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
- 2023(253)
- 2022(193)
- 2021(191)
- 2020(162)
- 2019(416)
- 2018(434)
- 2017(1001)
- 2016(470)
- 2015(545)
- 2014(531)
- 2013(559)
- 2012(620)
- 2011(515)
- 2010(528)
- 2009(504)
- 2008(415)
- 2007(358)
- 2006(324)
- 2005(284)
- 学科
- 济(3969)
- 经济(3967)
- 方法(1904)
- 数学(1874)
- 数学方法(1873)
- 地方(1606)
- 地方经济(1286)
- 业(1115)
- 中国(911)
- 农(850)
- 管理(804)
- 融(724)
- 金融(724)
- 农业(718)
- 财(628)
- 收入(582)
- 银(565)
- 银行(565)
- 结构(562)
- 行(554)
- 税(540)
- 税收(531)
- 收(528)
- 企(467)
- 企业(467)
- 产业(442)
- 学(431)
- 分配(406)
- 业经(401)
- 发(375)
- 机构
- 学院(6828)
- 大学(6791)
- 济(4112)
- 经济(4069)
- 管理(2509)
- 研究(2411)
- 理学(2189)
- 理学院(2168)
- 管理学(2130)
- 管理学院(2122)
- 中国(1995)
- 财(1755)
- 经济学(1541)
- 经济学院(1445)
- 财经(1395)
- 京(1313)
- 经(1269)
- 科学(1266)
- 所(1195)
- 中心(1175)
- 研究所(1068)
- 农(1059)
- 财经大学(1035)
- 江(1015)
- 业大(839)
- 经济管理(832)
- 商学(830)
- 商学院(828)
- 北京(819)
- 农业(814)
共检索到10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调统处课题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体制创新。体制创新首先通过改变分配关系,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激励竞争和提高效率,使经济活跃起来。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以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反映的经济增长阶段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失衡(如地区、城乡、行业和收入分配失衡等)开始显现并逐渐扩大,解决这些失衡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提出,中国应该从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逐渐过渡到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从宏观管理上看,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社会综合管理的结合则是这种科学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失衡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镇方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投资率高与消费率低并存的现象,消费率偏低是由贫富过于悬殊、社会保障缺位,社会阶层对实际收入的预期心理和消费习俗,勤劳、节俭、低调、小富即安的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不能把消费总量的降低看成是投资总量增加的结果。在不改变投资总量的前提下,也同样可以增加消费总量,从而提高GDP中消费的份额,改变GDP中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比例。
关键词:
投资率 消费率 认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海云 余道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朱庆莹 张安录 George Ayea Karnwie 李景旺
研究目的:从总量与结构视角探讨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熵权法和扩展C-D生产函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上显著为正,结构视角统计上显著为负;(2)本文分为2000—2007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段,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大于2000—2007年的正向影响,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在两个时段的差异特征与总量视角相同;(3)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表现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而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功能区。研究结论:研究区耕地多功能的总量效应比较明显,而多功能之间的多样化协同效应还未得到发挥;不同主体功能区需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新雷
按照哲学观点,一事物的运动既表现为该事物总体的量的增减或位置更移,也表现为其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改变。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它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总量增长,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经济的结构演进,还有些经济学家把由此引致的制度改善也涵括其中。由此而言,我们要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无论是发展的原因或动力,还是发展的结果或趋势,就不能仅仅从总量或结构某一个方面入手,而要把它们结合起来,以便较全面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过程和实质,并揭示其蕴含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琳
本文利用计量、统计方法,对我国1981-2004年间信贷总量和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烽 熊静 蔡翔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与过滤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不包括海南和台湾)就业总量及三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国经济增长对各省份就业量的推动作用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业就业量受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就业 就业结构 空间自相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军 张抗私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模型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增加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奥肯定律"失灵";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分析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结果表明,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工业、流通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依次增强,且不同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差异较大,其中社会服务业中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顾耀欣
1992年,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乡镇企业信贷的增长也呈较高速度。仅以张家港市为例,这里的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91年增长126.25%,这个增幅,比历史上增幅最高的1980年和1985年分别高出53.55个百分点和62.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银行在该市乡镇企业中的贷款年末余额也比1991年增长59.43%,这个增幅,比1989年至1991年三年的平均递增率高出38.19个百分点,其中,当地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的年末余额也比1991年增长26.23%,这个增幅,也比1989年至1991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张涛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
关键词:
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 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