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4)
2023(9859)
2022(8366)
2021(7507)
2020(6446)
2019(14754)
2018(14608)
2017(29370)
2016(15303)
2015(16740)
2014(16639)
2013(16952)
2012(16469)
2011(15240)
2010(15869)
2009(14999)
2008(14741)
2007(13275)
2006(12342)
2005(11816)
作者
(45659)
(38064)
(37854)
(36411)
(24473)
(18133)
(17352)
(14540)
(14277)
(13818)
(13143)
(12578)
(12492)
(12444)
(11982)
(11832)
(11080)
(11002)
(10904)
(10550)
(9858)
(9377)
(9308)
(8763)
(8759)
(8564)
(8482)
(8031)
(7855)
(7402)
学科
(87621)
经济(87540)
管理(39342)
(36884)
方法(30291)
(27579)
企业(27579)
数学(26806)
数学方法(26590)
中国(23284)
地方(19688)
(18381)
(17176)
(16592)
(16179)
业经(15042)
(13986)
银行(13960)
地方经济(13714)
(13691)
贸易(13677)
(13596)
金融(13596)
(13533)
(13246)
农业(12166)
(11450)
环境(10140)
(9991)
(9967)
机构
大学(232198)
学院(228872)
(111787)
经济(109707)
研究(88099)
管理(81264)
中国(68528)
理学(68338)
理学院(67487)
管理学(66432)
管理学院(65961)
(53823)
(49939)
科学(48539)
(45742)
财经(41649)
研究所(40600)
中心(37854)
(37731)
经济学(37102)
(36242)
(35319)
经济学院(33213)
北京(32632)
(31098)
财经大学(30882)
业大(29699)
(29446)
师范(29198)
农业(28047)
基金
项目(137857)
科学(108643)
基金(101889)
研究(101271)
(89063)
国家(88389)
科学基金(74099)
社会(67862)
社会科(64448)
社会科学(64430)
基金项目(52348)
(50971)
教育(45498)
自然(44825)
自然科(43783)
自然科学(43767)
(43404)
自然科学基金(43009)
资助(42967)
编号(38731)
成果(33319)
(32050)
重点(31535)
(31396)
国家社会(29411)
(28127)
课题(27783)
教育部(27726)
(27645)
人文(26491)
期刊
(132752)
经济(132752)
研究(81223)
中国(48517)
(40303)
学报(34493)
管理(33585)
(32951)
科学(31604)
(27863)
金融(27863)
大学(26645)
学学(25124)
经济研究(23888)
财经(22432)
农业(21679)
教育(21487)
(19554)
技术(18953)
业经(18140)
问题(17989)
(16053)
国际(14140)
技术经济(13247)
统计(12674)
世界(12192)
(11372)
理论(11319)
商业(11084)
经济管理(10967)
共检索到374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管怀鎏  
本文通过实际统计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至今未曾引起人们足够关注的一个趋势性动向———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正在逐渐增大,即物价上涨压力加大,而后分析了其现实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这一新挑战的若干政策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06年的中国经济在防范过热的气氛中实现了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过热的风险。政府在高速增长和过热风险的矛盾权衡中实施宏观调控并取得成效,最终实现10.7%的经济高速增长。去年的经济增速达到10年新高,增速仍处于合理范围,相信2007年的整体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基本走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李学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储蓄率居高不下,并存在进一步上升趋势。此现象是由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引进技术进步机制、劳动力过剩和强政府控制力等特定的中国宏观经济基本假设条件所导致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爱民  
本文研究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发展的轨迹和存在的局限性。作者发现,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在解释经济增长和指导政策实践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总供给模型局限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不能解释现实经济中由于总供给条件改善(或者恶化)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或者衰退),从而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2)总供给(AS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被界定为外生冲击性质的,忽略了要素管理、市场成长和市场环境改善以及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作用;(3)总需求-总供给理论体系中没有与总需求管理相对应的总供给管理,供给经济学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者从总供给理论的发展轨迹和理论赖以成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假设、方法论、以及意识形态立场等方面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出现下滑趋势,投资需求增速明显下降、消费需求疲软与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等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国经济下行阶段,政策面临着两难选择,即全面刺激经济还是实施紧缩措施。目前,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两大政策采取反方向形成松紧搭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出路是,在经济上解决创新和收入分配问题,在非经济上则要把法治化、民主化和反腐败工作做好,同时在道德推进上找到经济支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单言  
世界经济已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值得重视。货币信贷紧缩的力度已经很大。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787405亿元,比2010年三季度末增长13%;而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GDP为320692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8.7%。两者差距高达5.7个百分点。按照经济运行的正常要求,这两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周擎擎   梁雅楠  
<正>与过去历次周期性经济复苏不同,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呈现新特点:明显的“疤痕效应”、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口重压”等因素交织叠加,使经济复苏在曲折中前进。正确认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既要看短期困难挑战,也要看中期重大瓶颈约束,还要看长期发展潜力。展望2024年,受中期“关口重压”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重点领域将呈现“三调三稳二升”的调整型增长特征。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特尔  
2000年7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选举中获胜重新组建新政府以来,与以往相比实施了务实而积极稳妥的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蒙古国主要一些经济指标的增长正在逐步得到复苏,整个经济环境明显得到改善,这一切为蒙古国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走向全面复苏迈出了重要一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出口和投资这两大需求拉动的。2009年,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用4亿元的财政主导与10万亿元的贷款来刺激投资,由此形成了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需求结构。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外需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投资增长率仍在高位,我国经济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增长格局。由于2011年美国经济可能发生再度探底,由此引起我国的外需将会明显萎缩,2011年的需求格局将不会幸运地与2010年相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高  
本文运用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长期识别条件,在一个二元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将影响中国真实GDP和通货膨胀的冲击分解成了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利用分解的结果,我们估计了中国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斜率为负(真实产出与通货膨胀负相关),而短期总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真实产出与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现有的宏观理论完全不符。我们将这一结果称为"斜率之谜"。这一现象的真实性还需要更多经验研究的验证。如果这一现象的可靠性能够得到确认,那么对其原因的分析将是下一步理论研究的重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前荣  
当前,我国价格形势表现为消费领域物价涨幅较低、生产领域价格下降的特征,我国物价面临下行压力。而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前期货币政策偏紧和新的商业模式是当前物价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为缓解价格下行压力,建议相关部门应从价格改革、财政货币、需求刺激和相关的产业政策等方面提前做好防范物价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政策预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连续第5个年头的快速、稳定增长的格局。GDP比2006年实际增长11.4%,加快0.3个百分点。2008年,在世界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以"双防"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有望出现高位稳中回落态势。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受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