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2)
2023(7970)
2022(6610)
2021(5982)
2020(4980)
2019(10943)
2018(10727)
2017(20207)
2016(11267)
2015(12409)
2014(12463)
2013(12025)
2012(11287)
2011(10226)
2010(10131)
2009(9088)
2008(8936)
2007(8230)
2006(7104)
2005(6416)
作者
(36609)
(30588)
(30211)
(28989)
(19426)
(14844)
(13712)
(11874)
(11657)
(11009)
(10433)
(10269)
(10148)
(10097)
(9820)
(9448)
(9175)
(9153)
(9073)
(8695)
(7905)
(7573)
(7572)
(7115)
(7016)
(6987)
(6643)
(6538)
(6453)
(6359)
学科
(40528)
经济(40462)
管理(30026)
(27335)
(21824)
企业(21824)
方法(17729)
数学(15377)
数学方法(15171)
(13405)
(12176)
中国(11905)
(11130)
(10621)
(8713)
业经(8453)
(8277)
金融(8270)
(8232)
银行(8188)
(7904)
理论(7620)
地方(7589)
农业(7259)
(6916)
财务(6886)
(6884)
贸易(6883)
财务管理(6867)
技术(6798)
机构
大学(161078)
学院(159675)
研究(62339)
(60949)
经济(59566)
管理(53842)
理学(46370)
理学院(45725)
中国(45117)
管理学(44631)
管理学院(44358)
科学(42330)
(38707)
(35024)
(33944)
研究所(31402)
农业(31220)
(29789)
业大(29692)
中心(27716)
(25333)
财经(23495)
(22946)
(21544)
北京(21466)
(21146)
(20394)
师范(19912)
技术(19821)
农业大学(19733)
基金
项目(113746)
科学(88350)
基金(83157)
(77313)
国家(76726)
研究(75100)
科学基金(63285)
社会(46756)
(44912)
社会科(44274)
社会科学(44259)
自然(43937)
基金项目(43119)
自然科(42997)
自然科学(42979)
自然科学基金(42240)
(39319)
教育(34819)
资助(34457)
编号(27631)
重点(26879)
(24670)
计划(24497)
(24324)
(23503)
成果(22933)
科研(22789)
创新(22143)
科技(21515)
课题(21170)
期刊
(65080)
经济(65080)
研究(45902)
学报(38328)
中国(35358)
(34953)
科学(30658)
大学(27205)
学学(26096)
农业(23365)
(23256)
管理(20851)
教育(18150)
(15179)
金融(15179)
(12608)
技术(12184)
财经(12150)
经济研究(11762)
业大(11004)
(10540)
业经(10160)
(9865)
农业大学(9325)
问题(8502)
科技(8335)
林业(7331)
统计(6959)
(6864)
世界(6675)
共检索到240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明江  刘亚  龚全  刘晓庆  陈叶雨  赖见生  
为探讨总溶解气体(total dissolved gas,TDG)过饱和对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耐受性的影响,选取达氏鲟幼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浓度的TDG过饱和水体急性暴露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达氏鲟受TDG过饱和水体胁迫后,生理异常现象和气泡病症状较明显,表现出对TDG过饱和水体的低耐受性。在饱和度为125%、130%、135%和140%的TDG过饱和水体浓度下半致死时间分别为4.4、2.54、2.36和2.23 h,达氏鲟死亡率随暴露时间和TDG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传顺  吴湘香  杜开开  柳凌  茹辉军  张燕  倪朝辉  李云峰  
为研究不同总溶解气体(简称TDG)饱和度对鱼类早期发育的影响,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研究对象,对其受精卵与早期仔鱼进行不同TDG饱和度下的暴露试验。结果显示:不同TDG过饱和的情况会导致鲢受精卵在同一温度下的出膜时间、出膜率以及孵化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110%过饱和水中的受精卵出膜所需时间最短,(21±0.5)℃水温下达到出膜高峰期所需时间约为38.5 h,比对照组所需时间提早约3 h,且110%组出膜率(92.3%)与对照组(88.7%)比较有显著升高。胚后孵化表明,110%试验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进一步对日龄为15、25、35、45、120 d的鲢仔幼鱼在不同TDG饱和度水体中的耐受性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日龄越小的幼苗,对过饱和水的耐受性相对更高,15 d的幼苗死亡率仅为0.9%~2.5%,而日龄120 d的幼鱼死亡率高达86%~100%。而同一批幼苗对不同的过饱和水体的耐受性基本是随着饱和度升高,其耐受性随之下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湘香  李云峰  张燕  茹辉军  沈子伟  倪朝辉  
针对向家坝库区溶解性气体过饱和对鱼类的影响,开展溶解性气体过饱和自然水域中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血气酸碱平衡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度染毒组血液(暴露于溶解气体饱和水体2 h)碳酸氢根浓度(AB)、标准碳酸氢盐浓度(SB)、二氧化碳含量(TCO2)水平显著下降,全血碱超(BEb)、细胞外液碱超(BEecf)负值显著增加,p H、氧分压(p O2)、二氧化碳分压(p CO2)、血氧饱和度(SO2)均下降,半饱和度氧分压(p50)显著升高;重度染毒组(暴露于溶解气体饱和水体4 h)AB、SB、TCO2、p H、SO2均显著下降,BEb、BEecf负值均显著增加,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德彩  倪朝辉  郑永华  李立银  李云峰  
高坝泄洪是导致水中气体过饱和的主要因素,不仅能致鱼类气泡病,而且会给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就气体过饱和及气泡病做了具体描述,首先叙述了气体过饱和的研究概况、导致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和水温、压强等影响气体过饱和的因素,具体分析了鱼类不同生活阶段、液静压、温度、间歇性的暴露、探知和躲避能力导致其对气体过饱和忍耐大小的状况,并对气泡病的内部损伤如血液中形成的气栓、外部症状如身体各个部位形成的气泡做了具体的描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杜开开  李云峰  柳凌  茹辉军  盛强  吴湘香  张燕  刘晓娟  倪朝辉  
为探究紊动对水体中溶氧释放的促进效果,设计以潜水泵排水的方式,开展了不同水泵数量、功率、摆放方式、排水方向等工况下过饱和溶氧释放过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紊动对水体中溶氧释放有较好的促进效果。放入5个泵(功率20 W、纵向排水)时,水体溶氧释放系数为0.514 h(-1),是未放入水泵时溶氧释放系数0.026 h(-1)的19.77倍。当水泵垂直于水面排水时,溶氧释放效果较好。水泵个数越多、功率越大,溶氧释放系数越大,溶氧释放效果越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梁斐雯  陈方  
过饱和旅游流导致了旅游交通的延误增加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恶化,同时降低旅游流的疏散效率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解析过饱和旅游流形成机理的基础上,确定应急疏散群体行为及交通行为影响度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尖点突变理论构建过饱和旅游流应急疏散效率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旅游者的疏散交通行为特性及疏散群体行为特性,将导致过饱和旅游流的应急疏散效率呈现明显差异,利用尖点突变模型能够有效评估过饱和旅游流应急疏散效率,同时揭示了通过合理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和增加疏散交通设施供给,能够有效提高过饱和旅游流的应急疏散效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敏  奥岩松  陈泊清  李文  孙秀云  
将木屑、砻糠、草屑、泥炭、风化煤和鸡粪6种不同物料置于不同温度下浸水后取其滤液,分析其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以及可溶性的5种金属元素(钾、钙、镁、钠、铁)的含量,为调整营养液配方提供依据。几种物料浸液中的矿质元素在108 h以后基本趋于稳定。高温利于氮素释放,使有效氮含量峰值出现提早;在氮素形态上,木屑等5种物料主要以铵态氮的形式释放,而泥炭则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释放。浸液中有效磷含量的相对稳定值有所不同,在不同物料上表现为:鸡粪>木屑>砻糠>草屑>泥炭>风化煤;浸液中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有效金属元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只有K+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在忽略复合后基质间影响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兰芝  侯茂林  吴孔明  彭于发  王锋  
【目的】研究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为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活体取食生测的方法系统研究苗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成熟期4个生育期的转cry1Ac+CpTI基因水稻KF6和ⅡYouKF6对大螟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结果】两转基因水稻在苗期对大螟的致死效应最为明显,其对50%和100%个体的致死作用时间最短,大螟在该生育期的转基因水稻上取食3d及6d后,校正死亡率最高;其次为分蘖拔节期,两转基因水稻在4.0d和10.0d内能分别对50%和100%的大螟个体产生致死作用,在该生育期的两转基因水稻上取食6d后,校正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穗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煜  戴会超  
大坝通过坝身泄流时,巨大的洪水卷吸空气中的大量气体直泻到下游河床,造成下游河道特别是近坝区域气体含量过饱和,给下游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其中鱼类气泡病就是水体气体过饱和造成的典型病症。为探明大坝泄流对坝下河道溶解氧饱和度的影响,以三峡-葛洲坝区域坝下近坝区定点区域的溶解氧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溶解氧饱和度的BP网络预测模型,对大坝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下游溶解氧饱和度的预测仿真计算,并将仿真预测值与实测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BP网络模型能很好地逼近坝下近坝区指定区域的溶解氧饱和度,可根据大坝运行工况对下游水体溶解氧饱和度进行快速预测,为有效控制坝下水体溶解氧饱和度提供借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克明  徐勇  马绍赛  李健  
研究了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同时对比了在正常溶解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467.60mg/L和390.78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2.40mg/L和1.73mg/L;而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1.07mg/L和130.66mg/L,非离子氨对大菱鲆的48hLC50值和96hLC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82m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杰贤  王奎武  游兰韶  陈永年  
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宿主种群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斜纹夜蛾幼虫有很强的毒力 ,当饲毒在 1.12× 10 6 PIBs/ m L 以上时引起个体全部死亡 ;单独考察病毒对宿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在饲毒后的第 3天至第 15天内 ,致死中浓度 L C5 0 为 2 .5 7× 10 4~2 .17× 10 8PIBs/ m L,第 8天的 L C5 0 为 5 .95× 10 5 PIBs/ m L,在试验的病毒浓度范围内 ,致死中时间 L T5 0 为 1.3795~ 9.30 3 9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彤岩  杨雨辉  徐连伟  赵吉伟  孙大江  
将施氏鲟(Acipenser scherenscki,体重75-95 g)暂养于室内玻璃水族箱内7 d后进行实验。所用达氟沙星(Danofloxacin)纯度为99。5%。分别以剂量800、1040、1352、1157.60、2284.88和2970.34 mg/(kg体重)对施氏鲟进行口灌,以400、440、484、532.4、585.6和644.2 mg/(kg体重)进行腹腔注射达氟沙星水溶液,给药后连续10 d观察实验鱼的行为及死亡情况。用改进的寇氏法计算得出施氏鲟腹腔注射达氟沙星的LD50为429.47 mg/(kg体重),LD50的95%可信限为425.22-433.66 mg/(k...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忱  吕平毓  冯顺新  王义成  倪广恒  
为深入了解向家坝水库建成开始蓄水后,其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向家坝下游江段的溶解氧浓度与饱和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坝下断面在监测期间出现了3次溶解氧过饱和现象,但位于岷江入汇口以下的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干流基本未出现溶解氧过饱和现象;水库蓄水导致的流量变化以及随季节的水温变化均对坝下河道的溶解氧饱和度有影响;溶解氧浓度与河道水温及向家坝电站的发电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溶解氧饱和度与大坝中孔泄流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发电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为了减少发生溶解...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管敏  张厚本  王龙  唐大明  张德志  姜伟  
为探究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将实验鱼从23℃水中直接转入11、17和23℃(对照组)水中,2 h后再转至23℃水中进行恢复,并于0、3、6、12、24、48 h时取样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在抗氧化指标中,11℃组SOD、CAT活性、GSH含量和MDA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变化趋势与17℃组基本相同,即呈波浪式变化,但其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23℃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逐渐增加,GSH含量则呈波浪式变化。各温度组T-AOC活性随时间的增加基本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免疫指标中,11℃组和17℃组LZM活性随恢复时间增加呈波浪式变化,但11℃组趋势变化的时间拐点明显滞后于17℃组; Ig M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 23℃组LZM活性和Ig M含量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结果表明,急性低温胁迫对史氏鲟幼鱼肝脏机能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并对其抗氧化防御能力和免疫机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