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9)
2023(19000)
2022(16084)
2021(14514)
2020(12354)
2019(27916)
2018(27100)
2017(52234)
2016(28685)
2015(32189)
2014(31946)
2013(31744)
2012(29929)
2011(27466)
2010(27615)
2009(26047)
2008(25821)
2007(23502)
2006(20885)
2005(19010)
作者
(87602)
(73549)
(73357)
(69477)
(46854)
(35234)
(33170)
(28455)
(27798)
(26062)
(25166)
(24394)
(23852)
(23478)
(23459)
(22851)
(21972)
(21776)
(21483)
(21202)
(18550)
(18299)
(17950)
(16840)
(16791)
(16344)
(16328)
(16093)
(14934)
(14609)
学科
(132529)
经济(132368)
管理(87409)
(80456)
(65876)
企业(65876)
方法(54272)
数学(48033)
数学方法(47575)
(35591)
(33055)
中国(32397)
地方(27952)
(27770)
(27525)
业经(27015)
(24109)
贸易(24099)
(23389)
农业(21866)
(21249)
财务(21206)
财务管理(21153)
(20748)
银行(20682)
(20437)
金融(20433)
企业财务(20139)
(19678)
环境(19470)
机构
大学(425606)
学院(423806)
(184154)
经济(180407)
管理(157770)
研究(151573)
理学(135260)
理学院(133691)
管理学(131472)
管理学院(130687)
中国(115294)
科学(92574)
(88888)
(87426)
(79180)
(78621)
研究所(71497)
中心(68561)
财经(68454)
(65913)
业大(65006)
农业(62172)
(62030)
经济学(58075)
北京(55846)
(54097)
(52901)
师范(52210)
经济学院(52173)
(51050)
基金
项目(279191)
科学(219564)
基金(204860)
研究(197185)
(181285)
国家(179820)
科学基金(152525)
社会(127530)
社会科(121066)
社会科学(121032)
(108176)
基金项目(107318)
自然(99717)
自然科(97424)
自然科学(97390)
自然科学基金(95716)
(92284)
教育(90191)
资助(84639)
编号(76899)
重点(63880)
成果(63369)
(62380)
(60603)
(57733)
课题(54454)
创新(54256)
科研(54198)
国家社会(53642)
教育部(53059)
期刊
(208277)
经济(208277)
研究(128414)
中国(84618)
学报(73395)
(70945)
(69204)
科学(64756)
管理(58844)
大学(54512)
学学(52036)
农业(46923)
(45002)
金融(45002)
教育(38166)
财经(35580)
经济研究(34802)
技术(34347)
业经(31149)
(30643)
问题(26925)
(24687)
(23380)
技术经济(21814)
(21178)
统计(20409)
国际(20365)
世界(19520)
理论(19358)
商业(18873)
共检索到646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项银涛  
以总部企业为载体的总部经济运行,使得总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向往总部企业所在地集中,从而造成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信贷渠道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背景下,区域之间资金占有量的不同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区域效应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从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四大影响出发(即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对银行体系的替代作用、在信贷资源占有上处于主导地位、综合融资低于贷款利率下限和委托贷款大幅增长并游离信贷规模之外等四大影响),阐述了总部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实施区域效应的影响,并以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玄相伯  吴诗锋  
本文通过建立两区域AD-AS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区域经济和物价变动的影响。理论分析得出,在供给方,发达地区的供给斜率要小于欠发达地区的供给斜率;在需求方,发达地区的货币政策乘数要大于欠发达地区的货币政策乘数。因此货币政策调整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区际经济差距,对经济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实证上,通过VAR模型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和物价水平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脉冲响应,发现中国货币政策(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对东部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大于对中西部和东北部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研究表明,北部、东部和南部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总量经济发展能够保持较高同步性,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呈现较强的独立性特征;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呈现出在扩张期同步性较强、在紧缩期同步性较差的特点,紧缩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更为显著;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效力不同,东部地区对利率政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资金推动仍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安宝  周建平  刘志超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描述及其特点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显著、利率传导效果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的不完善。最后,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欣欣  李天德  
美国2007年年底开始大幅下调利率,2009年以来又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确实提高了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但是却不能解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的通货膨胀普遍高于发达经济体的事实。高通胀的原因仍然在于各国国内的高货币供给。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蓓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制约了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信用传导机制是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观主体行为的地区差异是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介绍了狭义信用传导机制、广义信用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及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分析影响信用传导机制的因素;最后,从微观主体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在一个国家内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在经济发展有明显差距的地区之间产生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探讨这一效应的性质,对于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及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郁葱  
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现有银行体制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和经济效应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推断国有产权制度和集中性银行体制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重要因素。认为短期内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的应用降低这种区域效应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应加快推进金融制度改革,以消除地区间金融体制的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晨光  
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作用效果无可置疑。但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微观资金分布的结构性矛盾的凸现,进而也暴露出了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局限性。因此,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在求得自身平衡的基础上,强化结构调控效果,突出货币政策传递效应,并要兼顾金融监管效应和中长期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光远  李鹏飞  
基于1985—2014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及省际经济增长效应差异,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央行统一的正向货币政策更好地促进了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明显较弱,并且货币政策对区域内各省份的影响方向和力度也显著不均衡。进一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经济增长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金融环境、企业结构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市场条件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贸易开放度条件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薇  王来星  
当前,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货紧缩迹象,中央银行实行适时的货币政策,采取了积极措施,但运行一年多来,经济运行速度增幅趋缓,物价持续低迷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源于货币政策的效应受到扼制。本文以某市为样本,就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统一的经济政策在我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效力,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波动特点:东部地区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在获得与东部相近的经济增长率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更为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紧缩经济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东、中部地区对利率调控较为敏感。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力四个方面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华  
理论上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种途径,但国内学者对于不同渠道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技术,对我国从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3年第一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M1、LOAN和GDP以及M2、LOAN和GDP之间的稳定关系,证明了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段宇鹏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但国内的学者对于这两种渠道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结合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方法进行量化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量产生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