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6)
2023(3602)
2022(2850)
2021(2651)
2020(2039)
2019(4948)
2018(4808)
2017(8688)
2016(4728)
2015(5105)
2014(5120)
2013(4962)
2012(4798)
2011(4392)
2010(4480)
2009(4076)
2008(4118)
2007(3693)
2006(3275)
2005(3135)
作者
(13572)
(11322)
(11240)
(10778)
(7436)
(5562)
(5122)
(4399)
(4260)
(4132)
(3786)
(3770)
(3722)
(3672)
(3669)
(3598)
(3328)
(3322)
(3200)
(3194)
(2919)
(2751)
(2745)
(2718)
(2596)
(2503)
(2495)
(2302)
(2263)
(2229)
学科
(21139)
经济(21111)
管理(11626)
(10847)
(10442)
(10404)
贸易(10403)
(10279)
方法(10181)
(9623)
企业(9623)
数学(8174)
数学方法(8058)
出口(7691)
出口贸易(7691)
(7691)
(6589)
(6377)
中国(5374)
理论(5086)
(4429)
业经(4231)
教育(3766)
财政(3412)
(3388)
(3369)
(3128)
(3002)
金融(2999)
经济学(2843)
机构
大学(73436)
学院(70343)
(32521)
经济(31959)
管理(24789)
研究(24397)
理学(21675)
理学院(21436)
管理学(20963)
管理学院(20843)
中国(18213)
(15803)
(15165)
科学(14316)
财经(12628)
经济学(12014)
(11835)
(11577)
经济学院(10838)
(10800)
研究所(10740)
中心(10432)
(10355)
(9610)
财经大学(9521)
师范(9513)
北京(9315)
业大(9274)
(8727)
农业(8561)
基金
项目(45896)
科学(36747)
基金(35179)
研究(33238)
(30568)
国家(30347)
科学基金(26011)
社会(22420)
社会科(21285)
社会科学(21283)
基金项目(17585)
(16758)
自然(16274)
自然科(15945)
自然科学(15940)
教育(15793)
自然科学基金(15685)
资助(14677)
(14240)
编号(12363)
(10874)
成果(10744)
重点(10414)
国家社会(9947)
教育部(9692)
(9543)
(9322)
大学(9211)
科研(9013)
人文(8976)
期刊
(34147)
经济(34147)
研究(23080)
中国(13394)
学报(12579)
(12224)
科学(10255)
(9755)
管理(9723)
大学(9497)
学学(8835)
教育(8589)
财经(6971)
(6927)
经济研究(6282)
农业(6276)
(6108)
(5578)
金融(5578)
国际(5419)
问题(5134)
技术(5104)
业经(4023)
世界(3976)
统计(3665)
(3500)
(3493)
技术经济(3377)
图书(3291)
(3153)
共检索到108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恩格斯的"现代唯物主义"是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唯物主义的束缚,具有"物性论"色彩;它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相比,在理论高度上存在相当的距离。马克思不仅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分析方法,还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将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德国式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恩格斯则把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绝对精神"一起抛弃掉了。恩格斯过于偏重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定程度上存在实用主义倾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雄飞  
对于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恩格斯对《资本论》的解读未能充分加以体现。他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三卷的不同评价,主要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他将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理论层面的分析,看成不同社会形态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历史差异的理论抽象,生产价格被直接当成市场价格的抽象反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忠  
马克思、恩格斯的股份公司理论研究林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以及其它一些著作和文章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关系上,特别是从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一般规律上,对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作了深入细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艳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解决所有制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模式与中国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作云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党人理论所做的概括,不仅规定了《共产党宣言》和共产党人的基本任务,而且揭示了《共产党宣言》和共产党人思想体系的根本特征;不仅体现了共产党人党纲、党章的阶级性、战斗性,而且内含着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它对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分析、评价及态度,不仅为区别真假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标准,而且为共产党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战略策略原则。践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人理论的这一概括,不仅是共产党人永远保持其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根本标志,巩固和加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领导的基本前提,而且为共产党人带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兴祥  洪永淼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非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考察了"社会主义"一词的语用情况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指称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他们后期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列宁的理论突破与演进。在经济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里,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应该按什么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九)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中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包括政治、社会及经济诸多方面内容。它不仅要求法律上平等,而且要求实际平等。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平等只是形式的表面(法律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形式上平等和实际不平等不可避免。要实现真正平等,必须消除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七)股份公司的成立。由此:1.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2.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论股份经济(八)2.股份公司的产生当1848年的火山爆发突然在惊慌失措的欧洲自由资产阶级眼前喷出一个为争取自身政治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武装工人阶级的巨大怪影的时候,把安全地握有自己的资本看得比直接掌握政权重要得多的资产阶级,宁可牺牲它过去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韦正翔  
多数人说的"普世伦理"指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本文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看待这种"普世伦理"的,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都是这种"普世伦理"的支持者,后来因为发现这种"普世伦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走向了科学共产主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冬娜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资本逻辑,提出了站在社会历史视域考察自然概念、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道的生态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林  朱经纬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一书中文版序言中,特雷尔·卡弗以"厘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为名,提出要"通过谨慎关注一个特别的日子"即"马克思去世的那天"(1883年3月14日)"来审视恩格斯的叙述",并进而向世界宣布了他"审视"的惊人结果: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惊人对立"。回应特雷尔·卡弗的这一所谓"惊人"发现以及学界中与之相关的观点是每一个有良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所在;这也是在正确的前提和背景之下,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在本文中,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马克思恩格斯书信所反映出来的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真实学术关系及其交往的真实事例为依据,回应卡弗的质疑,并借以揭示所谓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的谎言"及回应学界的相关论点,同时,求教学界同仁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宗正 ,李竞能  
近年来结合我国人口问题,人口学界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行了讨论。一些同志虽然认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反动的,但又认为其中具有“科学成分”和“站得住脚的东西”,并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来证明这一点。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暂且不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本身的问题,先来看看在人口问题讨论会上和国内一些重要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一些同志引用来证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具有“科学成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些论述,其原意究竟是怎样,上述论断是否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原意。为了准确地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原意,避免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我们不得不较长地摘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论述的原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