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7)
2023(2038)
2022(1875)
2021(1755)
2020(1472)
2019(3440)
2018(3432)
2017(6028)
2016(3734)
2015(4042)
2014(4179)
2013(4045)
2012(3859)
2011(3503)
2010(3522)
2009(3222)
2008(3085)
2007(2674)
2006(2380)
2005(1988)
作者
(13725)
(11754)
(11612)
(10880)
(7009)
(6108)
(5195)
(4894)
(4484)
(4135)
(4129)
(4086)
(3811)
(3788)
(3739)
(3700)
(3469)
(3384)
(3360)
(3318)
(3143)
(2922)
(2911)
(2687)
(2663)
(2582)
(2563)
(2548)
(2531)
(2523)
学科
(12884)
经济(12879)
管理(7639)
(6959)
方法(6619)
(6454)
数学(5954)
数学方法(5839)
(5016)
企业(5016)
环境(4947)
土地(4347)
(3821)
土壤(3808)
(3592)
资源(3387)
生态(3041)
地方(2841)
(2566)
(2526)
农业(2524)
(2316)
中国(2297)
及其(2221)
问题(2123)
业经(2121)
经济学(1990)
(1984)
(1863)
(1796)
机构
学院(53563)
大学(53178)
研究(23744)
科学(19970)
(18066)
管理(17826)
中国(16710)
(15957)
经济(15526)
理学(15251)
理学院(14971)
农业(14616)
(14574)
管理学(14505)
管理学院(14435)
业大(14103)
研究所(13940)
(13124)
中心(9922)
(9557)
农业大学(9554)
资源(9466)
科学院(9260)
(9209)
环境(9173)
实验(9134)
(9099)
实验室(8810)
(8316)
重点(8315)
基金
项目(42999)
科学(32269)
基金(30100)
(29736)
国家(29570)
研究(24796)
科学基金(23242)
自然(18276)
自然科(17758)
自然科学(17751)
(17644)
自然科学基金(17346)
基金项目(16450)
(16001)
社会(13408)
社会科(12607)
社会科学(12600)
资助(12437)
科技(11683)
计划(11588)
重点(11015)
教育(10520)
(9611)
编号(8912)
科研(8838)
专项(8484)
(8460)
(8176)
创新(7886)
(7849)
期刊
学报(16404)
(16209)
经济(16209)
(15565)
科学(13861)
中国(11711)
农业(10853)
大学(10674)
研究(10587)
学学(10412)
资源(7351)
(6821)
业大(5112)
林业(4863)
管理(4679)
(4546)
科技(4032)
技术(4030)
自然(3995)
农业大学(3958)
(3835)
中国农业(3702)
统计(3229)
教育(3109)
(2949)
决策(2816)
(2725)
环境(2707)
科技大(2662)
科技大学(2662)
共检索到73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兴  孙晓新  满秀玲  王清波  李东  胡艳玲  
【目的】为探究退耕还湿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危害的影响。【方法】取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豆田、不同退耕年限的杂草草甸或湿地和天然臌囊苔草—小叶章沼泽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三江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Pb,其次是Cu,而Zn、Mn和Cr的影响很小。随土壤深度增加,Cu、Pb、Zn、Mn和Cr含量呈波动变化。Cu和Pb含量在退耕还湿11年之前,在0~1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而在退耕还湿11年之后,在40~5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其他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变化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退耕恢复期间,土壤Cu、Pb、Zn与Cr含量随退耕时间先增加后减少,但Zn含量增加与减少未达到显著程度(P> 0.05)。而退耕样地土壤Mn含量从恢复第1年开始就显著低于大豆田(P 0.05)。随着退耕年限增加,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危害逐渐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建容  王谢  陈春秀  阳路芳  杨玉敏  陈庆瑞  
【目的】研究旨在摸清简阳市土壤As、Cd、Cr、Cu、Hg、Pb 6种重金属是否存在污染、污染种类、重点污染区域、污染面积,为土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在该区域共采集706个土壤样品。As、Hg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r、Cu、Pb、C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测定。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作为参考值,对样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ArcGIS技术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706个样点中,670个样点清洁,清洁面积为2160.98 km~2,占总面积的99.21%;26个样点尚清洁,虽处于警戒线但未污染,面积为16.41 km~2,占总面积的0.75%;5个样点轻度污染,面积为0.70 km~2,占总面积的0.03%;1个样点中度污染,面积极小。【结论】简阳市土壤有极少量轻度、中度污染,没有重度污染,目前清洁度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娜  曾静  李旭  侯志勇  谢永宏  
选择东洞庭湖3个典型洲滩(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进行土壤取样,分析其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三个洲滩区域(小西湖、六门闸和麻塘)土壤重金属Cd、Cr、Ni、Pb、Hg、As的含量分别为0.59-2.40 mg/kg,114.52-119.94 mg/kg,53.49-66.59 mg/kg,42.88-83.46 mg/kg,0.09-0.21 mg/kg and 11.65-24.04 mg/kg,麻塘洲滩中的6种土壤重金属指标均高于小西湖和六门闸两个洲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徐棚  刘惠  李丽锋  王萍  
为有效评价造纸废水灌溉对辽河口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基于广义集对分析综合评价法,对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辽河口芦苇湿地重金属累积情况进行评价。集对分析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以及差异系数的准确性是决定评价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选取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中出现累积问题的Cd,Cu,Pb,Zn 4种重金属作为评价指标,将广义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耦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既考虑了专家的后验权重,又考虑了先验权重,结合三角模糊数法确定差异系数,构造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以COdCr浓度为300mg·L~(-1)的造纸废水灌溉辽河口湿地,土壤表层Cd,Cu,Pb,Zn 4种重金属的综合权重分别为0.539,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学新  吴明  蒋科毅  贾兴焕  
对杭州西溪湿地不同水体干扰和沉积过程干扰类型的底泥重金属进行研究,分析了底泥表层和剖面重金属Cu、Zn、Cr、Pb、Cd、Hg和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探讨不同湿地保护措施和水体干扰类型等因素对底泥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重金属的可能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方法对底泥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底泥7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除Hg和As外,其他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当地土壤元素背景值。重金属元素间的不同相关性指示底泥污染物的多种来源。Zn和Cd在底泥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土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晓彤  岳田利  胡仲秋  赵旭博  
【目的】研究陕西省眉县与周至县猕猴桃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对其污染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10,在陕西猕猴桃主产区眉县和周至县10个猕猴桃果园采集40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并计算各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眉县土壤中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77.68±8.84),(42.39±6.19),(29.12±1.56),(0.18±0.02),(0.054±0.017)与(7.03±2.46)mg/kg;周至县土壤中铬、铜、砷、镉、汞与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7.86±5.86),(50.0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玉  童雄才  王仁才  汤佳乐  尹春峰  徐海  程小梅  
土壤污染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因素。以湖南猕猴桃主产区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分析了全省21个县(市)54个典型果园0-20 cm和20-40 cm土壤重金属Pb、Cd、Hg、As和Cr含量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全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按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主产区果园土壤未有Pb、Cr污染,有弱度的Cd、Hg和As污染,且局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有31.5%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玲  王翠红  李洪斌  王丽慧  廖超林  尹力初  
为了解长沙市边缘带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指导蔬菜生产,通过田间采样方法,对长沙市郊陈家渡、东湖村、潭阳洲、杉木村和梨村5个主要蔬菜基地0~20cm表土共计290个样本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u、Cd、Pb、Zn、Cr、As、Hg全量分别为10.70~122.20、0.10~3.70、23.50~95.90、81.00~309.80、9.90~145.60、6.70~39.90、0.02~1.50mg/kg;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2%~29.4%、31.2%~182.4%、8.1%~21.6%、10.5%~33.2%、11.3%~29.8%、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来   吴东涛   叶正钱  
【目的】采集分析丽水市莲都区某乡土壤样品,了解全乡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后续开展土壤安全管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来源解析,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土壤镉(Cd)和铅(Pb)超标率(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71%和39.29%,但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土壤Cd污染指数(P_i)为1.31,属于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小于1,无污染;内梅罗指数(P_(综合))为1.1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Cd和Pb的地积累指数(I_(geo))分别为1.74和0.79,属中度污染和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_r)均值小于40,处于轻微水平风险;生态风险指数(I_R)为48.87,属于轻微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处于轻度预警级别。汞(Hg)和铬(Cr)受到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Cd、Pb和砷(As)主要受矿山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畜禽粪便施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总体为轻微污染,Cd和Pb是研究区农田土壤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后续应加强治理和动态检测,保障农产品安全。图4表6参3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力  张弛  滕浪  黄会前  付天岭  李相楹  何腾兵  
【目的】为了解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27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判断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土壤中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51、32.79、160.78和29.61 mg/kg,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Zn>Pb>Cr>Cu,地积累指数依次为为Cd>Zn>Cu>Pb>Cr,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4.42。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Cd>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8.87,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Cd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94%,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结论】土壤受到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其中Cd为重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Pb、Cr和Cu为于无污染。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农业运输源、交通污染源、自然活动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立新  赵淑苹  段文标  
采用调查分析方法,研究哈尔滨市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重金属(Cd、Hg、Pb和Cr)污染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绿地土壤4种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其中以汞污染最为严重,达到了重污染;其次是铅和镉,铬的污染较小;不同绿地功能区污染状况不同,其中公共绿地镉和汞污染较重,道路交通绿地铅污染较重,市郊农业区铬含量相对较高;用综合污染评价方法得出重金属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为: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道路交通绿地>市郊农业区>生产绿地;哈尔滨市绿地土壤汞污染主要来源是工厂和交通尾气的大气降尘,其中荧光灯是汞的污染来源之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大伟  卞新民  许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备受关注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有密切联系,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以江苏省南通市为研究区,利用采样点实测数据,借助神经网络模型(ANN)并结合3S技术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动态分布进行描述,并对各个空间位点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智能地学习各个样点的空间位置与该点各重金属含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和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评价模式,并能够稳健地对各个空间插值点处的重金属含量和各个位点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结论显示,南通市大部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轻,但也存在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研究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亚军  贺泽好  
【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煤矸山复垦地植被恢复的重要障碍因素。因此,查明煤矸山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指导煤矸山植被复垦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山西省长治王庄煤矸山复垦6年的林地(SL)和草地(GL)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种植被类型煤矸山土壤重金属Hg、As、Pb、Cd和Ni污染的生态风险。【结果】(1)从2种复垦地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来看,在2040 cm土层,复垦林地(SL)和复垦草地(GL)Pb、Hg、As和Ni不同程度偏高,其中Pb最明显,但在020 cm土层,2种复垦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低于CK样地。(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玲  薛志斌  高畅  王秀丽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常用的单因子指数法无法直观反映综合污染状况。为了更为有效、合理地开展土壤重金属评价工作,采用复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评价,该方法通过将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处理分析,可得到复合种类指数和复合等级指数。复合种类指数可以表示存在污染的元素种类和复合污染的区域,复合等级指数表示复合污染的程度。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复合污染的面积依次为:单元素污染>双元素污染>三元素污染>四元素污染。其中单一污染物为As,双元素复合污染物分别为As、Cd或As、Hg;三元素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