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3)
- 2023(10338)
- 2022(8504)
- 2021(8124)
- 2020(6637)
- 2019(15575)
- 2018(15194)
- 2017(28701)
- 2016(15596)
- 2015(18019)
- 2014(18016)
- 2013(18081)
- 2012(17721)
- 2011(16159)
- 2010(16624)
- 2009(15903)
- 2008(15912)
- 2007(14198)
- 2006(13174)
- 2005(12755)
- 学科
- 济(89918)
- 经济(89840)
- 管理(41231)
- 业(37876)
- 方法(31229)
- 企(28691)
- 企业(28691)
- 数学(27630)
- 数学方法(27306)
- 中国(26933)
- 地方(20231)
- 农(19916)
- 财(18640)
- 学(17204)
- 制(16433)
- 贸(16208)
- 贸易(16197)
- 易(15744)
- 业经(15569)
- 地方经济(13859)
- 融(13483)
- 金融(13483)
- 农业(13334)
- 银(13236)
- 银行(13218)
- 行(12761)
- 体(12351)
- 环境(11336)
- 和(10782)
- 发(10668)
- 机构
- 大学(239115)
- 学院(234622)
- 济(116275)
- 经济(114230)
- 研究(93385)
- 管理(81722)
- 中国(74400)
- 理学(68160)
- 理学院(67281)
- 管理学(66192)
- 管理学院(65744)
- 财(53817)
- 京(52676)
- 科学(51446)
- 所(48200)
- 研究所(42861)
- 财经(41551)
- 中心(40945)
- 经济学(38951)
- 经(37843)
- 江(35709)
- 农(35585)
- 北京(34932)
- 经济学院(34778)
- 院(32805)
- 范(31990)
- 师范(31735)
- 财经大学(30565)
- 业大(28633)
- 州(28006)
- 基金
- 项目(140999)
- 科学(111737)
- 基金(105245)
- 研究(104596)
- 家(91434)
- 国家(90742)
- 科学基金(76505)
- 社会(70601)
- 社会科(66920)
- 社会科学(66904)
- 基金项目(53406)
- 省(50179)
- 教育(47447)
- 自然(45676)
- 资助(45253)
- 自然科(44636)
- 自然科学(44626)
- 自然科学基金(43890)
- 划(43221)
- 编号(39431)
- 成果(34574)
- 部(33591)
- 重点(32436)
- 发(31821)
- 国家社会(30958)
- 中国(30079)
- 教育部(29284)
- 课题(28689)
- 性(27607)
- 人文(27397)
- 期刊
- 济(140054)
- 经济(140054)
- 研究(85191)
- 中国(52683)
- 财(41991)
- 学报(34910)
- 管理(33492)
- 科学(33389)
- 农(33382)
- 大学(27480)
- 融(26925)
- 金融(26925)
- 学学(25609)
- 教育(24768)
- 经济研究(24038)
- 财经(23126)
- 农业(22514)
- 经(20319)
- 技术(19731)
- 问题(18992)
- 贸(18486)
- 业经(17672)
- 国际(17232)
- 世界(16422)
- 技术经济(13516)
- 统计(12931)
- 业(12356)
- 经济问题(11476)
- 策(10578)
- 经济管理(10506)
共检索到394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郭金兴
我国经济继2003年出现复苏迹象后,200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1%和9.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刘晓光
2019年在中美贸易冲突全面加剧、世界经济同步回落、国内结构性因素持续发酵、周期性下行力量有所加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告别了2016—2018年"稳中趋缓"的平台期,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延续2019年基本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出现重大变化,不必过于悲观。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趋势性力量和结构性力量将持续发力,导致2020年潜在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很多周期性力量在2020年开始出现拐点性变化,宏观经济下行将有所缓和,下行幅度将较2019年明显收窄。部分周期性力量的反转以及中国制度红利的持续改善将是2020年最为值得关注和期待的新变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刘元春 刘晓光 闫衍
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抵御超预期冲击的一年。一方面,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相关产业持续向好以及贸易顺差保持高位,为宏观经济企稳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范围暴发、俄乌冲突扰动世界能源市场、高温干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不足、信心减弱使得经济只实现了弱企稳,负向产出缺口持续,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红利窗口期,“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期,同时也是国际、国内发展动力结构性加速调整期,新发展格局进入加速落地期。一方面,“三重压力”,尤其是需求收缩问题在2023年将有所延续;另一方面,在疫情因素减弱、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和系统性政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将得以全面修复,实现整体向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定消费并构建与新发展格局激励相容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仍面临许多挑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刘晓光 闫衍
2021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一年,呈现出"前高后低"、"结构分化"和"压力加剧"的特征。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稳定、外资外贸的景气持续、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向好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持续复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极端天气的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宏观经济政策的快速常态化、房地产和碳减排等结构性调整政策的同步实施、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及平台整顿引发的社会舆情变化,使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自2021年第二季度起持续上扬,经济复苏进程有所放缓,负向产出缺口有所扩大,前高后低的态势明显放大。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新发展格局全面布局的一年。一方面,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部分延续2021年宏观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协调体系再调整以及"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在结构性政策与总量性政策、逆周期政策与跨周期政策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朱戎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模型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速为8.57%,比2008年回落0.43个百分点,"保八"目标较好实现,贸易总额下降14.5%,物价在低水平状态下出现平稳回升,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下降0.7%;2010年,以中央财政预算赤字75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志明 程实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外汇干预与就业、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央银行应能从外汇干预中获得正收益,同时外汇干预能有效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过程中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文章对1994—2007年间中国外汇干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市场化的人民币外汇干预会导致央行正向的干预收益,同时降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对于目前受到国际次贷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来说,采取更为灵活的外汇干预政策应是合理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外汇干预 干预收益 刺激就业 经济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曹芳萍
2012年1季度的各类数据虽然表明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依然处于回落的通道之中,但在充分考虑各类数据之间的冲突、月度数据的变化、各类先行数据的变化以及各种下滑因素的变化趋势之后发现,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的速度在放缓,并将于2季度出现轻度的触底反弹。中国宏观经济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不会出现"硬着陆",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不宜进行过大调整。
关键词:
经济增速回落 宏观经济政策 总量控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确保经济增长8%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实现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要实现8%的经济增长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操作要科学、灵活和适度,把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措施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实现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
宏观经济运行 提升内力 强化民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宏观课题组
本文简要阐述了货币量值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并尝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9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分析。本文还分析了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一些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刘迎秋 吕风勇
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个从明显下滑到初步企稳的过程。尽管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然处于低位,但经过2011~2012年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回调,大部分企业在产能和存货等方面的调整已经进行得比较充分,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赢利能力有所提高。不过,宏观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复苏,甚至威胁未来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关注并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运行 分析 预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夏汛鸽
2009年1月17日,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以及开放导报社,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内部)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商务部、国家农业部、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专家以及北京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大家对当前世界及中国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200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做出了判断,并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政策和对策建议。现将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汇集整理,形成本综合报告。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今明两年很严重,在这之后会出现比较长期的低速增长阶段,因此要做最坏的准备。从实体经济部门而言,中国受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只要我们审时度势,把握好大形势,及时调整政策,加大扩大内需的力度,就能够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努力,使经济止跌回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形势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宋健
在考虑制度变量的滞后性前提下,运用货币滞存法对中国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超额货币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长期而言是负向响应并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对超额货币程度随机误差项冲击的响应短期达到正向响应的峰值,其后逐步衰减。
关键词:
超额货币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