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1)
- 2023(9724)
- 2022(8859)
- 2021(8504)
- 2020(7179)
- 2019(16744)
- 2018(16951)
- 2017(32662)
- 2016(18006)
- 2015(20375)
- 2014(20451)
- 2013(20354)
- 2012(18638)
- 2011(16964)
- 2010(16790)
- 2009(15331)
- 2008(14686)
- 2007(12658)
- 2006(11402)
- 2005(10039)
- 学科
- 济(66667)
- 经济(66582)
- 管理(51282)
- 业(46768)
- 企(39272)
- 企业(39272)
- 方法(32261)
- 数学(27829)
- 数学方法(27499)
- 中国(18609)
- 农(18060)
- 财(16890)
- 学(16826)
- 地方(14953)
- 业经(14874)
- 制(12437)
- 和(12216)
- 农业(12067)
- 理论(12027)
- 贸(11280)
- 贸易(11272)
- 图书(10944)
- 易(10916)
- 技术(10757)
- 务(10651)
- 财务(10588)
- 财务管理(10569)
- 环境(10567)
- 教育(10503)
- 书馆(10345)
- 机构
- 大学(251830)
- 学院(245580)
- 管理(102169)
- 济(91444)
- 经济(89119)
- 理学(88090)
- 理学院(87108)
- 管理学(85631)
- 管理学院(85150)
- 研究(77899)
- 中国(57781)
- 京(53849)
- 科学(49774)
- 财(42210)
- 所(38288)
- 农(36899)
- 江(36860)
- 业大(36772)
- 中心(36517)
- 研究所(34959)
- 范(34771)
- 师范(34509)
- 北京(34154)
- 财经(34094)
- 州(31236)
- 经(30875)
- 农业(28637)
- 院(28286)
- 师范大学(27720)
- 经济学(26188)
- 基金
- 项目(170560)
- 科学(133055)
- 研究(127324)
- 基金(122624)
- 家(105472)
- 国家(104548)
- 科学基金(90065)
- 社会(78005)
- 社会科(73806)
- 社会科学(73787)
- 省(66380)
- 基金项目(66209)
- 自然(58629)
- 教育(58073)
- 自然科(57236)
- 自然科学(57225)
- 自然科学基金(56174)
- 划(55687)
- 编号(54313)
- 资助(50132)
- 成果(45321)
- 部(37253)
- 重点(37211)
- 课题(35665)
- 发(35467)
- 创(35070)
- 项目编号(34429)
- 科研(32588)
- 创新(32572)
- 教育部(32164)
共检索到36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淑红 王翩然 王茜
考察了社会公众对于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变迁历程,深入挖掘了造成当今诸多图书馆职业问题的原因。通过访谈1977年至今历届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发现:①人们对于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随时代的发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70—1990年代初期,公众对于图书馆员职业的刻板印象包括:工作环境好、可以在大城市工作、可以看书等;当代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大约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印象则转变为:收入低、清闲、专业性不强、适合女性等;②图书馆员刻板印象与图书馆事业发展是共生关系;③时代背景参与塑造了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图书馆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但更多则来源于此前图书馆事业发展中未得...
关键词:
图书馆员 刻板印象 变迁 高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建华 王翩然
通过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加工理论、证伪信息与刻板印象的矫正模型,结合此前研究中得到的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影响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原发性范畴是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声望;②个人经验对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影响表明,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是改善图书馆员形象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路径;③图书馆学成功培养了未来职业者审视当下图书馆实践的批判性专业眼光,但也因此造成了其现实与专业化理想差距过大的落差感;④内-外群体效应部分解释了公众、未来职业者和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差异;⑤图书馆事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图书馆员、东北地区图书馆员和数字资源部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员群体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建华 王翩然 林晓莉
根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研究"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就有关被试个人基本信息、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相互关系4部分内容,从理论基础、研究步骤、研究内容、对策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描述性介绍和分析。研究发现: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表现为偏爱自我和贬低工作;学历、年龄、健康状况和职业状况是影响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关键因素;提升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图书馆服务水平是解决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晟 李媛 庞晓敏
通过对全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调查研究,选取地区与图书馆类型作为自变量,研究其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通过多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得到地区和图书馆类型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主要差异源集中于东北地区和其他馆类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俞碧飏 朱泳瑛 王茉瑶
为了从刻板印象视角了解图书馆员群体如何看待自己,文章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发现,图书馆员认为自己是称职的图书保管员;图书馆工作虽然女性居多且被认为是女性职业,但女性职业特征并不充分;群体内对于图书馆员工作的社会地位呈现两极看法;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表现出极度的偏爱自我和贬低工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静羽 朱泳瑛 刘一芃 王海婷 俞碧飏 梁兴
本研究以天津地区图书馆员为目标群体,引入心理学的刻板印象概念从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两个角度研究图书馆员形象问题。问卷调查选取天津地区公众、图书馆事业未来职业者及图书馆馆员三类群体,采用分层抽样和偶遇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得到图书馆员印象、图书馆工作印象、交往意愿三个大维度下的印象描述,从中筛选出图书馆员核心刻板印象。结果表明,人们对图书馆员职业的认识并不明确,整体偏好。对现实中的馆员印象积极但不清晰,对理想中的馆员表达出明确的高要求。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图书馆员 图书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俞碧飏 徐建华
为了更好地揭示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针对问卷法和访谈法的不足,本研究引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T-IAT)的实验范式,对图书馆员内隐刻板印象进行测量,进而了解三个问题,即在公众、图书馆学学生和图书馆员心目中:1图书馆职业究竟是不是女性职业?2对图书馆员而言究竟是正面印象多还是负面印象多?3图书馆工作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员没有显著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图书馆员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是积极的形象,但部分群体持怀疑态度;图书馆工作总体上在人们心目中既不是好工作也不是坏工作;图书馆学学生同时具有职业偏爱和职业自贬的倾向;图书馆员在内隐刻板印象中表现出职业偏爱的特点;提升图书馆职业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建华 王翩然 俞碧飏
[目的/意义]根据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结论,对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过程]综合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系列研究的成果,对与当今图书馆事业边缘化相关的4个议题——图书馆学理论和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尴尬的图书馆学学科地位、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图书馆学学生职业背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①创造机会让学生深入参与实践,加强研究理论和教育对图书馆实践的专业化改造,可以解决图书馆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②专业化职业价值的展示与传递,是提升学科专业地位的潜在路径;③恢复图书馆学专业在实践中的话语权,重拾职业的专业自信,是解决图书馆员自我边缘化问题的最根本途径;④取消本科教育与提升未...
关键词:
图书馆事业 边缘化 刻板印象 图书馆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庞晓敏 陈小玲 陈嘉茜
考察影响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因素,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手段,建立以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图书馆工作复杂性和舒适度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自变量的分析表明,从事流通阅览相关工作、育有一子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图书馆员更具"偏爱自我、贬低工作"的焦虑特征,与入职5年和数字资源岗的图书馆员形成强烈对比,专业性缺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研究还发现,东北地区图书馆员享有积极的职业认同。不同群体的自我刻板印象具有不同的内涵,需要依据其不同特点给出应对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晓莉 吴楠 付敏君
文章以全国各类型图书馆正式在编的图书馆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研究学历和岗位对图书馆员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并对不同专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学历对于"亲近感"和"强技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岗位对图书馆员的"热情"及其子维度"亲近感"和"工作印象"及其子维度"复杂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通过多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历和岗位的交互效应存在于疏离感、热情、弱技能、复杂性和舒适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翩然 徐建华 宋志强
基于对未来职业者图书馆员刻板印象的研究,从图书馆职业和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分析未来职业者产生职业背离现象的原因,并从图书馆工作服务水平、专业技能性以及图书馆学教育与实践的关系、专业认同感、学历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缓解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学 职业背离 刻板印象 未来职业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淑娟 刘华山
刻板印象威胁指一定的文化对某些群体持有负性刻板印象,群体成员在特定情境下由于担心别人会以这种观念来判断他和对待他,同时担心自身的表现会印证这种刻板印象而产生的威胁感。文章综述了刻板印象威胁的提出,威胁的发生机制,影响威胁效应的因素以及如何减弱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发生机制还需进一步认识;以后还可以探讨此威胁效应是否给被刻板者带来某些生物学上的改变;该效应指导教学实践还需做更多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刻板印象威胁 机制 减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边新灿
恢复高考45年来,高考招生的准入政策在考前学历要求总体上相对稳定的同时,在年龄、婚否等规定上经历了从限制到放开的变化,在禁止高考移民的同时逐步放开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限制;高考招生的照顾奖励政策经由“加分投档”“降分投档”,演变成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经历了从发展到调整规范的过程。这些变化在表面上形成了反向运行或钟摆现象。在实质上,无论是高考准入、加分政策的变迁,还是整个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完善,都受制于四条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第一,为国选才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外部联系规律;第二,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教育规律;第三,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与高考招生的考试规律、评价规律;第四,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与公共资源分配规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引领和统帅高考招生政策变迁和制度演进的灵魂。
关键词:
恢复高考 高考改革 报考条件 加分政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连淑芳
通过采取外显和内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内隐效应中存在显著的相容条件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存在明显的外显与内隐分离现象;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分数与内隐效应分数、外显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男强女弱"认同分数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关键词:
内隐刻板印象 自我效能感 内隐联想测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红艳 王海忠
在全球化市场上,原产国刻板印象长期制约着消费者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产品的评价。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问题的关注不断升温,但现有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内在机理。本文基于原产国刻板印象可以逆转这一视角,论述了原产国刻板印象可以逆转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突破,并基于刻板表征理论剖析了原产国刻板印象的逆转机制,最后指出了促进原产国刻板印象逆转的营销战略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