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6)
- 2023(4157)
- 2022(3413)
- 2021(3153)
- 2020(2697)
- 2019(5760)
- 2018(5641)
- 2017(10474)
- 2016(5675)
- 2015(6315)
- 2014(5657)
- 2013(5458)
- 2012(5231)
- 2011(4481)
- 2010(4749)
- 2009(4517)
- 2008(4836)
- 2007(4449)
- 2006(3894)
- 2005(3489)
- 学科
- 管理(25642)
- 业(23557)
- 企(22566)
- 企业(22566)
- 济(21693)
- 经济(21677)
- 技术(10511)
- 财(9531)
- 技术管理(8632)
- 方法(7892)
- 务(6679)
- 财务(6673)
- 财务管理(6660)
- 中国(6631)
- 制(6412)
- 企业财务(6351)
- 数学(6327)
- 数学方法(6191)
- 银(5635)
- 银行(5627)
- 业经(5354)
- 行(5331)
- 融(4809)
- 金融(4809)
- 学(4355)
- 理论(4315)
- 划(4162)
- 体(4121)
- 农(4117)
- 策(3990)
- 机构
- 大学(76100)
- 学院(76041)
- 济(32665)
- 经济(31992)
- 管理(29832)
- 研究(25517)
- 理学(25096)
- 理学院(24834)
- 管理学(24410)
- 管理学院(24243)
- 中国(21183)
- 财(17883)
- 京(16325)
- 科学(13893)
- 财经(13321)
- 所(12313)
- 江(12190)
- 经(12044)
- 中心(11877)
- 研究所(10746)
- 北京(10414)
- 经济学(10262)
- 财经大学(9932)
- 州(9757)
- 院(9359)
- 范(9157)
- 农(9125)
- 经济学院(9117)
- 师范(9084)
- 业大(9049)
- 基金
- 项目(48332)
- 科学(39540)
- 研究(36403)
- 基金(35863)
- 家(31041)
- 国家(30776)
- 科学基金(27309)
- 社会(24624)
- 社会科(23385)
- 社会科学(23379)
- 省(19260)
- 基金项目(18630)
- 自然(17059)
- 自然科(16740)
- 自然科学(16738)
- 教育(16626)
- 自然科学基金(16426)
- 划(15709)
- 资助(14103)
- 编号(13337)
- 创(13217)
- 创新(12608)
- 成果(11495)
- 重点(11139)
- 部(10765)
- 国家社会(10514)
- 制(10368)
- 发(10155)
- 新(9877)
- 课题(9809)
共检索到123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宏观调控必然出现一种长期以来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控效应"时滞"。为缩短以致消除这种"时滞",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适度超前调控原则"。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时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怀鎏
市场经济条件下 ,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 ,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 ,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对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它使总量波动的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 ,使市场机制对总量平衡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削弱 ,使现实经济运行中的总量失衡呈现出更为复杂多样的形态 ,使政府宏观调控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增加。因此 ,应更新对总量失衡状态的理解 ,重视总量均衡区间及其影响 ,对区间内总量失衡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总供求 总量失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将导致一定的社会福利"无谓损失",同时,因社会福利格局变动将产生源自不同方面的宏观调控阻力,对此,须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悦 李崇明 丁烈云
文章借助均衡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房地产的垄断性特征、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进而提出了借助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来调整市场不合理供求结构,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的建议。
关键词:
均衡理论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经济的非均衡从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供给大于需求;另一种是供给小于需求。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估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出现了过剩;另一种则认为我们仍然处于有效供给不足的阶段。对此,笔者认为要做些具体的分析。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文青
一、我国投资运行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我国投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过去集中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向相对分散的方向转化。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投资主体的权力和利益有所增强;(2)单一的由计划配置资源向二元方向转化,市场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黎明
十年改革,成效显著,举世瞩目。但是,也出现许多问题: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社会腐败现象加重,收入不公、机会不均等状况有所恶化。专家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年我们对改革发动后可能出现的经济运行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了某些原有机制在当前不可取代的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新 王栋
本文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究引起内外失衡的原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应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继续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减税政策,扶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均衡,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宏观调控 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比一季度的11.9%降低了1.6个百分点。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调控政策,公众意见纷呈,
[期刊] 改革
[作者]
昌忠泽
宏观调控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宏观调控要想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必须不断完善其微观基础。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几个关键点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期边界只能是短期;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总量而非结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应该体现出区域差别。应努力寻求具有内生性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经验 反思 微观经济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乃武 彭俊明
本文首先提出“中国当前的金融是非均衡的”判断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然后在追溯资产调控的理论渊源的基础上 ,提出如何在中国宏观金融非均衡的条件下进行资产调控 ,包括调控指标、方法与手段选择 ,最后简要给出该条件下的资产调控操作。
关键词:
金融 非均衡 资产 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与稳中求进的相互关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要从总量调控为主转向结构调整为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稳增长。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要从选择性的调整政策转向功能性的调整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