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9)
2023(7865)
2022(6558)
2021(5657)
2020(4733)
2019(10600)
2018(10419)
2017(20599)
2016(10840)
2015(12362)
2014(12547)
2013(12367)
2012(11689)
2011(10734)
2010(11088)
2009(10797)
2008(10250)
2007(9441)
2006(8710)
2005(8354)
作者
(31324)
(26427)
(26340)
(25247)
(16886)
(12446)
(11877)
(10082)
(10003)
(9432)
(9410)
(8723)
(8582)
(8579)
(8430)
(8138)
(7822)
(7651)
(7550)
(7227)
(6864)
(6377)
(6249)
(6069)
(6034)
(5988)
(5837)
(5685)
(5300)
(5094)
学科
(69328)
经济(69246)
管理(37459)
(31480)
(25597)
企业(25597)
方法(20499)
数学(18075)
数学方法(17973)
地方(16939)
中国(16258)
(15045)
(14471)
业经(13113)
(12996)
地方经济(12364)
(11020)
(10773)
环境(9333)
(9247)
金融(9245)
农业(9077)
(8898)
银行(8888)
(8515)
体制(8419)
(8182)
(8182)
财务(8163)
财务管理(8145)
机构
大学(166996)
学院(166978)
(85723)
经济(84224)
管理(61633)
研究(60363)
理学(52043)
理学院(51511)
管理学(50908)
管理学院(50582)
中国(46214)
(40991)
(34059)
财经(31472)
科学(30914)
(29665)
经济学(28696)
(28311)
中心(26432)
(26221)
研究所(26086)
经济学院(25395)
财经大学(22996)
北京(21663)
(21392)
(21338)
(19823)
(19652)
师范(19493)
业大(19164)
基金
项目(101895)
科学(81806)
研究(77656)
基金(75925)
(64316)
国家(63809)
科学基金(55521)
社会(54088)
社会科(51369)
社会科学(51360)
基金项目(39024)
(38694)
教育(35040)
自然(32184)
(31521)
自然科(31410)
自然科学(31403)
资助(31000)
自然科学基金(30871)
编号(29807)
成果(25484)
(25388)
(23781)
国家社会(23383)
重点(23075)
(22996)
课题(21487)
教育部(21287)
(21091)
人文(20808)
期刊
(105758)
经济(105758)
研究(58663)
中国(35908)
(33513)
管理(26516)
(20446)
科学(20253)
学报(20219)
经济研究(18116)
(17878)
金融(17878)
财经(17589)
大学(16824)
学学(16065)
(15303)
技术(15163)
教育(14107)
业经(13802)
问题(13379)
农业(12956)
技术经济(10145)
(10077)
世界(9515)
国际(8786)
经济问题(8487)
统计(8486)
经济管理(8313)
改革(8293)
(8293)
共检索到27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1994年《外交事务》杂志上,美国经济学家Krugman发表了关于金融危机的预言性文章《亚洲奇迹的神话》。文章引用了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对市场经济国家的一番豪言壮语——"(按照现行的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宁  
199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总的看,经济形势是比较好的。但是,社会总需求已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发展下去,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供求缺口,造成经济的较大起落。因此,有必要及时控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保持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社会总供给增长今年以来,社会总供给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一季度,其中重工业、投资类产品、钢材、主要建筑材料和机械产品都是近几年增长最高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史晋川  刘青  
劳资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一度成为各经济学流派争论的焦点。本文基于总需求结构视角,运用面板VAR模型,考察了劳资分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论表明:在高增长时期,资本份额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推动效应,且会通过总需求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类需求渠道在机制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消费需求结构渠道的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两个渠道;由于劳资分配传导机制的叠加效应,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表现为明显的资本份额驱动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增长放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广汉  李广众  
本文分析了政府消费开支的增长在短期内对香港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明显 ,但从长期来看 ,政府消费开支的上升将产生不利于香港经济增长的结果 ,而美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则是影响香港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外生变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爱俭  牛凯龙  
受次贷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内在调整周期与外部调整周期出现重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遇到了严峻挑战,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是提振信心、采取行动的基础。本文以支出法国民收入恒等式为依据,在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总需求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贸易环境,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变动作了分析展望,以此为基础,对2008年及以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作了预测。本文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将保持在9.6%左右,2009~2010年能够保持在8%以上。从中长期看,只要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我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坚实基础,但增速和波动幅度将比过去30年有所放缓。最后,本文对如何保证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鹤  刘金全  顾洪梅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描述和检验了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国外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拉动作用不仅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国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将提高和保持国际贸易规模、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目标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其仔  李蕾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李绍东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考察了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作用,并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二者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各部门对GDP的贡献逐年增大而且较稳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较大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装备制造业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水平,反映出装备制造业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而感应度系数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其他产业部门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刺激较弱;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平稳的协整关系,GDP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冲击的响应非常明显,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对GDP冲击的响应只有微弱波动,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主要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毅夫  章奇  刘明兴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金融结构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实体经济活动对金融服务的要求 ,以及不同的金融中介在企业融资中相应的比较优势。本文从金融结构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角度 ,通过对全球制造业 1 980 - 1 992年数据的经验分析 ,试图证明一国的金融结构必须要和产业规模结构相匹配。我们主要考察了金融结构的两个主要内容 :一个是银行业的结构 ,即信贷资产在不同规模等级的银行间的分布状况 ;另一个是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 ,即金融资产在银行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分布状况 ,或者说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的比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只有当金融结构和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 ,存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历史地看,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生产率与收入水平提高的增长发动机作用。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普遍呈现以制造业就业与产值份额度量的去工业化,在21世纪前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进行去工业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则高举再工业化大旗。这一悖论现象源于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下游产业链模式以及不对称、不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这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长期或短期的不同正负面影响。需要全面认识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增长发动机作用,警惕中国过早的去工业化;从供给端发力,促进中国制造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早日进入技术与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如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四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使得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其仔  李蕾  
本文在借助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制造业进行劳动-资本-技术三类要素密集型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各省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上呈现出东部转型升级层次最高、趋势最明显,中部其次,西部转型升级层次最低、趋势最弱的特征。然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个体固定效应不变系数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前者结果表明内涵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后者结果表明发展水平不同的各省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未来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市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以支持和引导,以推动中国制造业一体化联动转型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斌  王树贞  鲍曙明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解了"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不同生产环节上对世界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将中间品贸易结构嵌入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中。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为发达国家贡献的经济产出增量大于新兴经济体国家,但是其为发达国家创造的增加值增速却显著小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增强与技术水平提升,"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中产品内水平分工的程度也不断提高。研究创新:将"中国制造"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进行合理测算,对其如何影响世界经济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价值:为推动"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转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姗  张志强  
本文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通过两步回归法,建立双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制造业区际关联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均可通过区际前向关联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具有赶超优势。该结论表明,增强区际前向关联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区际前向关联可缩小区域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发展,文章最后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