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90)
- 2023(5851)
- 2022(4818)
- 2021(4603)
- 2020(3768)
- 2019(8798)
- 2018(8926)
- 2017(15866)
- 2016(9008)
- 2015(9781)
- 2014(9918)
- 2013(9579)
- 2012(9018)
- 2011(8121)
- 2010(8417)
- 2009(8019)
- 2008(8345)
- 2007(7426)
- 2006(6810)
- 2005(6421)
- 学科
- 济(33742)
- 经济(33685)
- 管理(26844)
- 业(23241)
- 企(21594)
- 企业(21594)
- 方法(12885)
- 财(12797)
- 制(11833)
- 数学(10102)
- 中国(10091)
- 数学方法(9912)
- 学(9404)
- 农(8888)
- 业经(8720)
- 体(8531)
- 理论(8391)
- 务(7558)
- 财务(7550)
- 财务管理(7528)
- 体制(7265)
- 银(7238)
- 银行(7208)
- 企业财务(7187)
- 行(6869)
- 融(6758)
- 金融(6758)
- 策(5848)
- 教育(5720)
- 农业(5489)
- 机构
- 大学(128541)
- 学院(125154)
- 研究(49967)
- 济(49877)
- 经济(48635)
- 管理(43155)
- 中国(38708)
- 理学(35852)
- 理学院(35422)
- 管理学(34706)
- 管理学院(34488)
- 科学(30441)
- 京(29210)
- 财(27971)
- 所(26772)
- 农(25708)
- 研究所(24063)
- 中心(21638)
- 江(20765)
- 农业(20405)
- 财经(20199)
- 业大(19691)
- 北京(19106)
- 经(18314)
- 院(18050)
- 范(17129)
- 师范(16823)
- 省(16765)
- 州(16090)
- 经济学(15553)
- 基金
- 项目(78107)
- 科学(60175)
- 基金(55675)
- 研究(55600)
- 家(50868)
- 国家(50420)
- 科学基金(41329)
- 社会(34003)
- 社会科(31967)
- 社会科学(31955)
- 省(29572)
- 基金项目(27814)
- 自然(27276)
- 教育(26780)
- 自然科(26615)
- 自然科学(26598)
- 划(26400)
- 自然科学基金(26138)
- 资助(23640)
- 编号(22115)
- 成果(20014)
- 重点(18850)
- 部(17798)
- 课题(16858)
- 发(16448)
- 创(15941)
- 性(15156)
- 科研(15085)
- 计划(14959)
- 创新(14937)
共检索到20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碚
关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理论是经济学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经济学各学派间最具争议的学术立场之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持生产(或生产力)决定论和需求约束论的基本立场,同时也对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以致成为其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预言未来社会的理论基础。就当前政府经济政策的抉择和操作而言,深刻理解供求关系的理论逻辑和实施条件,把握好总需求调控与供给侧改革的关系,"两手并用",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有效结果。供给侧为产品侧,需求侧就是货币侧。前者是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活动,即实体经济体系;后者是形成购买力的活动,即货币经济体系。以需求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宏观政策的基本特征是货币性...
关键词:
需求管理 宏观调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明志
在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逐渐成为经济恢复动力源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应该成为"供给侧改革"实施的重要基础。"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逻辑包括制度、机制、技术三大层面。"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应坚持厘清不合理根源、掌控恢复性力度、利用发展中方向、注重产业间转换四大原则,并妥善处理好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理论逻辑 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祁春节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不仅仅是结构性改革,同时也是功能性改革和组织性改革。从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入手,阐述农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关系,以科斯参照系替代新古典的阿罗-德布罗参照系,初步提出现代农业生产-供给体系理论;重新认识现代农业,尝试性地提出现代农业的"三维系统"理论,从学理上基本厘清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研究认为,农业生产-供给系统是"生产要素+技术+组织形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综合体。据此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决策的一个核心是思维创新,两个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付保宗 郭丽岩 卞靖 刘现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任务之间构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志峰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由注重强调市场需求的"有没有"向注重供给的"好不好"方面的转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内涵,是解决经济发展"滞胀"的有效对策,与需求侧管理共同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志明 蔡之兵
国际分工格局重构、需求侧改革成效不显、产业产能过剩、产品供需体系失衡是供给侧改革出台的四大背景,在详细解读此四大背景的具体含义后,对现有学者关于供给侧改革内涵的定义进行梳理并指出当前研究并没有在如何界定供给侧改革内涵上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内在的理论与现实逻辑,最后根据此内涵定义指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内容、难点以及具体思路。
关键词: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理论逻辑 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停
需求管理主要调节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使经济接近潜在的增长水平,属短期调节手段;供给管理主要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给结构,改变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可用于短期或长期调节。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既有周期性特征,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趋势性问题,凯恩斯的短期刺激政策很难奏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认识上的理论升华,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需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熙倩 李来 陈健
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在要素领域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推进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而且符合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服务社会发展、创建一元多主的管理体制、营造创新氛围、进行实践协同创新,这些实践路径能够推进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旭 鹿云
供给侧改革不仅联系着需求和制度,还影响着人才供给质量,尤其是学生工作模式转变。高校学生工作的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明确学生工作面临的逻辑困境,以摆正学生工作转变内在要素的关系;必须具有时代敏感度,以确定学生工作转变的逻辑定位,全面把握供给侧改革语境与学生工作转变的必然关系;必须秉持科学批判的态度,将学生工作从各种惯性思维和传统中解脱出来,直面不断发展中的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在批判中不断重构和延伸工作方法。
关键词:
学生工作 逻辑 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智华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体现在范式逻辑上是教育的个性化范式,体现在价值逻辑上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体现在制度逻辑上则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结果产出导向的制度设计。作为一种策略建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策略在教育资源向度上可以尝试合作治理的策略,在教育组织向度上可以尝试教导型组织的策略,在教育技术向度上可以尝试数字化教学策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少波
如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命题理解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经济改革的战略部署(刘元春,2017)的话,那么,这个命题将承载非常丰富的内涵,甚至可以以此为纲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归集到这一命题的内涵中。如果将这一命题理解为宏观经济管理重心依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不同而在不同时期分别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二者间交替、从而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的话,那么,在现阶段这意味着简单的需求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通过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