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7)
2023(11634)
2022(9446)
2021(8420)
2020(6551)
2019(14893)
2018(14618)
2017(27844)
2016(14547)
2015(16235)
2014(16186)
2013(16102)
2012(15500)
2011(14260)
2010(14574)
2009(13573)
2008(13002)
2007(11577)
2006(10650)
2005(9963)
作者
(41987)
(34908)
(34882)
(33212)
(22713)
(16516)
(15918)
(13415)
(13208)
(12314)
(12206)
(11586)
(11406)
(10996)
(10809)
(10723)
(10449)
(10093)
(10090)
(9769)
(8931)
(8399)
(8395)
(8165)
(7946)
(7789)
(7583)
(7545)
(7024)
(6888)
学科
(86181)
经济(86097)
管理(37540)
(32915)
地方(27379)
中国(26553)
(24212)
企业(24212)
方法(21678)
(18817)
业经(18437)
数学(18386)
数学方法(18282)
(17569)
贸易(17559)
(16948)
地方经济(16179)
(14169)
(13847)
金融(13847)
(13278)
农业(13162)
环境(12677)
(12655)
(12530)
银行(12516)
(12465)
(12296)
产业(10819)
(10338)
机构
学院(215242)
大学(213324)
(102044)
经济(99991)
研究(82998)
管理(76141)
中国(63567)
理学(63459)
理学院(62605)
管理学(61851)
管理学院(61412)
科学(46161)
(46154)
(44428)
(41399)
研究所(36824)
中心(36515)
财经(34560)
(33419)
经济学(33392)
(31311)
(31257)
师范(31087)
(30510)
(30328)
北京(29821)
经济学院(29711)
(27203)
业大(25578)
财经大学(25308)
基金
项目(134484)
科学(106994)
研究(103473)
基金(96530)
(82617)
国家(81879)
科学基金(70236)
社会(69516)
社会科(66026)
社会科学(66011)
(51946)
基金项目(50419)
教育(45358)
(43478)
编号(40976)
自然(40355)
自然科(39376)
自然科学(39371)
自然科学基金(38642)
资助(37946)
(36330)
成果(33987)
重点(30580)
发展(30424)
(29947)
课题(29749)
(29622)
国家社会(29565)
(27877)
创新(26132)
期刊
(128270)
经济(128270)
研究(75616)
中国(47165)
(31774)
管理(30511)
(29919)
科学(27232)
学报(26666)
(25186)
金融(25186)
教育(23632)
经济研究(21706)
大学(21104)
农业(20517)
业经(20191)
学学(19790)
技术(18529)
问题(18167)
财经(17830)
(15710)
(15175)
国际(13644)
世界(13166)
技术经济(11602)
(11264)
现代(11181)
商业(11016)
(10627)
经济问题(10303)
共检索到352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甘旭峰  黄青青  
世界港口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港口城市发展与演变均体现了总部经济实质:港口城市以先天区位优势成为吸引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级要素聚集高地,形成了以集聚性、扩延性、示范性、辐射性和吸引性为特点的先进经济形态,并最终演变成现代总部经济形态。世界先进港口城市的转型与发展给我们以下启示:现代总部经济发展必须以发达的交通集疏网络为前提;以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优越的法制环境为保障;以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宋元  
港城关系包括港城之间的经济关系、地理关系、管治关系与文化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特点,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港口城市应准确把握港城关系演变的特点,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既重视港城关系,又不能夸大港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新型港城关系构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司增绰  
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先以连云港港和日照港为例,实证研究了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程度。研究表明:港口城市经济与港口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较快的港口城市,城市经济发展也较快;不同港口城市,"港口基础设施-港口城市经济"关联系统的性质存在着差异。在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中,港口经济承担很重要的角色,是二者互动的节点、界面、载体、枢纽和纽带。接着,分析了港口基础设施智慧化演进背景下,港口基础设施与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的新内涵。智慧港口基础设施、智慧港口经济、智慧港口城市经济互动发展是港口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宪明  董立彬  
千叶港是日本最主要的重化工业港,是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重化工业最大的工业港口。文章以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它迅速发展的原因。与千叶港相比,唐山曹妃甸港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借鉴千叶港的发展经验,曹妃甸港在发展中应注意加快产业聚集的引导与培育,加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产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培育完整的生态产业链网,同时加强技术创新环境的培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上官元昊  
以浙江省五个港口城市为样本,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分析,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评价。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计文  邓玲  
新形势下长江港口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有利于我国经济新支撑带的打造,有利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有利于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衔接,有利于沿江地区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形势下长江港口城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着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走廊,着力打造一体化的资源要素配置市场,着力搭建有利于区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的平台,着力开展区域合作,积极对接上海自由贸易区,着力培育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志云  
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结构的客观实际出发 ,借鉴有关沿海港口城市形成演化理论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扬长避短、功能互补、合理组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努力构造我国三大沿海港口城市 :即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南部沿海港口城市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部沿海港口城市带 ;以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沿岸港口城市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静  
在分析现代化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发展的实际规模和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尝试建立现代化港口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加权线形和法计算指标综合分值,对天津市作为港口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天津市实现现代化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炳中  辛太康  
本文在阐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7个主要港口城市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分析比较国内国际主要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港口城市在港口生产能力上的评价值为0.055~0.645之间,上海等城市与国际大港差距较小;但在经济发展能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等方面,评价均值分别为0.278、0.529、0.255,仅相当于国际港口城市同类评价值的50.3%、79.1%和33%。因此,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评价值在0.239~0.465之间,只及国际城市的50%,国内港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玮  
以共生理论为基础对港口的物流产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共生理论的研究对港口物流产业共生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在共生机制下对港口物流集群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究,对于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总结,目的是能够为我国港口物流产业的共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宗祺  昌敦虎  叶文虎  
港口城市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港口空间地域与城市空间地域的结合,二者发展取向相异却结合为一体。长期以来"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成为各港口城市的发展与规划理念,以致我国沿海城市大量兴建港口设施和出台促进港口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间港口群的竞争加剧,资源重复配置。本文总结不同的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发现港口的发展与港口城市的发展不一定要保持一致,"港衰"不一定引起"城衰"。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港口功能发挥与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港口功能的调整、腹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三者应加以统筹考虑。当前我国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探索港口与港口城市发展差异化的可能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兵  
对国外典型的先进港口物流发展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借鉴国外成熟的港口物流发展经验,通过和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对比,针对当前国内港口物流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国内港口物流更好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