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0)
- 2023(10788)
- 2022(9610)
- 2021(8960)
- 2020(7674)
- 2019(17776)
- 2018(17561)
- 2017(34957)
- 2016(18669)
- 2015(21085)
- 2014(20864)
- 2013(20969)
- 2012(18936)
- 2011(16889)
- 2010(16578)
- 2009(15186)
- 2008(14707)
- 2007(12672)
- 2006(10893)
- 2005(9251)
- 学科
- 济(77537)
- 经济(77447)
- 管理(59016)
- 业(57665)
- 企(49820)
- 企业(49820)
- 方法(41193)
- 数学(36375)
- 数学方法(36064)
- 财(21559)
- 农(18815)
- 中国(17505)
- 业经(16579)
- 学(15070)
- 地方(14490)
- 务(14339)
- 制(14327)
- 财务(14276)
- 财务管理(14246)
- 企业财务(13597)
- 贸(13512)
- 贸易(13508)
- 易(13060)
- 技术(12744)
- 农业(12685)
- 理论(12120)
- 和(12064)
- 环境(11539)
- 划(11185)
- 体(10472)
- 机构
- 大学(266435)
- 学院(263273)
- 管理(113411)
- 济(105406)
- 经济(103209)
- 理学(99936)
- 理学院(98954)
- 管理学(97505)
- 管理学院(97030)
- 研究(80224)
- 中国(59020)
- 京(55362)
- 科学(49084)
- 财(48434)
- 财经(39873)
- 业大(38925)
- 所(38495)
- 农(37913)
- 中心(36743)
- 经(36435)
- 江(36010)
- 研究所(35117)
- 北京(34662)
- 范(33096)
- 师范(32834)
- 经济学(31198)
- 财经大学(30029)
- 商学(29904)
- 州(29707)
- 农业(29606)
- 基金
- 项目(186909)
- 科学(148132)
- 基金(137819)
- 研究(137219)
- 家(118494)
- 国家(117540)
- 科学基金(102932)
- 社会(87256)
- 社会科(82805)
- 社会科学(82784)
- 基金项目(74177)
- 省(72027)
- 自然(67750)
- 自然科(66194)
- 自然科学(66182)
- 自然科学基金(65029)
- 教育(62970)
- 划(60367)
- 资助(57132)
- 编号(55846)
- 成果(44106)
- 部(42011)
- 重点(40597)
- 创(39082)
- 发(38153)
- 课题(37078)
- 教育部(36715)
- 人文(36300)
- 创新(36278)
- 科研(35866)
- 期刊
- 济(107968)
- 经济(107968)
- 研究(75361)
- 中国(42921)
- 管理(39873)
- 学报(39113)
- 财(36787)
- 科学(36250)
- 农(32969)
- 大学(30052)
- 学学(28242)
- 教育(26194)
- 农业(23196)
- 技术(22256)
- 融(20511)
- 金融(20511)
- 财经(19162)
- 业经(17873)
- 经济研究(17226)
- 经(16053)
- 图书(14269)
- 问题(14029)
- 理论(13788)
- 技术经济(13388)
- 科技(12776)
- 实践(12764)
- 践(12764)
- 商业(12009)
- 业(11951)
- 现代(11659)
共检索到36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洽
文章首先采用财务研究法对我国2002~2011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进行了检验,实证结论为并购产生了正的财务绩效。其次对总经理薪酬、控制权收益等私人收益与并购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总经理薪酬与并购绩效正相关,控制权收益与并购绩效负相关。本研究为大样本、多年度检验企业并购绩效以及并购绩效与总经理薪酬之间关系的实证文献做出了贡献,对总经理薪酬契约的设计以及如何改善并购等企业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总经理薪酬 控制权收益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洽 袁天荣
文章选取2002-2011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CEO权力、私有收益与并购动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权力和私有收益是企业并购的主要推动力,对企业并购与否、并购规模及并购频率具有重要影响;权力较大的CEO更可能推动并购,进而获得较高的私有收益。文章的研究体现了CEO通过权力推动并购进而获取私有收益的过程。
关键词:
CEO权力 私有收益 并购动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郝照辉 胡国柳
为了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否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进而达到抑制高管为了获得私有收益而积极推动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的目的,本文采用2008~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私有收益与公司并购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将会加剧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满足其私有收益而积极推动公司并购行为的发生;研究还表明,相较于货币性总薪酬的增长,公司管理者从公司并购行为中获得了更多在职消费部分的私有收益。此外,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完善了我国有关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并购的相关研究,在实证层面上为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了经验数据和借鉴。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公司并购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善民 毛雅娟 赵晶晶
探讨公司高管发动的并购行为与谋取个人私有收益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尝试从高级管理层的私有收益角度对公司高管的并购行为进行研究。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及中国高管薪酬管制和公司并购的特殊制度背景,以1999年~200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随机效应回归和分层回归的实证方法,得到一些重要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已经成为高管谋取私有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发动并购行动高管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在职消费,而高管发动并购事件谋求在职消费的私有收益动机最为明显。通过分层回归还发现,目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管理者持股水平虽然相对较低,但这一股权激励的确能够适当缓解高管以谋取私有收益为目的而发动...
关键词:
并购 高管持股 私有收益 高管薪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仕萍
本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途径,阐明了上市公司摄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股份公司控制权 私有收益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股权转让 控股股东侵害度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通过1998年~2004年间发生的54个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估计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用两个指标来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第一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每股价格相对于每股净资产的溢价,第二个指标是协议转让的溢价总值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研究发现,买方为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平均支付的每股溢价达45%,平均总溢价水平达17%。进一步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因素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股权转让规模和交易完成后买方的持股比例越大控制权私有收益越高,业绩较差的企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反而较高,其他大股东和债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了企业控制权的大股东能够排他性地享有控制权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凤 董艳
本文探讨了大股东私有利益和股权结构对海外上市决策的影响。研究证明,控制性股东的现金流权对企业海外上市决策的影响呈正"U"形。原因在于,控制股东在国内上市实施"隧道行为"获得的额外收益更多,并随现金流的增加而增加,海外上市动机减弱;当现金流权达到一定水平后,控制股东能够从企业海外上市价值增长中分享更多的现金流收益,而私有收益却在减弱,导致海外上市动机逐渐增强。
关键词:
大股东利益 股权结构 海外上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何威风 周婕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平均私有收益水平为18%左右,与新兴市场的国家相近,但明显地高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律制度、公司规模、公司盈利状况、负债融资比例及结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而行业保护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都对控股股东私有收益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中小股东保护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甜铭梓 蓝发钦
以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大股东"大小非"减持行为为研究视角,结合成本补偿的思想,改进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法,提出新的超常收益率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认为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测度方法较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根据累积超常收益,文章测度出控制权股份("大小非")减持部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5.27%,推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总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42.78%。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昭灶 李善民
以2000年以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关联资金往来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存在大股东控制的情况,在大股东控制下,容易出现大股东以资金占用等形式获取私有收益,从而损害公司经营绩效的现象。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私有收益 经营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非效率投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私有收益体现着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及其相关利益者利益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为降低大股东侵害能力、提高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应该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环境两个方面找到着力点。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治理环境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淑娥 王映美
现有研究表明,大股东会利用其控制权来"掏空"上市公司,从而荻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本文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小做出计量,并从股权特征和董事会特征两个方面研究了其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对董事会控制度越高,越容易引发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股权制衡度对"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尚未发挥出来,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攫取;在大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比例越大,且董事长由大股东单位派出能够使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高企。笔者建议将股权制衡度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有收益 影响因素 掏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