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70)
2023(15967)
2022(13210)
2021(12024)
2020(9849)
2019(22332)
2018(21959)
2017(41185)
2016(22244)
2015(24904)
2014(25252)
2013(24913)
2012(23636)
2011(21637)
2010(22174)
2009(20845)
2008(20549)
2007(18712)
2006(17040)
2005(16115)
作者
(65148)
(54253)
(53614)
(51435)
(34933)
(25946)
(24512)
(20913)
(20851)
(19838)
(18626)
(18406)
(17847)
(17501)
(17061)
(16682)
(15928)
(15860)
(15582)
(15565)
(14223)
(13434)
(13127)
(12769)
(12264)
(12232)
(12148)
(12105)
(11006)
(10597)
学科
(109695)
经济(109564)
管理(64750)
(57743)
(45890)
企业(45890)
方法(32334)
地方(32048)
中国(31938)
(28487)
数学(26936)
数学方法(26621)
业经(25283)
(24290)
(23129)
(21862)
农业(19407)
(18004)
金融(18000)
(17901)
银行(17880)
地方经济(17852)
(17311)
环境(17167)
(16321)
贸易(16305)
(16057)
(15636)
理论(15450)
(15255)
机构
学院(321555)
大学(319502)
(138413)
经济(135298)
研究(118654)
管理(115639)
理学(96221)
理学院(94972)
管理学(93379)
管理学院(92739)
中国(92233)
(69686)
科学(69255)
(67249)
(60871)
(56682)
研究所(53968)
中心(53510)
(50759)
财经(50499)
(46080)
师范(45651)
(45310)
北京(44504)
(43070)
经济学(42878)
(42799)
业大(42433)
(40290)
农业(38613)
基金
项目(199362)
科学(156848)
研究(151960)
基金(141366)
(121634)
国家(120501)
科学基金(102815)
社会(97358)
社会科(92105)
社会科学(92080)
(81333)
基金项目(73701)
教育(69172)
(65798)
编号(62407)
自然(62202)
自然科(60610)
自然科学(60596)
自然科学基金(59470)
资助(56902)
成果(52583)
(48938)
重点(46047)
课题(45626)
(43583)
(40975)
(40646)
发展(39949)
国家社会(39924)
(39316)
期刊
(177670)
经济(177670)
研究(108235)
中国(79490)
(53492)
管理(48165)
(48148)
学报(45971)
科学(43701)
教育(42428)
(36134)
金融(36134)
大学(35688)
学学(32797)
农业(31968)
技术(30620)
业经(28120)
经济研究(27641)
财经(26024)
(22580)
问题(22048)
(17482)
图书(17143)
(16961)
技术经济(16802)
世界(15847)
资源(15638)
国际(15464)
现代(14970)
(14869)
共检索到534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建苗  申加华  
浙江省出口贸易的增长,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与利用外资的相对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为主,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外贸经营主体日益转向以民营企业为主。本文从分析浙江外贸增长的独特轨迹出发,探寻其背后的制度原因,并就入世与浙江外经贸的制度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言  
对我国价格改革和物价问题的有益探索──评温桂芳著《市场价格学新论》一书徐言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市场机制。因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虹  
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30年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浙江省经济年均增长13%,高速持续30年,堪称"奇迹之奇迹"。究其原因,有独特的近海区位优势和重商重创新的地域文化,更有体制转型变革的巨大驱动。利用1978—2009年时间序列进行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不同时段浙江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内生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1978—2009年,人力资本对浙江GDP正向影响最大,固定资本次之,工业化第三;1978—1994年固定资本对其正向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次之,外贸依存度第三;1995—2009年城市化对其正向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次之,工业化第三,外贸依存度呈现负向影响。最后,提出浙江经济十二五规划时期高速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凯宇  
本文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纳入VAR模型之中,通过对浙江1986201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对比,并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以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在制度变迁、金融发展的冲击下而显现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的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前期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应有适应性的调整过程,之后逐渐产生稳定上升的正响应,而制度变迁的红利主要释放在前期,虽然会引发后面各时期经济的增长,但增长的弹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的规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彦龙  王东辉  
浙江外贸增速迅猛,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其发展轨迹具有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浙江外贸在制度安排、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浙江外贸现象"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雨  
8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既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话剧,也因此推出了一个色彩纷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崭新格局。其中,以刘国光、戴园晨等为代表的、以强调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发展的宽松环境为主线的独到理论建树和对策主张,以其唯实求是的探索而日臻成熟和完善,并逐渐形成了广为学术界所熟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希斌  
徐同文教授的新著《区域大学的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使命》),在详细地考察了国内外区域大学社会服务的现状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就区域大学为区域经济与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心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快速成长,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以其创造性的行动和对社会卓有成效的贡献,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作调节、民间主动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适应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迎秋  
进入近现代社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链条出现了一种新的、颇为引人入胜的现象:跳跃式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特别是不少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功的“跳跃”,先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进了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的行列。显然,对其进行认真总结,从这种成功的实践中抽象、归纳和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经济跳跃的规律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毛健博士新著《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文  许月明  刘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几个历史时期,每一时期的土地改革始终围绕所有权及其派生的经营权、收益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从产权角度,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轨迹可以分为"产权各项权能统一"时期、"两权分离"时期和"两权分离基础上权利进一步分解"时期。不同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利重新界定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不同时期土地产权结构及绩效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对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新的结构演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燕明  
中国制度变迁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轨迹研究罗燕明中国经济改革可以视作一个国家起主导作用的自觉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行为不是任意的。国家的制度创新要受到初始条件的约束,演进轨迹依赖于改革前的各种制度要素。它在继承初始条件的基础上,铲除旧体制的弊端...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宪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最后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每一次农地制度变迁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博弈。第一次变迁所形成的农民土地所有制既促进了效率也体现了公平。第二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制度表面上看公平有余效率不足,实则是既缺乏效率也不公平。第三次变迁所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是公平诱因与效率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农地分配、农地调整、农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本质上都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我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方向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