法样品回收率均大于80.28%,日间变异系数小于5.54%。通过EF与大口黑鲈肝细胞进行孵育,发现EF在细胞中的消除方程为C=50e-0.0008t,消除半衰期(T1/2)为86.63 h,消除速率常数(K)为8×10-4/h。对孵育过程中的酶活研究发现最佳孵...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宗林  唐俊  喻文娟  胡鲲  叶金明  杨先乐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组织内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含量。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四种组织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5%±12.61%,70.25%±14.73%;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27%±0.84%,2.14%±0.68%;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38%±2.46%,3.48%±1.16%。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μg/g和0.004μg/g。以10 mg/kg蟹体重剂量单次肌肉注射给药后,恩诺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肌肉、肝胰腺、精巢和卵巢内的Tmax,Cmax分别为:1 h,4.323±0.56μg/g;1 h,6.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娜  李健  王群  
在11~12℃水温条件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连续口服恩诺沙星7d后肌肉、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大菱鲆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残留的恩诺沙星药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在不同的时间点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药物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75%~87%。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不同,在肌肉、血清和肝脏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560e-0.0310t、C=1.147e-0.0189t和C=0.920e-0.0271t;恩诺沙星在3种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洪艳  李兆新  林洪  冷凯良  耿霞  翟毓秀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分析了牙鲆肌肉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含量。样品前处理方法为: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提取液,样品经均质、离心后,用正己烷除去脂肪,再用ODS(C18)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液蒸发浓缩后,乙腈溶解残渣。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XDB-C18柱(250mm×4.6mm);流动相0.01mol/L四丁基溴化铵(pH3.0)∶乙腈=94∶6(v/v);流速1.5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80nm、发射波长450nm。结果表明,在牙鲆肌肉中添加50、100和200μg/kg3个水平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混合物标准后,其回收率均大于80%,相对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传步  王元  赵姝  范培莉  凌海  李新苍  周俊芳  房文红  
为评价沉水植物对去除养殖尾水中残留抗菌药的作用,改进了QuEchERS前处理方法,建立了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含量HPLC检测方法,采用模拟生态研究了恩诺沙星残留在沉水植物体内蓄积、代谢和消除规律。优化了不同提取液、萃取盐和提取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净化剂的净化效果。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沉水植物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回收率分别为79.60%~110.15%和57.26%~102.00%,检测限分别为0.003μg·g~(-1)和0.005μg·g~(-1)。在模拟生态系统中,以终浓度200μg·L~(-1)的恩诺沙星单次泼洒用药后,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均在24 h吸收恩诺沙星至最大值,分别为0.82μg·g~(-1)、0.86μg·g~(-1)和2.34μg·g~(-1);采用梯形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92.06(μg·g~(-1))·h、209.92(μg·g~(-1))·h和471.44(μg·g~(-1))·h;此时3种沉水植物对恩诺沙星的生物富集系数FBC分别为9.7、10.2和27.8。恩诺沙星代谢产物环丙沙星浓度在施药后72 h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027μg·g~(-1)、0.029μg·g~(-1)和0.037μg·g~(-1),300 h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2(μg·g~(-1))·h、8.21 (μg·g~(-1))·h和12.21 (μg·g~(-1))·h。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地蓄积养殖尾水中的恩诺沙星残留,轮叶黑藻明显优于苦草和伊乐藻,研究结果可为养殖尾水抗菌药残留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星星  刘秀红  丁相卿  赵文婷  刘文斌  陆承平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宗林  叶金明  李代金  杨先乐  胡鲲  唐俊  
研究了不同水温(16℃、25℃)、不同给药剂量(10 mg/kg、20 mg/kg)和不同给药方式(肌注、口灌)等条件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药物在蟹血淋巴中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中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16℃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在蟹血淋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96.818 mg/(L.h),Cmax6.54μg/mL,t1/2α0.851 h,t1/2β95.415 h;25℃时以10 mg/kg剂量肌注给药后,恩诺沙星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AUC168.457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房文红  胡琳琳  陈玉露  贾娴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对锯缘青蟹口灌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淋巴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血浆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分析,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点,发现有三个代谢产物,其中峰面积最大的为环丙沙星,其次为羟基化恩诺沙星,另一代谢产物可能是加氧恩诺沙星;推测恩诺沙星在锯缘青蟹体内的代谢反应主要是脱乙基反应、羟基化反应和氧化反应。通过定量分析,血浆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分别为19.1μg/ml和0.526μg/m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慧宇  陈君义  王云飞  顾开朗  
通过研究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和休药期。试验前,从养殖场购买的泥鳅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暂养7 d后,分成3组投放入不同水温的养殖系统中。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作为目标化合物,以拌料给药的方式,按20 mg/kg鱼体重的剂量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7 d后,对15、20、25℃3种水温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泥鳅体内消除,且水温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衰减消除速率有很大影响,在25、20、15℃水温条件下,泥鳅体内的恩诺沙星代谢至10.0μg/kg以下分别需要25、3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帅  胡琳琳  房文红  周凯  于慧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盐度33条件下恩诺沙星口灌和肌肉注射给药(剂量10 mg/kg)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拟穴青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血淋巴和组织中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基于统计矩原理的非房室模型进行计算。恩诺沙星口灌和肌肉注射拟穴青蟹给药后,血药达峰快,分别为0.5 h和1 min,达峰浓度分别为12.90和31.86μ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16.1和816.8μg/(mL.h)。恩诺沙星在拟穴青蟹组织中分布较广,口灌给药下肌肉和肝胰腺AUC分别为445.9和817.6μg/(g.h),肌肉注射给药下的AUC分别为554.7和2 573.7μg/(g.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