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6)
- 2023(14743)
- 2022(12826)
- 2021(12068)
- 2020(10105)
- 2019(23405)
- 2018(23330)
- 2017(44556)
- 2016(24757)
- 2015(28058)
- 2014(28353)
- 2013(27832)
- 2012(25398)
- 2011(22867)
- 2010(22812)
- 2009(21268)
- 2008(21138)
- 2007(19110)
- 2006(16901)
- 2005(15299)
- 学科
- 济(91476)
- 经济(91340)
- 管理(83596)
- 业(73240)
- 企(64732)
- 企业(64732)
- 方法(42042)
- 数学(35446)
- 数学方法(35077)
- 财(30352)
- 制(24133)
- 中国(24091)
- 农(23318)
- 业经(21632)
- 学(20543)
- 务(20435)
- 财务(20349)
- 财务管理(20302)
- 企业财务(19303)
- 理论(18178)
- 银(17984)
- 银行(17939)
- 行(16945)
- 融(16598)
- 金融(16590)
- 体(16574)
- 地方(16571)
- 贸(15876)
- 贸易(15864)
- 和(15622)
- 机构
- 大学(350054)
- 学院(346939)
- 管理(139463)
- 济(135388)
- 经济(132078)
- 理学(117952)
- 理学院(116645)
- 管理学(114832)
- 研究(114261)
- 管理学院(114156)
- 中国(90946)
- 京(75615)
- 财(70173)
- 科学(68839)
- 所(57455)
- 财经(54053)
- 农(53488)
- 江(52999)
- 中心(52789)
- 研究所(51570)
- 业大(49747)
- 经(48944)
- 北京(48053)
- 范(43982)
- 师范(43520)
- 州(42792)
- 农业(41793)
- 院(41388)
- 财经大学(40273)
- 经济学(40178)
- 基金
- 项目(228778)
- 科学(179152)
- 研究(169096)
- 基金(165430)
- 家(143328)
- 国家(142140)
- 科学基金(122287)
- 社会(104849)
- 社会科(99283)
- 社会科学(99256)
- 省(88773)
- 基金项目(87553)
- 自然(79758)
- 教育(78111)
- 自然科(77859)
- 自然科学(77842)
- 自然科学基金(76452)
- 划(74707)
- 编号(69680)
- 资助(68772)
- 成果(57915)
- 部(50827)
- 重点(50640)
- 课题(48237)
- 创(47375)
- 发(46862)
- 制(44452)
- 创新(44217)
- 教育部(43865)
- 项目编号(43641)
- 期刊
- 济(155352)
- 经济(155352)
- 研究(106787)
- 中国(72885)
- 财(57822)
- 管理(55663)
- 学报(54164)
- 科学(49334)
- 农(48029)
- 大学(41376)
- 教育(40205)
- 学学(38728)
- 融(38365)
- 金融(38365)
- 农业(32388)
- 技术(30573)
- 财经(27754)
- 业经(24195)
- 经(23624)
- 经济研究(23288)
- 问题(19334)
- 理论(18639)
- 图书(18452)
- 业(17885)
- 实践(16957)
- 践(16957)
- 技术经济(16276)
- 现代(16180)
- 版(16106)
- 科技(15876)
共检索到531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在我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至2010年底,股指期货运行了半年多时间,实际情况基本平稳。因此,应该借推出股指期货的东风,恢复"尘封"十五年之久的国债期货市场。本文简要回顾暂停国债期货市场的过程,阐述我国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尚已具备的条件,研究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恢复 国债期货 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振华 简丽云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中的主要品种 ,对规避利率波动风险 ,形成远期均衡利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加入WTO ,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金融期货的推出呼之欲出的背景下 ,恢复国债期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通过对国债期市关闭的思考 ,分析了在期货市场日益成熟 ,国债现货市场日益完善、利率逐步市场化等条件下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国债期货 国债 思考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于永瑞
期现货市场利率及其变动是利率类产品、信用类产品进行资产定价、产品设计、套期保值、期现套利等资产操作的基础,对国债期货不同合约所揭示出的市场利率进行深入研究是期现货市场的核心课题,也是对利率类产品进行定价的关键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也把推进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任务。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有代表性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必将建立,国债期货合约将在货币市场利率基准体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债期货与现货联动性较强,国债期货上市将近十年时间,具有一定数据支持,因此,本文研究现货与期货的联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债期货 期现关系 期现套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冰 岳凯
浅谈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刘冰,岳凯一我国的国债期货交易于1992年底推出,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向社会广泛推行国债期货交易。这标志着中国国债期货市场的真正创立。国债期货作为国债二级市场的衍生交易方式和期货市场的高级形式。在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我国的国债期货合约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2年12月推出,两年多来,这一市场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期货合约从以农产品期货合约为主转为以国债期货为主,国债已经成为期货市场上的主要相关资产(或标的物),这与全球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然而,我国国债期货市场还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以下就这方面谈谈我的看法,谨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性玉 王彦奇
中国期货市场经过长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市场的主要矛盾由风险管理问题转变为市场运行效率和功能发挥问题。以控制风险为原则的现行结算体制渐显对市场效率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我国期货市场结算体制的分析,提出结算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期货市场 结算体制 保证金 交割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晗 王伟
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的处理方式可以划分为专属模式和独立模式两种。专属模式下的结算机构主要为交易所所有,而独立模式下的结算机构为交易所之外的金融机构所有。这两种结算模式在结算机构的结算质量、交易所参与者的交易结算成本效率、市场监管的难易程度及效果等方面均有不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试论国债期货的恢复周燕明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发出从5月18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通知,在通知中证监会指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从那时起,尤其是进入1996年,随着商品期货交易额的萎缩,上市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磊
本文在存贷款利率放开背景下,从国债期货核心功能出发,探讨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首先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国债期货价格发现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关系,其中国债现货在价格发现占主导作用。随后对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指出10年期国债期货推出后,增强了5年期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然后基于DCC-GARCH模型,对样本分层,通过VAR套期保值模型,实证分析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接着归纳出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丰富国债期货市场产品体系,央行发布国债收益率曲线,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市场,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最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磊
本文在存贷款利率放开背景下,从国债期货核心功能出发,探讨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首先以VECM模型为基础,对国债期货价格发现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我国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价格具有双向引导关系,其中国债现货在价格发现占主导作用。随后对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指出10年期国债期货推出后,增强了5年期国债期货信息传播效率。然后基于DCC-GARCH模型,对样本分层,通过VAR套期保值模型,实证分析国债期货套期保值功能。接着归纳出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发展国债现货市场,丰富国债期货市场产品体系,央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玄
2012年2月13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正式启动,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仅仅两个多月后,4月23日,仿真交易又开始向全市场推广,国债期货再次走入公众的视线。本文在对我国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现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可能会给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带来潜在不利影响。同时,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虽然潜在风险客观存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的不利影响完全可控,未来国债期货市场可以保持稳健运行。
关键词:
国债现货 国债期货 流动性 稳定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琳琳 蒋盼
自我国国债期货上市以来,国债市场的波动仍较为频繁,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基于不同风险机制的视角,在构建马尔科夫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国债期货及其标的现货间的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已具有基本的定价能力,但相对于国债现货市场而言,国债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相对较低。通过区分高低风险机制的实证分析发现,从价格引导关系来看,国债期货市场在低风险机制下的定价效率要明显高于高风险机制下的定价效率;但从冲击反应上看,高风险机制下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之间的冲击反应程度要远大于低风险机制下的情形。这意味着高风险机制下信息效率的缺失是影响国债期货市场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文 秦博
文章采用国债期货股与指期货高频数据,基于非对称GARCH-BEKK模型,分析国债期货推出前后对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波动溢出及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国债期货推出后降低了股指期货波动性与流动性,提高了股指期货对新信息反应速度。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之间存在显著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股指期货表现出较强的溢出效应。国债期货与股指期货市场本身均存在非对称效应,股指期货市场对国债期货市场上的"坏消息"做出反应且降低股指期货市场波动。
关键词:
国债期货 股指期货 波动溢出 非对称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康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标志,国债期货上市一年以来,市场运行平稳,功能初步显现,实现了"高标准、稳起步"的预期目标,有助于完善债券市场体系、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国债期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抓住战略机遇期,稳步推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逐步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品以服务于市场和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