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5)
- 2023(8839)
- 2022(7995)
- 2021(7647)
- 2020(6400)
- 2019(14987)
- 2018(15029)
- 2017(29113)
- 2016(16036)
- 2015(17980)
- 2014(18095)
- 2013(17964)
- 2012(16328)
- 2011(14585)
- 2010(14311)
- 2009(12924)
- 2008(12329)
- 2007(10534)
- 2006(8999)
- 2005(7645)
- 学科
- 济(59663)
- 经济(59598)
- 管理(44598)
- 业(42101)
- 企(35663)
- 企业(35663)
- 方法(30313)
- 数学(26150)
- 数学方法(25822)
- 学(15601)
- 农(15479)
- 中国(14292)
- 财(14197)
- 业经(13207)
- 地方(12293)
- 理论(10859)
- 和(10567)
- 农业(10411)
- 贸(10181)
- 贸易(10177)
- 技术(9880)
- 易(9859)
- 环境(9805)
- 务(9432)
- 财务(9374)
- 财务管理(9359)
- 制(9275)
- 企业财务(8867)
- 教育(8774)
- 划(8710)
- 机构
- 大学(224888)
- 学院(222384)
- 管理(91286)
- 济(80984)
- 理学(80150)
- 理学院(79249)
- 经济(79050)
- 管理学(77768)
- 管理学院(77387)
- 研究(73794)
- 中国(51863)
- 科学(50170)
- 京(48462)
- 农(38657)
- 所(37826)
- 业大(37709)
- 财(35297)
- 研究所(35118)
- 中心(32638)
- 江(30959)
- 北京(30584)
- 农业(30379)
- 范(29501)
- 财经(29244)
- 师范(29217)
- 院(27396)
- 经(26598)
- 州(25634)
- 技术(24537)
- 师范大学(23785)
- 基金
- 项目(162288)
- 科学(125826)
- 基金(116592)
- 研究(115610)
- 家(102798)
- 国家(101962)
- 科学基金(86841)
- 社会(69494)
- 社会科(65709)
- 社会科学(65690)
- 省(64082)
- 基金项目(63204)
- 自然(59307)
- 自然科(57900)
- 自然科学(57886)
- 自然科学基金(56821)
- 划(53945)
- 教育(52434)
- 资助(48230)
- 编号(47323)
- 成果(37828)
- 重点(35974)
- 部(34691)
- 发(33724)
- 创(33498)
- 课题(32291)
- 科研(31555)
- 创新(31180)
- 计划(30470)
- 大学(29797)
共检索到307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曼 李昆 杨文云 崔永忠 李立 张春华
对云南省鹤庆、丽江、剑川、兰坪、禄丰、寻甸、石林、昆明、沪西、沾益、师宗等11个地理种源的总花扁核木的出种率、种子大小(纵径×横径)、种子千粒质量、育苗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青刺果各项指标都有差异,同一地理种源的不同家系各项指标也有明显的变异。不同地理种源的果实出种率、种子千粒质量、种子的宽度与种源地温度关系密切,与其它地理因素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
总花扁核木 种子 幼苗 地理种源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志光 肖复明 包国华 叶金山 王胜亮 聂煜 王城辉 刘金生
对采自6省(区)37个木荷种源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种源间苗高、地径、生物量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且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木荷苗高生长以8-9月份为速生期,这时期的生长占年生长的50%~56%,苗高和地径生长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木荷种源选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初步筛选出广东开平、阳山、韶关,福建华安,江西上犹等苗期生长表现突出的种源。
关键词:
木荷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种源试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万军 干小雄
以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自然分布区内13个种源的生长、材性和果实等性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桤木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探讨了地理变异的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划分了种源区。研究表明,桤木种源生长性状与生态梯度值(EGA)的相关显著,在单个生态因子分析中,桤木种源生长量呈以经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单株生物质产量和纤维长度与经度和纬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理趋势并不明显。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呈单向渐变模式。根据桤木种源EGA和试验林生长表现,把桤木划分为3个种源区:盆西北周沿区、盆中区和盆南周沿区。图1表4参1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王军峰 李因刚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抗寒力 林木引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周志春 金国庆 王月生 王晖
利用28个木荷种源苗高生长节律的观测材料,通过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其苗高生长,求算和揭示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TLG)和线性生长期(LGD)4个苗高生长参数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模式。研究结果显示:利用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拟合木荷种源苗高生长的动态变化,其决定系数皆在0.92以上。不管是Logistic方程的3个生物学参数a、b、c,还是上述4个苗高生长参数在种源区间和种源区内种源间都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研究发现:种源MGR、LGR、TLG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都表现出明显的纬向渐变地理模式,其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区内种源间(42.84%-...
关键词:
木荷 种源 苗高 生长参数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杨文云 李立
对云南双江、龙陵、镇源、云县、石屏和墨江6个地理种源的钝叶黄檀在种荚长、宽、颜色、种子千粒质量、育苗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钝叶黄檀各项指标都有差异,同一地理种源的不同家系各项指标上也有明显的变异。不同地理种源的种子千粒质量、种荚内种子数量、种荚的宽度与种源地温度关系密切,与其它地理因素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
钝叶黄檀 种子 幼苗 地理种源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目的】通过对33年生杉木种源试验林生长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杉木种源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地理变异模式,对早期选择的效果进行检验,确定杉木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年龄,并为试验区选择适生的优良种源。【方法】以1981年在广西柳州营造的杉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参试种源为199个,在5、6、8、12和33年生时测定每木胸径和树高,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趋势面技术分析杉木地理变异规律,采用早晚相关确定早期选择的林龄范围,利用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生长时期杉木种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成志 谢国恩 李萍
对4个试验点12个杉木种源的材性测定研究表明,种源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纤维特征有较明显的变异,木材化学组分的变异相对较小。从与建筑材相关的主要性质发现南、北亚热带种源好,中亚热带种源较差的“V”形纬向变异趋势。种源原产地的气温因子是影响材性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综合评定,贵州锦屏,福建建瓯,广西融水是适用于建筑材定向培育的优良种源。南带广西浦北、广东信宜和北带陕西汉中、安徽霍山种源材质性能较好,可以在种源杂交或无性系选择中改良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伍汉斌 段爱国 张建国 孙建军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的杉木地理种源生长状况的差异,筛选适宜于试验区发展的杉木优良种源,促进杉木种源水平的长期遗传改良。[方法]利用1981年营造的杉木种源试验林在5、10、31年生时的测定材料,分析不同种源主要生长性状在不同林龄的遗传参数变异规律,利用早晚相关和聚类分析对优良种源长期选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林龄的杉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31年生时最大种源的各性状值较最小种源的各性状分别高75.86%,48.55%,263.76%;杉木在种源间的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以纬向变异为主,由南向北,杉木的生长量先增大后减小,即我国西南和东南部种源生长较好。参试杉木种源不同林龄时各性状的遗传力为0.750~0.875,说明各性状受较高水平的遗传控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在不同林龄间表型相关和秩相关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杉木早期选择宜在10年生左右;从169个参试种源中筛选出29个生长较快速的种源,大部分种源来自福建省,还包含贵州、广西和湖南等地的种源,其中,生长最好的是福建崇安、顺昌、尤溪等福建北部种源,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3.21%~31.45%、15.60%~20.19%、59.94%~89.97%。[结论]早期选择的年龄对缩短杉木育种周期影响明显,在10年生选择更有利于提高杉木遗传改良的效率,从31年生杉木成熟林中选择出的29个优良种源较当地种源有较大增幅,适宜在江西省及周边地区推广。
关键词:
杉木 种源试验 长期选择 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伯望 洪菊生
运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对全国杉木种源试验55个试点的43个共同种源的生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次傅里叶趋势面比多项式趋势面更能反映种源的地理变异,清晰地区划出了以湘黔桂交界地区、闽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为中心的三个杉木高产种源地区和以江浙皖沿海地区、陕豫鄂交界地区和滇西地区为代表的杉木低产区域,减少人为影响,为种源区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杉木种源试验,地理变异,趋势面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袁德义 王军峰 葛永金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关键词:
翅荚木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 ,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 ,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 ,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 ,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 2个聚类大组和 4个聚类亚组 ,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 ,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 ,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 ,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 ,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试验 地理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磊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陈柳英 王月生
利用设置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的5年生木荷Schima superba种源试验林,系统研究生长和形质性状种源差异、地理变异模式和性状遗传相关,并利用选择指数开展木制工艺材优良种源选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荷树高、胸径、树干通直度及一级侧枝总数、最大侧枝长和最大侧枝粗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受到中等以上强度遗传控制,种源广义遗传力达0.34~0.61,而树干分叉干数和分枝角的种源效应较小。木荷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因区试点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木荷中心产区的福建建瓯点,主要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313~-0.534,与产地经度相关性较小,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